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爹味才是好爹——再谈自主性
上篇讲到了人类行为的三大内在动机,自主、胜任和归属,从外部帮助别人去建立起内部动机,就是个试图当爹的事。做别人的爹哪会那么容易?
无论是让玩家能更投入游戏,让员工能进入更好的工作状态,还是让孩子建立健康有效的学习动力,都不是理论上说的那么简单。所以,这篇再谈谈如何为培养自主性提供支持。还是老话:
从理论上说,理论与实践没有不同,但是到了实践中,而这却有天壤之别。
——艾尔·罗特
自主性是指人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可,也就是说,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主性,可以催化人们的内在动机和追求挑战的意愿,帮助我们探索自身兴趣,注重自我成长。
对游戏玩家来说,很多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的掌控感,可以在游戏中得到,那就会引发对游戏本身的深度投入。这当然是游戏开发者希望的结果。
自主性的形成需要外部支持,不可避免地需要爹这个角色。之所以大家不喜欢爹味,是因为通常意义上,爹意味着威权、说教、拿资历说事。而这些恰恰也是要在支持自主性过程中避免的,所以,一个褪去了爹味的爹才是好爹。
不管是游戏、教育还是培养人才,支持自主性的终极目标都是帮对方建立起自主性,以至于不再需要支持。让爹安度晚年。
当爹要做什么:
提供选项,让对方有选择空间。让孩子参与决定,让员工参与决定。游戏擅长提供选择,并不代表玩家喜欢很多选择,更重要的是选择对玩家是否有意义。有意义,就是需要讲理由,明确告诉对方这个选项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设定边界,帮助对方理解规则。必须承认,无论是游戏还是现实世界,都有规则。规则之下,总是会有些事情有挑战、有些事情无聊。需要告诉对方这个现实,也要能理解对方的感受。规则本身需要坚守。
识别障碍,预见到对方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前去做铺垫,提高对方跨越障碍的能力。让对方通过克服困难,增加自己去做选择的自信。
当个好爹不要做什么:
强迫控制,只能让对方失去做一件事情的热情和动力,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哪怕是在游戏里,玩家感觉到被操纵也是极不舒服的事。不要疯狂鸡娃,即便是眼下学业优秀,让老母亲欣慰,将来也有很大概率出现心理问题,毁掉一生。
越俎代庖,要让对方自己去面对一些挑战和挫折。游戏中,玩家并非一输就会离开,一味地降低难度并非上策。而对于孩子,遇到困难,就直接上手替她完成,就剥夺孩子自主做事、面对挑战的机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困难的事是爹该做的,我不需要做。
缺乏尊重,每个人只有在自己的逻辑里、自己的节奏里做事,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生搬硬套自己的那套逻辑和做事方法,强迫别人去照做,就是爹性发作。所有带着尊重的对话,都应该是经验之谈,只是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历,倾听对方的看法,不作评判。真正的道理,不言自明。游戏里,对玩家的尊重,就是要让玩家的时间花得有意义。
如果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有一件事该做,就是要去帮助对方去探索自我动机。真心地帮助对方,是要对方从内心深处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
当爹是门手艺,装爹难免漏气,多包涵。
参考文献:
Misunderstandings of SDT in Video Games, Part 1: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Edward Deci & Richard Ryan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威廉·斯蒂克斯等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Justin】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9636ebb424b2aaefba9ed5fef】。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