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用户体验,一定要知道这些心理学效应!
前言
产品经理是一个多面手,既要懂沟通,又要画原型,还要写文档,还要把控进度……而且,还要猜用户的心。“用户虐我千百遍,我待用户如初恋”,做好用户体验,产品经理还需要懂得心理学知识。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用户体验相关的心理学效应。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心理学名词就是这么难懂,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普遍认为女程序员能力就是不如男程序员,于是在招聘的时候看到女程序员的简历就不自觉地将她们的能力往下压。实际上,优秀的女程序员还是很多的 —— 比如,当年我毕业的时候,遇到的百度技术面试官就是女程序员,而且被她 Pass 掉了。
对于用户体验而言,我们产品设计中使用的一些文案就需要考虑会不会正好处在用户的“刻板印象”范围。比如拼夕夕的“砍一刀”让很多人已经形成了非常反感的印象,如果你的设计里也加入此类元素,大概率不会有多少用户去使用。当然,刻板印象也可以正向利用,比如像“自营”、“官方旗舰店”这类标签就给用户留下了正品的印象,因此如果有这些标签的话用户购买时的信任感会增强。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采用类似能够增强用户信任感的标签来优化产品体验和提高转化率。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首因效应就类似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首次接触产品的时候带给用户的感受非常重要。我们会发现,很多实物类产品的外包装、开箱体验都做得越来越精致,实际上就是希望给用户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同样的,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一个好的落地页、精心设计的首页以及顺畅的首次使用引导都能够给用户更好的首次体验,从而大概率提高首次使用的留存率。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产品的某些优点足够突出的话会掩盖一些缺陷,反过来也一样,严重的缺点也会掩盖产品本身的优点。对于产品设计来说,一定要保证主要使用路径的体验,最好有足够明显的体验“爽点”。
当我们的产品 get 到了用户的“爽点”后,会给留下强烈的印象,从而使得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维持着好的印象。甚至,用户在向其他人推荐产品时还会夸大亮点,能够更好地通过口碑推广产品。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喜爱的产品,是不是一开始想到的就是他们的优点,并且你也愿意给他们宣传这些优点。有不少互联网产品就具备这样的特性,比如 flomo 以其简洁方便而备受推崇,Figma 则因其设计开发无缝对接、开放性好而迅速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
通过晕轮效应的启示,我们做产品时需要聚焦,打造核心功能的优质体验,而不是功能的多样化。实际上,没有亮点的产品很难让人记住,更别说让用户帮你传播了。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锚定效应从字面上不太好理解,举一个例子。7-11 创始人铃木敏文先生曾经提到,超市一开始只供应定价 8000 日元的低端羽绒被和 38000 日元的高端羽绒被,结果是 8000 日元的销路更好,而 38000 日元的几乎无人问津。随后,超市推出了标价 58000 日元的特级羽绒被后,销售情况发生了逆转,38000 日元的羽绒被销量排在了第一名!这就是锚定效应带来的变化,一开始对比时,8000 日元和 38000 日元的价格差很大,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品质也还过得去的低端羽绒被。而推出 58000 日元的特级羽绒被后,38000 日元就相对不会显得那么贵了,但品质更好,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会更倾向于选择这一款羽绒被。
锚定效应对于我们对产品定价非常有帮助,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产品都有三个销售版本,比如入门版、标准版和旗舰版,其中标准版往往会是性价比最高的,也是主推的版本。同样的,对于应用内购买或增值服务,也适用于锚定效应。比如我们曾经做过的一款音乐类应用,在引导用户购买高品质音乐会员时,通过列举出普通音质和高品质的参数对比(如码率、文件大小)后,转化率提升了 10%以上。
峰终效应
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就是峰终定律(Peak- End Rule)。这条定律基于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
峰终效应告诉我们,如果在一段体验的高峰和结尾,体验是愉悦的,那么对整个体验的感受就是愉悦的,即使这次体验中总的来看更多的是痛苦的感受!举个典型的例子,双十一购物的时候,熬夜选货、烧脑计算优惠,搞得筋疲力尽,但如果最终买到了心仪的商品而且优惠力度不错,那么这次的购物体验就会感觉很不错。
峰终效应给我们做产品的启示是,让用户完成一系列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给予一些愉悦的刺激。典型的例子是一些操作引导功能,在我们跟随引导完成某个操作的时候会放烟花庆祝。类似的还有,购物类 App 会在我们完成下单后再返还优惠券、积分甚至直接返还现金红包的方式去提高购物体验。同样的,峰终效应还可以用于线下环节,逛宜家的时候只能单向挨个区域逛完才能出去,但是出去的时候可以只需要一块钱买一个“超值”的冰淇淋,也能够给顾客带来愉悦感。
总结
用户体验,本质上就是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如何减少用户使用过程的“受挫感”,增强“愉悦感”?这时候除了遵循已经形成的固有的交互习惯外,也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心理学知识除了提升用户体验之外,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用户的转化率和营造良好的产品的口碑。因此,建议产品经理们平时也能够关注一些心理学现象和知识,然后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使得我们的产品能够打动乃至俘获用户的心。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产品海豚湾】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3547ecff42525ba1058f753e9】。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