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教师如何规划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医工交叉教学实践分享(5)

作者:ModelWhale
  • 2025-08-06
    上海
  • 本文字数:2209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教师如何规划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医工交叉教学实践分享(5)

新入职教师应如何规划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路径,兼顾学生学习与自身发展?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辛怡副教授在和鲸组织的分享会上,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课程中的创新实践,为解决普遍教学痛点提供了可借鉴的“平台化”路径。其中,辛老师也对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相关疑问做出了详细解答。



辛老师在会上系统阐述了《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课程建设的完整线路图和创新实践,从课程建设的背景、痛点和培养目标出发,重点介绍了“两线三域”学习链路、“立体拼图”教学活动、“四重支持”导学模式三大课程设计创新举措及课程成果。辛老师还强调,课程基于和鲸 ModelWhale 平台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景,实现了资源整合、互动协作与实践赋能的深度融合。学生基于 ModelWhale 完成编程实践,借助 AI 工具提升学习效率,学生解决医工领域问题能力显著提高,成果斐然。


当前生物医学医工融合人才培养面临结构性挑战:一方面,学生医学知识和临床业务背景薄弱与技术快速衍新导致学用脱节;另一方面,医学数据兼具强领域特异性、严格隐私约束及动态临床场景等复杂属性,导致传统数据挖掘课程“从算法到案例”的教学范式难以适配。为破解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痛点,辛怡老师为参会教师分享了北理工独到创新基础:课程团队以“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医学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国家大健康战略为牵引,持续开展数智赋能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与科技资源深度融合,构建“两线三域”学习链路,实施“立体拼图”教学活动,提供“四重支持”导学模式。将医学业务逻辑与数据科学思维耦合,开展“问题拆解-算法探索-方案迭代”,培养学生从事医学技术研发所需数据挖掘的核心能力。





在交流环节,有参会教师对辛老师在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师教学创意竞赛等教创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达了赞扬,并就新入职教师应如何规划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路径提出了疑问,希望了解更多教学创新成功经验


对此,辛怡老师建议,新入职教师可分阶段推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先聚焦夯实教学能力,打磨体现自身研究背景和专业特长的 “根基课程”,并积累录课素材、搭建在线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新入职教师首推参与青教赛。青教赛侧重于单个知识点的创新教学设计,新教师往往能将前沿科研知识融入传统知识点讲解,快速积累教学经验。在积累一定教学经验和成果后,可参与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西浦赛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受益和教师的教学反思,有了前期教学积累的支撑,教师能更从容地展现教学理念与实践成效。


当教学成果丰富且形成稳定教学团队后,可申报混合式大赛及教创赛等。此阶段核心是通过团队协作整合资源、凝练成果,将前期课程建设、教学创新等努力系统化,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质的飞跃。



北京理工大学《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课程创新实践,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目标明确的教学设计,结合功能强大的一站式实践平台,系统性解决医工交叉数据挖掘教学中的深层痛点。辛怡副教授的分享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平台赋能实践”的思路,为深化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分享覆盖教学设计、技术融合、竞赛培育全链条,为医学与 AI 融合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北理工方案”。您可联系工作人员(备注“北理工分享”)获取分享会整场视频。

和鲸持续开展更多高校实践分享,为高校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8 月 8 日下午 14:00 ,和鲸将举办 “医科+AI ” 系列第四场讲座,以医学人工智能教育:从通识到领域应用为主题,邀请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冬冬老师,围绕面向医学类院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带来分享,欢迎各位老师点击这里报名参会,共同交流。




全国高校于 2024 年全面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标志着我国 “智慧教育元年” 的开启,而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课程改革路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能力评价标准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AI 对教育教学产生的挑战和冲击也未能被解决。


2025 年 5 月,智谱与和鲸联合牵头发布《AI 融合高等教育:从通识到专业——学科 + AI 人才培养白皮书》。该白皮书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所面临的技术伦理与规模化落地的双重挑战,从政策解读、现状分析到教学模式与教学工具、技术底座、高校实践案例等,全景式呈现了 AI 融合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前景、机遇与挑战。


您可点击前往和鲸官网获取白皮书,或联系工作人员了解更多“学科+AI”相关案例与资讯。

白皮书在编撰过程中,特别组建专家顾问委员会,特邀 20+ 位国内高校权威专家领衔指导,成员覆盖通识教育及文、理、医、工全学科领域,为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把关定向。同时,项目组广泛收集 2500+ 份多元问卷,调研对象涵盖学生、企业从业者、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等群体,并系统梳理国内外 100+ 高校自 2024 年以来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政策规划与创新实践,以扎实的数据与案例支撑,确保白皮书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


让每个学科拥抱 AI ,共同开启高等教育智能化转型的新篇章。期待《AI 融合高等教育:从通识到专业——学科+AI 人才培养白皮书》的发布能为高校 AI 通识教育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并勾勒出学科与 AI 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未来,随着白皮书指导价值的逐步释放与研讨成果的持续转化,我国高等教育将加速迈入“学科+AI”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强劲引擎。

用户头像

ModelWhale

关注

个人数据分析工具,组织数据科学协同平台 2022-07-29 加入

ModelWhale 将数据管理、建模分析、模型训练管理、算力资源管理等功能深度整合,通过逐级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 Jupyter Notebook 和 Canvas 两种分析界面、即开即用的云端分析环境,使数据驱动的研究更便捷高效。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教师如何规划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医工交叉教学实践分享(5)_AI教育_ModelWhale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