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如何处理需求池?管理需求池的内容

作者:Bonaparte
  • 2023-07-19
  • 本文字数:3926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需求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并不是什么都收,或者会落地到产品中,转化为一个功能,或者是可见的一个界面。产品经理除了需求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对产品定义,对产品落地的过程进行管理,还要对产品成长的过程进行监督。我们要把收集过来的需求,统一管理起来,来自哪里,是谁的需求,需求是什么,具象到产品哪里,需要什么资源来实现,谁来实现,最后要把需求落地后的效果反馈。

时间(节奏)

2012 年,入职一家基于地图做本地生活的公司,主要做的事情,可划归为打杂,工具运用,职场历练。1、调整修改产品介绍的 PPT;2、申报产品的知识产权;3、帮忙打印五一活动的材料,横幅、传单等等之类的;4、给地图上增加一个全景的功能。这是第一份关于产品的工作,这也是产品工作琐碎的体现,文档、人际关系、工具运用。对于需求是什么?如何收集需求?什么时候去收集?从哪里收集需求?没有系统的了解,更多的是项目上的事情。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在一家经纪公司做网络工程,场工,2013 年,再次从事产品的工作,终于有了一个 title,产品助理,公司另外还有一个从运营岗转过来的产品助理。产品部门的组织结构是产品总监,一个产品经理,两个产品助理,还有两个 UI。在这家公司,才真正开始系统的了解产品相关工作的流程,过程,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需求。

我们处理的方式,本周四到下周二是收集需求的过程,周三会汇总成需求池,并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将需求转换为产品终端的某个功能点,并和产品经理确定下来,那些做,那些不做,那些后座,那些先做,再和技术经理,确定资源,也就是谁来做,多久交付。周五会发一个版本,周四会集中处理一些能够马上就改好的,或者是这一周改好的,周五进行测试,验证确认,最后周五晚上发版。

时间,其实也就是节奏。每天都会收到各个部门,老板们的需求,“我觉得这个不好用”;也会受到各个部门,老板们的追问,“我提的需求,什么时候才能交付使用”,“怎么要那么久”,“不就是…”,疲于应付,那你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确定好节奏,每周什么时候,做一个节点,后面来的需求顺延到下周的计划;还要考虑开发团队的节奏,他们不仅仅是每周就处理你的这些需求,还需要应付产品经理的需求内容,那些是长期的,当然在我待过的团队里面,也有专门留出来一两个开发人员机动,有事就去支持主线任务开发,无事就来处理这些琐碎的需求;需要及时反馈需求处理的结果,以及跟踪改动后达到的效果。

内容

需求采集文档,里面是一个表格,平常的时候,就丢给所有人去填,周三统一收集一次;需求池表格,一个表头特别长的 Excel,几乎囊括了需求的一生,你可以看到需求谁提的,是什么,做在那里,谁做的,做不做,什么时候做,为什么等等这些内容。在 2021 年末到 2022 年初这段时间里面,待的一家公司,他把这种追溯做了一个升级,另外还有一个功能序号。他几乎是什么需求都做,只是会把这个需求落地的功能,都转换为公共的功能,或者是某个项目的功能,对需求来源也做了控制,只有自己的客户才能提出相关的业务需求。这几乎就是一个需求机器。

首先是“需求采集文档”,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反馈,其二是具体的内容。反馈主要是处理该需求的内容,进行需求基本信息登记,需求判定结果,处理结果的回复。需求来源部门,填报人、日期,产品名称(最终在那里进行落地实现的),受理部门,需求类型,优先级判定及处理意见,还包括各方的签字确认。

需求具体内容是“需求采集文档”的主要内容,需求基本信息、需求用户画像、需求内容描述、需求定义及其处理方式。需求基本信息,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产品名称,用户所使用的产品名称,2013 年,yiyacare,我们主要指的是健康大管家,健康小秘书这两款 APP、wap 页面。专注在大健康领域,健康大管家做软件服务,健康小秘书做内容服务,我当时在 yiyacare 主要做的是软件服务。某些公司,产品体系庞杂,业务相互牵连,产品和项目混搭,可能自己公司内部都搞不清楚自己要反馈的需求是那个产品的,更不要说公司内部,或者是用户反馈了。所以在这里,产品名称是泛指,你可以是任何产品,公司自己的产品,项目,或者是市面上其他的 APP,网页都可以,当你找不到产品所对应的时候,那就填一个线下产品,我个人觉得都是可以的。你可以把产品名称定义为需求来源,也就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到,或者是想到的这个需求即可。

需求类型,我们将其划分为了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按照用户习惯去定义的,以便所有人去填的时候,能够理解。功能需求分为了新增需求、bug 修改、优化建议;非功能需求分为了客户意见、用户投诉和其他。内部需求,还需要考虑运营的数据反馈,工程师和运维同事对性能,执行效率的反馈,内部需求进行内部处理和探讨。表格在落地执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填,大部分都会把功能需求勾上优化建议,对非功能需求填上了其他,这也是灵活应用把。

需求用户画像,绝大部分都不会填,也不是常规,或者是每个公司的模板里面都会有的一个模块,这部分算是辅助信息,场外信息,去帮助产品经理来理解需求本身,需求为什么会产生。yiyacare,做的是大健康领域,肯定也会涉及到医疗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健康大管家里面就有医院的每日清单,各个公司或社区的体检机构产出的体检报告,医患沟通等等。用户画像相对 yiyacare,可以看到这个需求是来自医生,还是来自个人,人不一样,他们考虑的角度也会不一样。还有用户的年龄段,主要是考虑有些年龄比较大的医生或患者,他们不太会操作手机的角度。心理治疗中,“现实治疗疗法”中,对真实世界的定义是,人、场景和客观存在的事实。在用户画像里面,还有场景的描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做了什么。我们最终落地这个表格的时候,也偷懒了,主要还是不想拔高填写表格的难度,所以就把场景具象成了,Android、iOS 手机或 pad(平板)、wap 网页,还有他们当前应用的版本。放到现在的大环境下,那就是要看浏览器、第三方平台(H5 页面会在第三方平台上呈现)、设备(电视机、手表)等等。

需求内容描述,我们在前一章节就提到过,很多需求的描述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大部分人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一个需求,但是我们又不能去划定一个固定句式,让所有人根据这个来填,这样就失去了需求收集的意义。有一本书叫《学会提问》,通过提问,去反推他们的表达是一种方式。我翻看我们之前的“需求采集文档”的模板里面,举的例子,“面向此 600 人提供产品侧 VIP 服务的定向群发短信、彩信功能”,它在“使用场景”里面前置了“600 人”的定义,“短信和彩信”的内容是“健康大管家”的关怀短信、“健康小秘书”的资讯短信。本身就有产品特性,项目背景的特点,yiyacare 当时做的体检类的项目,它是以“中国移动”整个单位的员工福利,每年都去体检,然后把体检通知及结果推送给所有员工,我们还有一个技术类的产品“willi”进行相关的支持。(补充一下,十年前的产品,应该不会有商业泄密的风险吧,叠个甲,申明一下,我只做分析,不做结论)。

需求定义及处理方式,按照上面的需求内容描述,如果我们只做甲方需求,那就提供短信模板的修改,对那 600 个人做群发短信推送就好了。用户收不到消息,不愿意看消息的原因,我们还可以深层次的思考一下。消息过于频繁,条数太多,淹没了,沉底,甚至是被消息通道的渠道商给拦截了,你消息发的太勤,它把你给封了。对消息进行分类,系统消息、个人消息,或根据业务进行分类,来自那个业务的消息推送,或在每个业务下面都弄一个消息模块,只负责接受这个业务的消息推送。我们现在的消息推送通道太多了,产品/系统本身就有消息推送,一般在网页端的右上角就会带个“信封 icon”的图标,对一些需要进行处理/操作的消息,例如审核,还会在右下角,跟随页面,悬浮一个按钮;App 上,如果产品/应用本身有很强的社交/社区属性,那就可能会把消息模快,单独的做一个导航栏的图标放在底部,还需要引导用户之间的话题;短信和彩信的渠道已经没落了,现在第三方平台的消息推送才是风头正劲的时候,例如“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直接把消息推送到微信上面;还有一些企业内部需求的消息推送,例如前面,提到的“审核”“消息模板的修改(我们不能把短信局限,而是要通用到消息模板,虽然他们可能更改的项是不一样的)”,通过企业沟通软件,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直接推送给需要处理的人哪里,用户界面都不需要了,只要一个 api 推送就可实现。

需求定义和处理的时候,需要去考虑需求急切程度,如果是他规定了类似案例中的这种非常具体,具象的需求,那就一定要问他,他可接受的最晚交付时间是什么时候?他要的很急,那就把已有的类似的业务,改动一下功能,交付给他。如果没有,那就做个最小可交付的业务,也就是包括他所描述的所有必要的,相同的内容,保证可运行。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就做好产品预研,以他的需求描述为案例,规划整个产品的消息系统,以便后续需求的变动,拓展,延伸。例如他后面又想推送体检报告,例如他后面又想在体检的项目中,增加一个系统消息推送,或者是单独做一个业务消息,或者是直接把入职体检报告推送给用人单位和他本人,或者是把老年人的体检报告推送给他的医生,他的子女或保姆之类的。要以不变应对万变,把他后面可能得“幺蛾子”搞清楚,当然这些定义,你不能和他讲,或者是和开发团队说呀,如果你说了,他真的要你这么干的时候,你就被动了,没时间来安排了;也不能和开发团队说,他们会说,你想多了,又给“老子”画饼,增加工作量。你把事情规划好,再一步步的和开发团队做推进。

做好需求定义后,接着就是和开发团队确定开发资源,包括人员和物的资源,确定测试时间,验证时间,交付时间。几个人来做,是否需要运维支持数据库,服务器资源调整等。测试人员也必须介入进来,他得知道是什么事情。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5
用户头像

Bonaparte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7-11-23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如何处理需求池?管理需求池的内容_产品_Bonaparte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