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ITSM 运营:服务请求管理步步进阶

作者:嘉为蓝鲸
  • 2025-04-14
    广东
  • 本文字数:3370 字

    阅读完需:约 11 分钟

ITSM运营:服务请求管理步步进阶

直达原文:【ITSM运营】看得清才能管得好:服务请求管理持续改进


01.引言

服务请求管理是 IT 服务管理(ITS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处理用户对 IT 服务的需求和支持请求。这些请求通常包括软件安装、账户访问权限变更、设备维修等,目标是提供快速响应和高效的服务。与事件管理不同,服务请求处理通常不涉及紧急问题,而是常规的服务支持需求。

高效的服务请求流程不仅能提高用户满意度,还能提升组织的运营效率。然而,如何通过科学的度量来持续优化服务请求流程,确保其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是 IT 运维团队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服务请求流程中的度量指标,并重点分析如何通过持续改进方法提升服务请求流程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团队从响应速度、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优化。


02.服务请求流程的度量指标

服务请求流程的度量指标有助于团队监控请求的处理效率、资源分配以及用户满意度。以下是常见的服务请求流程度量指标:


1)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主要关注服务请求处理的效率、及时性和质量,能够帮助团队评估是否满足 SLA(服务级别协议)要求。


2)额外支持指标

额外支持指标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服务请求的处理过程,帮助发现潜在瓶颈、优先级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03.服务请求流程的成熟度识别

通过服务请求流程的度量指标,团队可以识别当前流程的成熟度,并根据识别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服务请求流程的成熟度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流程成熟度的标志性特征


2)服务请求流程成熟度评估

  • 初级阶段:服务请求管理流程没有标准化,响应时间较长,可能依赖手工操作,处理效率低。

  • 发展阶段:服务请求流程逐渐得到标准化和优化,响应时间有所缩短,部分请求实现首次解决。

  • 成熟阶段:服务请求流程高度自动化,分类准确、处理及时,用户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


04.服务请求流程的持续改进方法

持续改进是提高服务请求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服务请求流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度分析,团队可以识别出潜在瓶颈,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以下是几种关键的持续改进方法:


1)服务请求趋势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服务请求的趋势分析,运维团队可以发现高频次请求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例如,通过对请求分类和优先级分配的分析,团队可以识别出需要优先处理的请求类型和系统问题。

示例:服务请求趋势分析


(1)图示分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技术支持请求占比最大,可能是因为系统出现故障或配置问题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运维团队可以增加技术支持人员,或优化系统监控和预警机制,减少此类请求的发生。

(2)优化策略

  • 针对高频类型请求,优化相关系统配置,减少技术支持请求的发生。

  • 增加技术支持人员或分配更多资源,确保高频请求能够及时响应。

  • 对于低频请求类型,优化服务台流程,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2)服务请求来源分布与优化

通过分析服务请求的来源(如特定系统、部门或用户),团队可以识别出哪些系统或部门的请求频繁,进而优化相关功能或加强用户培训,以减少重复请求。

示例:服务请求来源分布


(1)图示分析

根据图表显示,某部门的服务请求频繁,且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使用不当或操作错误。运维团队可以加强该部门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请求。

(2)优化策略

  • 针对高频请求的系统或部门,提供针对性培训,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系统。

  • 优化常见问题的解决流程,减少重复请求。

  • 增强系统文档和帮助页面的内容,帮助用户自助解决问题。


3)服务请求分类和优先级优化

准确的服务请求分类和优先级分配是提升请求处理效率的关键。通过分析请求分类准确率和优先级分配的有效性,团队可以调整资源分配策略和服务台工作流程。

示例:请求分类准确率分析


(1)图示分析

图表显示,技术支持请求的分类准确率最低,可能是因为请求类型定义不明确或用户未能正确选择请求类别。团队可以通过改善分类标准、提供更加清晰的分类指引,提升分类准确率。

(2)优化策略

  • 细化服务请求的分类标准,确保服务台能够准确分类每个请求。

  • 定期评估分类准确率,发现分类不准的请求类型并进行优化。

  • 加强服务台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分类和优先级判断能力。


4)用户满意度提升策略

用户满意度(CSAT)是衡量服务请求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收集用户反馈,团队能够识别服务中的短板,改进服务质量。

示例:用户满意度分析


(1)图示分析

图表显示,大部分用户对服务请求的处理感到满意,但仍有 5%的用户表示不满意。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团队需要了解不满意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2)优化策略

  • 针对不满意的用户,主动联系并收集他们的反馈,了解问题根源。

  • 优化请求处理流程,提升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 定期跟踪用户满意度,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


05.持续改进的关键措施

服务请求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是通过持续反馈、数据分析和优化措施来不断提升请求处理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提升服务水平。以下是经过优化的持续改进措施:


1)定期评审与反馈:确保流程与需求对齐

服务请求流程的持续优化首先应通过定期评审和反馈机制进行。定期回顾流程的执行情况,收集用户、团队和利益相关者的反馈,特别是用户在提交请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系统化的数据分析,评估请求处理的效率、响应时间、满意度等关键指标,确保优化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实际痛点,并推动流程的不断改进。

(1)优化措施

  • 设置定期的服务请求回顾会议,不仅关注处理数据,还要从用户和团队反馈中寻找改进的机会。

  • 分析服务请求的处理趋势和周期,识别高频问题和常见瓶颈,重点优化这些环节。

  • 引入“服务请求后评审”机制,收集每个请求完成后的用户反馈,确保服务质量符合用户期望。


2)自动化工具的引入:提升处理效率与准确性

自动化工具在服务请求流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建立自服务目录,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提交请求,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处理效率。自动化工单系统则能够智能地将服务请求分配给相应的处理人员,根据请求的类型、优先级和处理流程,自动生成任务并提醒相关人员处理。

(1)优化措施

  • 建立和优化服务请求的自服务目录,让用户能够根据清晰的分类和指引直接提交服务请求,减少对服务台的依赖。

  • 引入智能工单分配系统,通过自动化流程将请求分配给最合适的团队或个人,避免人工分配带来的延迟或错误。

  • 引入自动化通知和提醒系统,确保请求在提交、处理中和完成的每个阶段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提升用户体验。


3)培训与知识库建设:提升团队处理能力

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是优化服务请求管理流程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定期进行服务请求管理相关的培训,帮助团队成员熟悉不同类型请求的处理方法,提高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同时,建设和维护服务请求知识库,积累解决常见问题的经验,帮助团队快速解答用户的常见问题,提高整体处理效率。

(1)优化措施

  • 组织定期的服务请求处理培训,提升团队对不同类别、不同复杂度请求的处理能力。

  • 定期更新知识库,确保解决方案能够反映最新的业务需求和技术进展,帮助团队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 鼓励团队成员将处理过的复杂请求总结成案例,积累经验并为其他成员提供参考。


4)用户体验优化:提升用户满意度

持续改进服务请求流程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通过优化用户提交请求的方式、处理过程中提供的信息透明度以及请求完成后的反馈机制,可以显著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定期收集用户对服务请求流程的反馈,及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流程符合用户期望。

(1)优化措施

  • 优化用户提交请求的界面,使其更加友好、易用,降低用户提交错误请求的概率。

  • 提供请求处理进度跟踪功能,让用户能够清楚地了解请求的处理状态和预计完成时间,提升透明度。

  • 在请求完成后,自动发送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用户反馈,确保流程持续改进。


5)处理能力与负载预测:平衡资源投入

在服务请求量剧增的情况下,及时预测处理能力和资源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可以提前准备并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因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请求延迟和质量下降。

(1)优化措施

  •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服务请求的数量和类型,提前调配人力和技术资源。

  • 在高峰期,增加临时资源或调整优先级,确保重要请求能够及时处理。

  • 引入动态负载平衡机制,在请求量剧增时自动分配资源,确保流程始终高效运作。


通过以上分析和策略,服务请求流程的持续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请求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通过科学的度量指标和数据分析,团队能够识别出流程中的瓶颈,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推动服务请求管理的成熟与提升。

用户头像

嘉为蓝鲸

关注

研运至简,无限可为 2020-08-13 加入

蓝鲸智云一级技术合作伙伴,中国领先的研发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ITSM运营:服务请求管理步步进阶_AIOPS_嘉为蓝鲸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