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事件管理升级指南:ITSM 系统靠自动化与协同让 IT 运维效率“撑杆跳”

作者:嘉为蓝鲸
  • 2025-08-26
    广东
  • 本文字数:1266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事件管理升级指南:ITSM系统靠自动化与协同让IT运维效率“撑杆跳”

官网原文(免费申请演示):事件管理:ITSM系统如何为IT运维“撑杆跳”?

 

事件管理可是运维部门每天的“必修课”,每一次系统故障、性能异常、用户报障等事件的高效处理,都直接关联着业务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良好体验。华为的 ITR 方法,从客户提出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全流程管理,适用于运维部门的事件管理,尤其是在注重客户服务、追求流程标准化和跨部门协作的场景。



01. 下面是一些核心关注点:

1)分层处理提高效率:

把技术支持团队分成一线、二线、三线三个层级。一线处理常见简单问题,二线解决复杂问题并指导一线,三线研发团队则从根本上优化产品。这种分层机制可使企业根据问题难度合理分配资源,让不同技能水平的工程师发挥专长,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2)保障服务质量:

通过 SLA(服务级别协议)维护客户服务质量。它就像是一份“承诺书”,与客户约定服务目标和责任,例如问题解决时间承诺。这有助于企业 IT 运维部门向业务部门或客户提供可量化的服务质量保证,让客户心里有底,就像吃了颗“定心丸”。

 

3)促进跨部门协同:

我们需要服务、技术、产品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客户问题。这就像一场“接力赛”,各部门都需要紧密配合,把“接力棒”顺利传递到终点。这有助于打破企业内部部门壁垒,促进 IT 运维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使各方围绕问题解决共同努力,提升整体运维效果。

  

02. 基于上述的原则,引申出对于支撑系统的需求:

1)自动化优先级判断:

ITSM 系统需综合考量用户提单的紧急程度、影响范围自动划分事件优先级。不要把复杂的规则让用户来思考。

 

2)高度灵活编排:

面对频繁变化的流程需求,系统可轻松调整,无需复杂改造,同时可视化的编排也是能够大大降低流程维护者的工作门槛,并且能够直观的拉齐业务与运维人员。

 

3)细颗粒度 SLA 控制:

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人仍然是解决问题的“主角”。系统要支持细颗粒度 SLA 控制,依事件优先级灵活设定各环节 SLA 标准。高优先级事件设严格时间限制,低优先级事件给宽松时限,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服务资源利用效率。

 

4)强大的联动能力:

ITSM 系统应深度整合周边系统,实现自动化协同。如资源申请工单提交后,自动触发资源创建自动化工具,完成部署并实时反馈状态,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WeOps不仅限于 ITSM,致力于实现 IT 服务、IT 流程与运维管理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03. SLA 管理:

通过“影响范围”“紧急程度”两个维度来定义不同类型服务的优先级。



通过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休假时间三个维度来设置服务模式。



制定多个不同的服务协议策略,细致控制。



发布服务时,可在设定的时间内去完成服务协议所绑定的节点,如:a、b 节点绑定了服务协议,约定 1 小时解决,则 a、b 节点的处理人需要在 1 小时内完成节点处理信息,否则将超时。


当然了,系统只是管理方式的一种体现。本质上,所有运维同学都希望在繁杂重复的事件处理中找到平衡,在“舒服”处理与“混乱”安排之间寻求高效的解决之道,最终实现用户良好的体验。在追求高效与良好用户体验的道路上,系统是工具,而人是核心,舒适且有序地解决问题,才是运维工作的终极追求。

用户头像

嘉为蓝鲸

关注

研运至简,无限可为 2020-08-13 加入

蓝鲸智云一级技术合作伙伴,中国领先的研发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事件管理升级指南:ITSM系统靠自动化与协同让IT运维效率“撑杆跳”_ITSM_嘉为蓝鲸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