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DevData Talks | 思码逸陆春蕊:研发效能度量落地的难点与计策

  • 2023-05-08
    江苏
  • 本文字数:1459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DevData Talks | 思码逸陆春蕊:研发效能度量落地的难点与计策

本期 DevData Talks 直播活动邀请到的重磅嘉宾是思码逸高级咨询专家陆春蕊老师。陆春蕊老师曾就职于 Oracle,在软件质量、项目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思码逸为上百家客户提供了研发效能体系、数据分析、实践落地等方面的咨询。

陆春蕊老师与我们聊了聊研发效能度量落地中的一些典型难题。在研发流程梳理和工具基础设施建设告一段落后,研发团队可能会发现,效能度量依然难以落地——有时候,收集了一堆度量指标,却不知道给谁看,也不知道如何理解;有时候,度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与研发实际流程不符,有效性受到质疑;比较好的情况下,数据被用来解读效能现状,但依然无法指引改进的方向,仅仅作为汇报工具存在……

这些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呢?

在直播中,陆春蕊老师对效能落地中的难题进行了剖析,并提供了解决思路建议。如何让数据说话,how to let the DevData Talk?

以下内容根据陆春蕊老师的部分演讲内容整理:

通过 GQM 方法构建研发效能度量体系

指标收集了一大堆,用不起来,从何看起?

出现这类问题,可能是因为团队把“指标收集”当成了效能度量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而度量就匆忙开始,相当于做好了锤子再四处找钉子,难免会有茫然之感。

我们可以通过 GQM 方法,构建系统化的研发效能度量。

G ,即 Goal,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计划达成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再去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

Q,即 Question,我们可能会有“需求交付有多久?”、“随时间变化趋势?”、“流动效率是否正常?”等问题

M,即 Metric,根据问题找到对应的指标,逐步分析以解决问题。聚焦特定的目标,自上而下层层推进,最终解决问题,驱动研发效能度量。

GQM 方法强调先向内追问度量的根本目标,再面向清晰具体的目标,自上而下拆解,通过问题建立研发度量模型,进而拆解出用于回答问题的一系列指标。



以下是直播回顾的精彩片段,欢迎点击观看:


借助 MARI 方法论层层推进研发效能分析

指标体系怎么分层、如何下钻?

在度量落地的过程中,这类问题也十分常见。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要对数字祛魅:数字本身不是效能度量的目的,也无法直接带来效能改进。

陆春蕊老师与我们分享了 M 度量 - A 分析 - R 回顾 - I 改进 - M 度量的闭环,让度量转化为可落地的改进行动,而改进的效果由下一轮度量来快速验证。借此,研发团队能够小步快跑探索改进措施,找到最适合的提效路径。

其中,回顾是度量洞察转化为有效行动的关键环节。回顾需要团队成员参与进来,基于量化数据和洞察进行复盘,找到少数关键点(例如表现异常的时间段乃至任务项),追问根因,尝试回答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研发效能。如果回顾会上无法立刻判断影响因素是否成立,可以对度量体系进行补充设计,对这些存疑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



以下是直播回顾的精彩片段,欢迎点击观看:


研发效能度量分析案例

在介绍了 GQM 和 MARI 方法论后,陆春蕊老师从交付速率、交付质量的场景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可落地使用的研发效能度量看板的特征:度量有明确目标、支持下钻分析、支持自定义指标以匹配团队实际流程、有简洁直观的数据解读。

在这样的数据看板支持下,研发团队就可以更加专注于度量目标的定义、数据结果的复盘等环节,让效能度量能够真正落地,提升研发团队的效能表现和开发者体验。

以下是直播回顾的完整视频,欢迎点击观看:



『关于 DevData Talks』


DevData Talks 是一个开放分享研发效能实践经验与方法论的系列栏目。


我们会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研发效能提升、数字化管理等相关先进实践与深入思考,持续沉淀优质干货内容。与伙伴们共同探讨研发效能领域的实践与思考,一起交流、学习、成长。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4
用户头像

数据分析驱动研发效能 2022-04-12 加入

思码逸研发效能分析平台,致力于帮助研发团队解决效率、质量和人才三大痛点,提升研发效率与软件工程质量,助力每一位开发者创造更多价值。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DevData Talks | 思码逸陆春蕊:研发效能度量落地的难点与计策_研发效能_思码逸研发效能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