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革新!腾讯蓝鲸社区活动精彩回顾:四大智能运维实战路径分享

官网原文(免费申请演示):技术驱动革新!腾讯蓝鲸社区活动精彩回顾:四大智能运维实战路径分享
11 月 15 日,《稳定筑基・轻量演进——迈向韧性、敏捷的下一代运维》蓝鲸社区活动在深圳腾讯大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腾讯蓝鲸智云与嘉为科技联合主办,邀请来自腾讯 IEG 以及嘉为蓝鲸的技术专家,分享“混沌、ITSM、应急、BKLite”的全流程实战干货,探讨运维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数据孤岛到智能一体的演进路径,助力行业迈向韧性、敏捷的下一代运维。
在本次活动上,来自腾讯 IEG 技术运营部助理总经理党受辉受邀进行开场致辞。他提到,未来将持续推动蓝鲸社区活动落地,鼓励开源版本的蓝鲸平台从“用起来”向“改起来”进阶。此外,四位讲师围绕全流程高可用体系建设、ITSM 韧性演进、全球 SRE 应急保障及 BKLite 轻量运维四大核心主题,分享从混沌工程、流程优化到 AI 赋能的全流程实战干货,与现场参会嘉宾共同探索新时代智能运维的实践路径。
01. 从卡顿到稳定:腾讯游戏海量支撑与容灾实践
来自腾讯 IEG 技术运营部的张廷进,聚焦高可用保障体系建设进行分享。他指出,当前面临着业务多异构性强、实时性与流畅度要求高、承载能力低、高频流量洪峰冲击等多重高可用挑战。通过“全链路压测+混沌工程”这一全新建设思路,实现从被动应对故障到主动拥抱故障的转变,让 SRE 的工作能从“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进化到“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张廷进提出,需从“设计、测试、上线、运营”四个阶段构建完整闭环,打造全流程高可用体系:
设计阶段:通过 TDR 技术设计评审机制 ,联合 SRE、DBA、后台开发等多领域专家,针对 200+子项进行评估并以“红黄绿灯”标识风险等级,在架构设计源头实现高可用能力“左移”。
测试阶段:采用混沌工程主动注入故障,结合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的全链路压测,量化系统边界,验证系统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上线阶段:在生产环境实施“混沌测试”,针对最小核心验证集(26 项)进行验证,通过动态权重调整测试真实承载能力,并利用故障隔离、流量分流限制故障影响范围。
运营阶段:基于混沌实验数据、监控指标和历史故障案例训练 SRE 领域大模型,通过 AI 辅助实现故障定位,持续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02. 从“工具孤岛”到“智能一体”:ITSM 的韧性演进之路
目前,企业在落地运维流程时,常面临工具来源多样、数据孤立的“工具孤岛”问题,实现统一运维流程成为行业核心诉求。
嘉为蓝鲸李超指出,目前 ITSM 串联工具面临“三高”困境:建设成本高、使用成本高、维护成本高。他提出,ITSM 应回归管理服务与流程的本质,而非成为庞大而脆弱的集成工具,运维流程构建需走一体化路径。
在此过程中,ITSM 从“刚性管控者”转变为“柔性赋能者”,与 AI 技术深入融合,在推动运维业务规范化、实现渐进式演进的同时,通过 AI 决策能力,实现运维流程的颠覆性范式改变。
03. 从"急诊室"到"AI 智能医院": 腾讯游戏全球 SRE 应急保障实践
腾讯 IEG 技术运营部梁凤明从腾讯 IEG 业务的复杂多样性出发,分析故障应急响应耗时过久的核心原因,具体归纳为四个维度:全球化协作与异构环境的挑战、海量数据与精准度的矛盾、标准化与自动化的瓶颈、跨时区与能力差异的挑战。他强调,这一问题的核心矛盾是 “全球化业务的复杂性” 与 “标准化能力的局限性” 的冲突。
对此,腾讯 IEG 从“技术底座构建、流程标准化、AI 智能化”三大核心方向破局:
以蓝鲸平台为技术底座,提供跨云管理与自动化操作的技术支撑;
通过标准化流程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全球协同;
借助 AI 技术重构故障应急流程,实现全流程基于 AI 智能体的故障处理,“预防-发现-诊断-自愈-复盘” 的闭环管理,支撑全球代理业务的高可用运营。
最后,他进一步总结腾讯 IEG 执行应急响应的核心经验:以流程标准化为基础,依托蓝鲸平台提供跨云管理与自动化操作的技术支撑,结合 AI 实现告警降噪、根因分析及智能协同;同时强化事前混沌工程预防、事中自动化自愈与跨团队高效联动、事后 AI 复盘沉淀知识,并针对全球化业务特点优化跨时区 ONCALL 机制、知识共享与本地化能力建设。最终实现从 “被动救火” 到 “主动预防、智能处置” 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降低对单点经验依赖,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与业务稳定性。
04. BlueKing Lite 轻盈与智能的运维之旅
腾讯蓝鲸 BKLite PMC 成员吴文豪基于十余年运维产品设计经验,指出当前运维领域存在三大未被满足的需求:
其一,小规模场景并非是大规模场景的 “缩小版”,业务对稳定性的要求未降,但可用资源减少;
其二,传统平台强耦合设计形成使用门槛,需先搭建完整体系才能启用单一功能,对小团队而言功能冗余且负担较重;
其三,现有运维工具未跟上 AI 技术发展,多为 “AI 迁就工具” 的反向适配,未实现交互方式的代际跃迁。
针对上述痛点,吴文豪介绍了 BKLite 轻量级运维平台的设计思路与核心特性:以“轻量化、渐变式、AI First”为核心价值主张,搭配边缘自治与生态开放特性。在技术实现上,平台 90%基于成熟技术栈,核心创新在于针对小规模场景的架构优化与 AI 适配设计。
吴文豪介绍,BKLite 定位为蓝鲸社区版的补充,聚焦小规模场景的运维与 AI 原生设计,目标覆盖医院、制造业、高速公路等单点规模小但整体分散的场景。目前平台处于可用态,用户可通过官网命令在 4C8G 环境部署体验,团队每周更新迭代关键特性。未来将持续深化真实场景落地,打磨性能与体验,完善边缘自治、生态接入等能力。
本次社区活动通过四大核心主题的深度分享,系统呈现了混沌工程、ITSM、应急、BKLite 等运维关键技术的实战成果。从大规模业务的高可用保障到小规模场景的轻量化运维,从工具协同的一体化升级到全球应急的智能化闭环,活动沉淀的可落地经验与创新思路,将为各行业打破运维痛点、提升业务稳定性提供有力支撑。
精彩内容未完待续,我们后续将每周逐步推送嘉宾分享的视频回放、演讲稿、PPT 等内容,欢迎您持续关注嘉为蓝鲸最新动态,获取更多运维干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