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创业者新手:什么是 MAU 指标,什么是 ARR、PMF

大家好,我是 jobleap.cn 的小九。今天谈谈创业者必知必会的基础概念。
MAU
MAU(Monthly Active Users)的定义是:在一个自然月内至少登录或使用过一次产品的独立用户数量。
MAU 统计周期是从每月 1 日到该月最后一天的完整自然月
只要用户在这个月内有过至少一次登录行为,无论哪天,都会被计入 MAU
同一用户在一个月内多次登录只计算一次(去重处理)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产品在 11 月的统计情况:
11 月 1 日:用户 A 登录 → 计入 MAU
11 月 15 日:用户 A 再次登录 → 不重复计入 MAU
11 月 30 日:用户 B 首次登录 → 计入 MAU
最终 11 月的 MAU = 2(用户 A 和用户 B)
总结
当月第一天登录完全符合 MAU 的统计标准,会被计入月活跃用户数。MAU 关注的是用户在整个月份内是否有过至少一次活跃行为,而非具体在哪个时间点活跃。
ARR
ARR 核心计算公式是“月经常性收入(MRR)×12”,或直接统计年度订阅类收入并调整非经常性项;无质量的增长多来自短期操作,而非真实需求支撑。
ARR 的计算公式
基础公式:ARR = 月经常性收入(MRR)× 12,适用于按月订阅的业务模式。
直接计算:对于按年订阅的业务,ARR = 当期有效年度订阅合同金额总和。
调整规则:需剔除一次性收入、折扣补贴、退款冲减等非经常性项目,仅统计稳定可重复的订阅收入。
无质量 ARR 增长的常见情况
短期优惠拉动:通过大幅折扣、限时免费转化用户,优惠到期后用户流失率极高,无法持续贡献收入。
渠道补贴堆叠:依赖高额渠道佣金或用户补贴获取订单,补贴停止后新签量骤降,且单位获客成本远超长期收益。
大客户短期订单:单一大客户的一次性年度订单(非长期续约)拉高 ARR,缺乏其他客户支撑,后续增长断层。
提前确认收入:将跨期订阅收入提前计入当期 ARR,看似增长实则透支未来业绩,后续无新增订单时会回落。
低续约率下的“新签依赖”:只靠新增用户撑起 ARR 增长,但老用户续约率极低,说明产品缺乏留存能力,增长不可持续。
PMF
PMF 是产品-市场匹配,指产品能精准满足目标市场的核心需求,形成稳定的用户留存、转化与口碑;无质量的 PMF 多依赖短期因素,缺乏长期需求支撑,难以持续。
PMF 的核心定义
PMF(Product-Market Fit)是创业领域的关键指标,核心是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契合,具体表现为:
目标用户清晰,且用户能明确感知产品解决了自身“刚需”或“强痛点”;
留存数据达标(如 Sean Ellis 测试中,40%以上用户表示“失去产品会失望”);
无需大规模补贴或强制推广,用户能自然增长(如口碑传播、自发复购)。
无质量 PMF 的常见假象
种子用户滤镜:靠创始人亲友、行业重度爱好者等种子用户撑起数据,拓展到普通目标用户时,留存、转化大幅下滑;
短期活动拉动:通过高额补贴、限时福利提升用户活跃度和转化,活动结束后,用户快速流失,数据回落至低位;
小众场景窄化:仅在极细分的临时场景(如短期政策红利、特定节日需求)有需求,无法拓展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规模难以扩大;
数据口径美化:刻意选择短期高留存时段(如用户注册前 7 天)、剔除低活跃用户,或模糊“核心需求”定义,掩盖真实的需求匹配度;
替代需求假象:用户使用产品是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而非产品本身解决了核心痛点,一旦竞品推出更优方案,用户立即迁移。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Y11】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90172596b897ecebf10ef2995】。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