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Engine 卓豪 -cmdb 拓扑图
我有个朋友,他在微信上跟我说,对 CMDB 拓扑图表示困惑,我便给他语音讲,但讲的比较多,他似乎听的云里雾里;于是,我便用文档的形式发给他,本文是我答疑解惑的经验分享。主要探讨 CMDB 拓扑图的架构、连接关系...等。
了解拓扑图
CMDB拓扑图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展示 CMDB 中各种配置项(CI)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它就像是一张详细的地图,帮助企业 IT 管理人员快速了解整个 IT 系统的布局和结构。
从架构层面来看,CMDB 拓扑图主要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代表各种配置项,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这些节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和类型进行分类和着色,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区分。在实际应用中,CMDB 拓扑图的架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例如,可以添加不同层次的视图,如全局视图、部门视图、业务视图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查看需求。同时,还可以集成实时监控数据,使拓扑图能够动态反映 IT 系统的运行状态。
连接关系呈现
物理连接主要涉及硬件设备之间的实际连接,如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网线连接、存储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光纤连接等。
逻辑连接则表示配置项之间的逻辑依赖关系,如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的访问关系、服务与服务之间的调用关系等。
还有一个点,ManageEngine卓豪的 CMDB 拓扑图还可以支持多层级的连接关系呈现。例如,在一个大型企业的 IT 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数据中心和分支机构,每个数据中心和分支机构又包含多个子网和设备。通过多层级的拓扑图,可以逐步展开和收缩不同层次的连接关系,方便用户进行全局和局部的查看。
数据关联逻辑
CMDB 拓扑图背后的数据关联逻辑是其能够准确反映 IT 系统实际情况的关键。数据关联逻辑主要涉及配置项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关联三个方面。
当 IT 系统出现故障时,CMDB 拓扑图可以帮助 IT 管理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的根源。通过查看拓扑图中的连接关系和设备状态,管理人员可以迅速确定故障设备和受影响的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如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通过拓扑图可以快速查看该服务器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检查是否存在网络中断或其他设备故障。
在进行 IT 系统的变更时,CMDB 拓扑图可以帮助评估变更的影响范围。通过分析拓扑图中的逻辑依赖关系,管理人员可以预测某个配置项的变更可能对其他相关配置项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要对某个数据库进行升级,通过拓扑图可以查看哪些应用程序依赖该数据库,是否需要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只有真正实践过大概才能知道有多香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