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如何确定产品要做什么终端?

作者:Bonaparte
  • 2023-07-26
  • 本文字数:4266 字

    阅读完需:约 14 分钟

昨天文字进度没有多少,昨天晚上进行复盘回顾,感觉到是没有罗列概述,简要目录造成。(20230714)重新定义【终端】一切可视化的能被用户查看的界面,可看见操作的设备都是终端。把“可见操作界面”从概念中去掉,点击,交互反馈的不一定是某个视觉元素的界面,也有可能是音频或音效,反馈给用户,你已经操作了,无法重复点击,这是最常见的;另外还有通过触觉,也就是蜂鸣器或震动来进行交互反馈。不通过可视化界面来反馈,可能会有不及时的情况,毕竟没有眼球那么直接。我们在定义产品终端的时候,首先要知道我们有那些用户,用户使用的场景,终端生产的成本,终端的限制或叫规范等内容。

use 用户

确定用户,也是我们在画 UML(统一建模语言)的第一步,确定 case use(用例图)的第一个元素。用户是谁?我们在用例图里面只会涉及到那些会在平台、系统、应用里面查看或操作的用户,这是一种狭义的用户,也就是我们的角色。而在我们确定终端的时候,是广义的用户,不仅仅是涉及到会在我们平台、系统、应用里面相关的用户,他是包括所有的相关用户,和我们的业务相关,广义的用户定义还需要包括项目中所有的用户。用户能够给给我们的产品提供什么?我们的产品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东西?需要用户在平台操作,反馈才能满足的需求那就需要划定在用例图里面。我把这种划定用户的过程,叫做确定产品生态的相关方。



以上,是我们之前针对增强现实的远程手术的平台画的一个生态图。【医学院】的“教授”会培养一批“学生”,而“教授”他会在【医院】进行挂职,“医生”又会把自己的手术案例提供给【医学院】【平台】进行演示,或复盘,抽象为 AR 中一个个元素或过程。【医疗设备厂商】会提供“操作设备”“驱动程序”给到【医院】,【医院】会通过【供应链】的“供应商”,“厂家的代理商”去采购“设备”“驱动程序”。【平台】需要对“设备”进行管理,“驱动程序”的协议,“设备”和“程序”的操作结果和运行结果会变成 AR 中一个个功能。这张图里面还缺少了“患者”他们在经过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还有去监督医生在操作的过程,最后去反推医生的使用,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这样的平台,需要比较好的网络环境,摄像头也是要能够达到超高的清晰度,设备的操作也是需要毫米级别或微米级别的程度。


通过相关方,再将,需要在终端上呈现的界面,需要在终端上操作的功能都罗列出来,就可找到我们需要做那些终端了。

场景

拿上面的例子来讲,如果是要医生通过手机屏幕来操作手术的话,在这个场景下操作一台手术?你自己都会觉得危险,并不是对手术台上病人负责的。最合适的终端,是类似游戏的摇杆,是和儿童医生工具一样的设备,也就是远端和现场都有相同的一套手术设备,远端可及时收到现场的反馈。


通过场景来划定终端,就是要去考虑我们是做重固定资产的物联网设备,还是相对平价,而且用户接受程度较高的 PC 或浏览器,还是所见即所得的,很轻的小程序。选在很少有产品,上马就做“App 应用”的,因为相对来讲,投入的人力成本,用户的使用成本都会相对要高一些。会选择“H5”页面来呈现数据,需要设备底层支持的,则用底层驱动来支持,最后通过打包的方式来实现用户的使用场景。


我们之前给海外的专业运动的客户做过一套平台,winsports。界面都是 H5 的,但是需要获取用户的蓝牙、GSM、GPS,这些我们就会进行 Android 和 iOS 的底层开发,最后分别打包。我们还有一个手表,手表上会有更多的专业数据,通过多轴传感器,采样更多的环境数据,用户一般会去海拔高,网络环境会比较复杂的场景中,通过蓝牙来传输这么大的数据也不是很合适,海外的用户会相对不是那么高科技的用户,相对会比较传统。我们采用串口传输,用户在运动完成后,手表用一个夹子夹住,另外一端传输到电脑上面,电脑上运行一个解析程序,可以在本地呈现数据,给到教练或用户自己来分析运动过程;也可把数据保存下来,上传到网页云端,“https://www.runtastic.com/ ( https://www.runtastic.com/ )”

把数据分享到社交平台,让所有人来评价,共享你的数据。


刚刚随手,对 ChatGPT 提问“产品如何定义需要做哪些终端”,以下是 AI 的回答:


在产品定义阶段,需要考虑产品的目标用户和市场需求,以确定需要支持的终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终端类型,您可以根据您的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来选择适合的终端:

桌面端: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如果您的产品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或展示大量信息,桌面端可能是一个必需的选择。

移动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具有便携性和普及性,是许多产品不可或缺的终端之一。移动端的用户体验通常需要特别优化,以适应小屏幕和触摸操作。

Web 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的产品界面。Web 端具有跨平台的优势,用户无需安装应用程序即可访问产品。Web 界面通常需要在不同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上进行兼容性测试。

物联网设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与网络相连。这些产品可以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连接来实现远程监控、控制和数据收集。物联网设备可以是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工业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嵌入式设备:这些设备通常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医疗设备等。嵌入式设备的终端开发通常需要深入的硬件和软件集成知识。

选择适合的终端类型时,您还应考虑目标用户的偏好和使用习惯,市场趋势以及您团队的资源和技术能力。有时候,产品还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终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我们把嵌入式设备划分到了物联网设备里面了,算是一种没有界面的驱动程序,可操作设备在现实世界里面,发生变化和交互。这部分定义,ChatGPT 将其单独拿出来,我认为它的原因是在嵌入式设备,更多会落地实现在【工业互联网】中,特别是对于现在我处在的长沙,机械之城当中,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对改造传统生产,制造,基础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成本

一切可视化的用户查看或操作界面的设备都是终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是重固定资产的,现在用来呈现用户查看的信息越来越细化,屏幕越来越细化,设备也越来越多。用最最少得元素来表达更多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是能被用户可理解看懂的。直观,直给的方式,类似停车场出入口,开关的道闸边上的小屏幕,点阵屏,只能呈现固定的,确定的信息,在你出闸的时候,会有跑马灯呈现“ 车牌出场”,“” 是你的车牌号码。再看用最少元素来呈现最多信息,并这些信息能被用户所里面,misfit 是一种手环,靠 12 个很小的灯来做交互,两个灯闪烁不同频率来表达现在是几点了;根据敲击次数,来进行切换,App 上设定今日的目标,手环上课看到今天完成的进度。手环上的屏幕渐渐消失不见,而是以打印的,录入的 ID 信息来辨别位置,或者是确定身份,他的界面就是他的唯一标识性;手环上的屏幕,信息越来越多,交互越来越复杂,对于 UE/UX 交互设计师,体验设计师的挑战越来越大,怎样在这么小,有限的边界里面用最简单的交互呈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


AI、区块链等新技术,现在磅礴发展的,一片蓝海,他们是重资源的,重数据的,用户交互越来越简单,很多时候,信息都是直给的,主动给的。用语音,音频交互是最常见的。大模型趋势,就是用数据、资源喂出来的。我们之前做过两种产品,失败的缘由都是类似的。第一个,我们是期望构建这样一个场景:

“车场师傅在你上班的时候,通过 OBD 获得你的授权,将你的车开走,去帮你做车的洗车、美容、维修、保养、保险、车检等业务,在你下班之前,将车停在你原来车位,你下班就可以直接开回家”。


当然这个场景下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不在我们的成本考虑之下。我们遇到的技术问题,是数据的。传统车商,每个品牌每个系列的车对应的 OBD 代码,授权码,还有他的每个功能码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你每辆车都要重新去跑一遍 OBD 代码。2015 年、2016 年,这个时间段,我当时已经忘记了,我在学校写的论文,关于搜索引擎后续发展的思考,而且当时的 AI 技术并没有太大的风口。我们当时采取的最笨拙的方案,通过招聘一群,应届生专门来标注所有的 OBD 代码。我也刚刚尝试去问“ChatGPT”,他们现在也没有接入车商的 OBD 代码库。


第二个场景,算是对重资源的一个实践。Gowild 在 2016 年的档口,算是 AI 领域的明星创新公司,我当时负责的项目是“定制对话机器人”,大概是一个实体的 Chatbot,产品概念为将实体的 ID 外观定制为明星的卡通形象,他可以定制回答一些明星相关的信息,还有一些明星相关的功能。我发现,他们对问答库的构建,也是靠人海战术去实现的,有个专门管理 NPU、NLP 语料库的外包团队的团队,也就是有个团队专门去管理外包团队,外包团队来进行自我问答,甚至公司里面也要求所有人(大概在两百人左右)每天要提交 10 条不同问题以及答案。管理外包团队的团队,需要管理语料库,并把语料库进行转化。


现在很多团队,最开始的时候,都会只是做小程序,而不是 App。也是考虑成本问题,最少需要两个前端团队,iOS 和 Android,底层不一样,还需要兼顾底层开发。运营成本也是要增加的,你想覆盖所有用户,那么你 Android 应用市场的发布几乎要覆盖所有手机厂商自己的应用商店,iOS 的上架,会比较麻烦,你得经过多道检测程序。因为 iOS 有个“灰度发布”“灰度测试”的运营方式,你可以利用这个方式,做一些政策之外的产品。用户的成本也是要增加的,他们需要搜索,或通过二维码找到你的程序,再去下载,再去学习整个功能,页面该怎么操作。而小程序能够做到在第三方平台的生态中,所见即所得,快速启动,而且也只需要一个前端团队,去适配不同平台的规则就好了。当然这也是有风险的,当第三方发布新的版本,功能,甚至是运营不利的时候,你的小程序也就不行了。当下我们最常选择的是支付宝和微信两个平台,百度也有小程序,但是因为生态不行,所以我们很少选择。支付宝,大都用来做商业服务辅助;微信的服务相对广泛,商业服务你大都可以通过有赞平台来落地实现;内容服务现在是很杂的,小鹅通等等之类的语音、图文课程之类的五花八门;工具服务,在微信生态里面也有,大部分是内容的工具。由于微信公众号的限制,并且是完全封闭独立的,所以内容上也是相对有瓶颈的。


定义终端,需要我们首先确认相关方是否会在我们的产品中查看内容或操作什么东西?是作为游客身份,也就是系统之外的角色来查看,还是要参与到产品的实际业务当中?其次就是要明确他参与的过程,在什么场景下参与进来?我们通过这两个确认,我们需要做什么终端?终端主要的业务是什么。这两步基本上可以确定用户角色权限的基本架构。最终要落地,还是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项目是重固定资产,还是偏重某个资源?是否需要轻量化推进产品。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3
用户头像

Bonaparte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7-11-23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如何确定产品要做什么终端?_产品_Bonaparte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