人形机器人赛道已挤满车企和自动驾驶行业精英
今年四季度,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大牛”入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大模型)赛道创业刷屏网络;一向秘而不宣、内部战略研发人形机器人的车企也纷纷对外展示旗下人形机器人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入局具身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大佬,包括(仅列举部分):智驾芯片上市公司【地平线】创始成员、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博士)联手[理想汽车]前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成立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维他动力】;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CEO 助理、原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人李震宇已已加盟”华为车 BU+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三重背景的具身智能赛道初创公司【它石智航】;前【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和量产负责人刘方已成立具身智能概念公司【阿米奥机器人】。
目前全球已有 15 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 11 家。
小编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商业化卡点梳理中,有提到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技术同源;在早期文章: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有详细提到智驾领域从业者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是趋势并分析原因;并在近期文章:自动驾驶行业精英,正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详细梳理自动驾驶背景从业者从大厂离职后创业成立的具身智能领域公司。
现阶段,全球大厂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典型代表:[英伟达]和[特斯拉];抛去各大车企战略性入局外,国内大厂典型代表[华为];[华为]是国内入局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并有意沿袭[英伟达]路线;[小鹏汽车]、[小米]作为车企,切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沿袭[特斯拉]路线。
智驾行业降温可以分两个层面理解:1)行业格局已趋稳;虽技术仍在进步,但头部势力已定,产业链上的细分市场也基本成熟;国外有特斯拉、Waymo 等,国内有蔚小理等,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自都有龙头,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已经占据了许多市场份额;2)资本市场遇冷,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额不断下降。
目前智驾领域入局具身智能赛道方式:车企内部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特斯拉、小米、小鹏、长安等)、智驾背景从业者从大厂离职后创业成立具身智能公司(有鹿机器人、星海图、The Bot Company、它石智航等)、智驾产业链的各头部企业切入具身智能上游零部件或与人形公司战略合作(博士、速腾聚创、移远通信等)。
接下来小编从车企入局、自动驾驶行业大佬入局和智驾产业链入局三方面,详细阐述智驾领域企业和从业者正疯狂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车企内部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
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可以追溯到本田,但当时仅是出于技术研究而非车间应用;丰田作为仅次于本田的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车企,但业务场景规划是家庭、医院、建筑工地、灾区等;现代于 2020 年接手波士顿动力;但此次具身智能浪潮,本田、丰田和现代存在感比较低。
特斯拉是具身智能浪潮下全球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典型代表,国内目前多家主机厂都内部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包括小米、小鹏、理想、奇瑞等;比亚迪、上汽和北汽先后投资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智元机器人】,其中北汽还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北京银河通用】。
本田-人形机器人鼻祖 ASIMO(本文仅展示极少部分)
本田是全球最早研发人机机器人企业;1986 年,本田就开始着手打造行走机器人,2000 年,成功推出人形机器人 ASIMO,是全球最早具备人类双足行走能力的类人型机器人;一经发布,凭借流畅的双脚直立行走方式和可爱的宇航员造型直接令科技界沸腾,堪称世界独一份存在(波士顿动力 2013 年才发布 Atlas)
... ... ...
接下来小编继续详细介绍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车企(15 家)、自动驾驶背景从业者从大厂离职后创业成立具身智能领域公司资讯(公司盘点、创始团队、融资、商业化现状)、智驾产业链的各头部企业切入具身智能上游零部件或与人形公司战略合作(公司盘点、具体入局方式、现状)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智驾领域从业者,涌入具身智能赛道,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赛道
注:深度了解“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赛道,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交流学习
——
近期精选文章:
1、黄仁勋:人形机器人在内,仅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马斯克:YES!!
5、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9、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选落地场景梳理!
11、人形机器人构型之争:五指灵巧手 or 夹爪,双足 or 轮式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机器人头条】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9b1fb6322a132ecf3c9bdf61c】。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