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普通人如何赶上 AI 大模型浪潮

作者:老张
  • 2025-01-15
    江苏
  • 本文字数:2416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普通人如何赶上AI大模型浪潮

2022 年底,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汹涌袭来。

最开始,大家都惊叹于它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虽然充满想象空间,但并未找到实际的应用场景,更多是当做一种很有趣的新奇玩具在体验。

到了 2023 年,ChatGPT 的能力开始加速迭代,比如智能对话、文生图片甚至文生视频能力。大家一方面惊叹于它的能力进化之快,另一方面也开始担忧人工智能会对社会各行各业造成大规模冲击。

而到了 2024 年,各路大模型层出不穷,基于大模型这一基座的垂直领域模型和应用工具有了百花齐放的趋势,人工智能以一种令人惊叹的速度在很多基础应用工具领域产生变革。

比如搜索引擎(秘塔)、IDE(Cursor)、编码助手(MarsCode)、创作者工具(自由画布)、知识管理工具(ima.copilot)。


过去几年,我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思考,也经历了好几次变更。

  • 2022 年底刚听说 ChatGPT 时,自认其只是一个噱头。

  • 2023 年初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还远未到来,打磨个人基本功才是王道(读书、思考、创造、沟通能力)。

  • 2023 年底开始察觉到,人工智能正在以大模型为基座对基础设施领域产生潮汐效应,并在一些领域开始发力。

  • 到了 2024 年,我发现它们的迭代速度远超过我的认知适应速度。

不管是宏观方面的国家政策和应用领域,还是头部大厂的投入、各路 VC 加码,以及当前涌现出来的种种产品来看,AI 都是未来很确定的方向。

人类历史上每次出现新的技术,都会大幅度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以及新一轮的财富和裁员分配。且每次技术革命相比于上一次,出现的间隔更短,爆发的频次更快,带来的变革更大,影响的范围更广

以汽车上的智能驾驶为例,二十年前智能驾驶只在宣传中,十年前 ACC 功能基本 30W 以上的车才有,还需要额外选配。五年前高速和城市高架路智驾是少部分新势力的噱头游戏,而到了如今,已经开始下放到 15W 价位的车。

智驾并非个例,在其他领域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但时间倒推至上世纪末,智驾对大众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一种存在。

科技最大的价值是什么?科技最大的价值就是平权,不断拉低入门水平,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价值


从 2022 年至今,人工智能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以当下的情形来看,人工智能作为全新生产力的落地过程,依然需要嵌入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之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就像二十年前的 PC 互联网浪潮和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模型/各种工具)需要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拉低学习和入门门槛,才能更好的发展。

以过去三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处在探索阶段,即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几个工具,比如字节的豆包大模型、MarsCode 编译器、扣子智能体平台。

其中,大模型可以视作操作系统,编译器为生产工具,智能体平台为应用商店。感觉是不是少了点什么?是的,缺少用户和各种应用工具。

用户代表市场,应用工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APP)是用户和科技之间的链接。只有出现出圈火爆的应用,有更多的用户参与使用并产生付费或变现路径,才会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和爆发期

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基础设施层面已经完成了建设并且在快速迭代,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在以月为单位成量级的下降,这意味着此时 AI 应用领域还是一片蓝海,试错成本低,有太多的未知领域还未被占领。

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最大的机会和蛋糕一定会出现在应用层和 C 端。但大模型底层的技术门槛太高,且是一个极度激烈竞争的维度,普通人很难切入其中吃到第一口蛋糕。

大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力圈广阔,但很难做到小而美,很多时候用户的问题,恰恰是狭小范围内的问题。对普通人来说,我个人更建议将大模型的能力当做生产力工具,在其之上利用各种创作者工具构建全新的小而美的应用


当一个新的领域出现机会时,一般会有这四种人: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来不及。我个人的角度,当下投身于此并多做一些尝试,可以成为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人之间的人群,我将其称之为冒险家。

如标题所述,普通人要想赶上 AI 大模型浪潮,只能选择在应用层切入并勇敢尝试。应用层目前尚是蓝海,且基础技术设施和生产工具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能力,接下来就是各种应用层工具冒头,直到量变产生质变。

人工智能是未来,但目前还未形成主线合力,大家都在摸索尝试,早点进场,才有机会。对于第二波进场的人,基于 AI 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各种小而美的应用,是未来两到三年的甜头。

与之相关的产品,以及相关的工作岗位,会在未来三到五年成批涌现,赚到超过均值的钱。

人要想赚到超过自身能力均值的钱,只能依附于宽广的上升趋势,或者去往价值洼地掘金。很多时候,认知和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勇气才能让你拿到真正的入场券

在利用大模型和各种创作者工具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能摆脱迷茫和焦虑,开始接受新的信息并做出改变。我们在塑造全新的工具,最终工具也会不断塑造我们的认知。

谋定而后动适合有能力有底气有资源的人,对普通人来说,先行动改变习惯,再让习惯改变认知才是更好的路径。


最后,分享一些作为普通人入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可行路径。

1、主动学习了解大模型的能力和特质。

2、利用各种 AI 工具去做一些小而美的玩意。

3、快速试错,快速迭代(成了固然可喜,失败也可以积攒经验教训)。

4、尝试将各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务转化为借助 AI 工具来改造,或者替代。

5、先行的探索者和冒险家,除了直接掘金的收益,还能做向导、顾问、教练。

如果说的更详细一点,我个人觉得以下三点会存在更大的机会和赚钱空间。

1、代码能力:并不要求你有很强的 coding 能力,而是利用 AI 工具梳理清楚需求和产品架构,利用 AI 编码助手(MarsCode)做出垂直领域的应用,如果你设计/审美较好,会是很大的助力。

2、写作能力:不要写什么深度思考和长篇大论,只需要保持高频更新,将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内容数据找到用户关注的点,加强正反馈获得感,自媒体结合 AI 也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赛道。

3、运营能力:流量时代,运营能力比技术更重要。能否找到用户痛点,会不会讲普通群体爱听的故事,能不能通过运营吸引用户关注你,为你买单,是最切合实际的变现路径。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7
用户头像

老张

关注

读书、思辨、审慎。 2019-12-02 加入

公众号: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 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 专注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evOps实践、稳定性保障领域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普通人如何赶上AI大模型浪潮_人工智能_老张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