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后,我们应该做出哪些转变?
今天继续分享邱良军老师对初为技术管理者的一些建议。
转变思维方式
从做事思维转换为管事思维,就像从足球运动员转变为一名足球教练。做开发工程师的时候,主要面对的是“事”,大家目的一致,沟通交流都相对简单,但管理者不一样,你面对的人和事情会更为复杂。
首先就是要明确团队的作用,理清团队与团伙的区别
1. 团队更强调共同愿景和目标,团伙更注重个人利益。作为管理者,需要不断重复团队愿景,并有坚定必胜的信念。
2. 团队会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管理团队。比如,WBS 做任务分解,用 JIRA 做任务管理和协同,用看板配合敏捷开发,晨会分享信息,跟踪任务进度,利用 DevOps 的各种工具做成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而不是像团伙一样管理无序。
管理与领导
虽然都说我们是技术管理者,但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管理”团队,更应该是“领导”团队。
管理对简单的事情行之有效,因为它强调控制和权威。而领导强调的是愿景,激发团队活力。技术研发的工作是复杂的、难以量化的,因此在技术管理上,领导力更为有效。
在技术管理中,两种方式要结合使用,对于团队出现违纪违规问题时,必须及时管理;对于协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对于激发团队的活力,提升团队成员效率,需要管理者变革创新,创造平等、包容、多样、创新的工程师文化,并且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
认可管理的价值
在创业公司起步阶段,公司成员主要是合伙人,自我激励,无需管理;奈飞的文化也是强调只招聘成年人,强调自驱动。但随着团队变大,是一定要管理的。管理的价值也才能体现。
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通过“管理”达到无需管理的效果,那是每个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转变工作方式
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后,我们不仅要学习管理知识,转变思维方式,还需要转变原来单一的工作方式。由原来重点关注技术到业务与技术结合,由原本重点关注自身到提升整个团队。
技术和业务结合
技术变成产品才有价值,理解业务才能理解产品。技术管理者要深入了解业务,理解业务的痛点。
和管理层沟通,尽量使用 ROI 投资回报率来表达。
和业务方沟通,说明可以解决哪些实际业务问题(应用场景),岗位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比例,客户满意度提升比例,大屏展示效果等等。
如果讲技术,重点讲有效性(效果)、实现落地的成本,兼顾一下安全性和将来的扩展性。
团队的激励和绩效考核
考核是为了激励团队的积极性,考核不是目的,激励才是目的。
绩效考核的指标需要量化,不能量化就无法衡量,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而衡量恰恰是技术管理最难的地方。在此,我建议:
技术管理者一定要做”有效“的绩效考核,如果做不到宁愿不要做。
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如果考核只是惩罚,没有激励也不要做。
那如何激励团队呢?
在团队激励上,我们可以把成员分为四种类型:不燃、可燃、自燃、助燃。激励的目的是让整个团队都燃烧起来。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激励的方法不同。(优秀管理者自己必须是自燃型的)
不燃型:凡事都要推着才做,做了效果也一般般的,怎么激励都没效果的,建议请他离开。
可燃型:可以通过一些激励燃烧的员工,这里我们需要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激励,一般团队中,这样人的比例最高。
自燃型:无需激励就能燃烧的员工,注意:此类优秀人才,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激励我们可以让自燃型员工的火烧得更大、更持续。
助燃型:把自己当作助燃剂,帮助可燃和自燃型员工持续发光发热。此类员工通常有很大潜力被提拔为管理者。
你可以对照上面四种类型匹配一下自己团队的员工,找到合适他们的激励方式。另外,说到激励就不得不提考核。具体怎么做,我分享下我的经验。
小的即时激励是最有效、最需要做的,性价比很高。
在没有条件激励的情况下,不让团队成员受委屈,也就是减少反向激励。
技术研发领域,绩效考核的量化难度大,应减少团队激励之间的差异。
如果工作强度大,交付压力大,我们就需要申请额外的激励。
核心骨干成员,需要精神激励(信任)和物质激励双管齐下。
不恰当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将产生极坏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绩效考核一定要关注客户的反馈,在技术岗位,通常是指产品经理等需求方。有条件也要关注同事的评价,也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 360 度考评。
总之,激励要看公司的环境,还需要参考公司文化,团队氛围,找到合适的方式。
我的心得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激发善意。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站在员工这个角度来思考,他需要什么?在满足对方物质基础的前提下,我能否制造更多精神激励?比如,被看见,表扬对方的行为;被认可,表扬对方创造的结果等等。我认为对团队来说最大的激励就是带着团队一起打胜仗。当团队经过努力完成那一个一个里程碑事件,并且得到肯定,得到奖励。团队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最好的团队激励。
对于级别比较高的领导,有两种最常用的手段用于激励:升职、加薪。作为上级,要学会使用薪资和职位这两种筹码。
能用钱解决的就不要承诺职位,小公司除外。
如果奖励可以多次就不要一次性奖励出去。
能不用立马给的,可以设置一个观察期,不要一次性给到位。
该给员工争取的时候,一定要争取给到位。要记住,人是资源,不是负债。
关于激励,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分享给你:如何激励员工?
文章链接:坚持技术or转做管理,我们该如何选择?
课程链接: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石云升】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9286108c9ce23db016bf1930】。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