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职场抗压,到底咋回事
话题来源于我运营的知识星球,有同学在群里发了一份招聘 jD ,其中有一项要求是抗压能力强,然后群里就开始了关于这份招聘 JD 的讨论。大家重点关注的是抗压能力,有吐槽的,有比较积极的,当然也有提建议如何应对抗压这种事的。
关于招聘中提到的抗压,以及工作的压力,打工人应该都见惯了。那所谓的抗压到底是咋回事呢?打工人的抗压和企业对抗压的认知,是否有所不同?这篇文章,我想聊聊我对于所谓抗压的看法。
打工人眼中的抗压
可能是近几年职场 996 福报、Pua 太多,导致对于类似抗压这种字眼的理解都比较负面。我总结了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抗压=加班多(没加班费);
抗压=可能要背锅,受委屈;
抗压=领导只会向上管理,向下 Pua;
抗压=团队氛围差(同事能力不行,团队效率低,流程长);
总结一下,其实打工人对抗压的负面理解和抗拒,主要就一个点: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虽然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对大多数人来说提供了占比较多的生活物质支撑,但生活并不是只有工作。大不了换个地方,反正都是赚窝囊费,哪儿的砖不那么烫手,就去哪儿搬砖。
企业招聘要求的抗压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标注,希望候选人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经合自己作为面试官和团队 Leader 的经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业务发展迅速,工作节奏较快;
有紧急大项目,急需人手来完成工作;
整体节奏快,效率高,是核心的交付和支撑角色;
效率低,需要找个“卷王”来做鲶鱼,加深其他职员危机感;
本身就有加班文化,狼性文化;
某些团队 Leader 本身喜欢能抗压的人,便于 Pua,杀鸡儆猴;
当然,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但企业要求候选人抗压,核心其实也是一个点:你能提供本职工作范围之上的溢出价值。比如一个紧急大项目,急缺人手来完成工作,这个时候加入,意味着压力会比正常迭代的项目压力大,同时面临的沟通障碍和延期风险会不断加大这个项目中成员的压力。比如某些号称狼性文化的公司,要为了所谓的行业突围和公司业绩,让大家多做产出多奉献。
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的不同看法,或者说是一种偏见。那么如何看待和应对抗压呢?
如何看待和应对抗压
关于抗压这件事,我认为要分情况来分析。比如跳槽或者应届生刚进入职场,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公司的文化流程和工作节奏,肯定会面临相比其他老员工更大的压力,这基本是每个职场人的必经之路。比如被调到一个紧急项目中,有 deadline 交付压力大,这个时候也会面临相比以往较大的压力,这些是职场比较正常的现象,客观看待即可。如果遇到那种号称狼性文化或者团队本身就比较卷的,那反而要提高警惕。
打工人和企业对抗压的矛盾在于利益不一致,即一方没看到抗压后的利益,一方只想施压而不提利益。本质来说,如果能在利益分配方面达成一定的约定,可接受范围内的抗压,大部分打工人还是会接受的。举几个例子:
工作节奏快(是否有工资之外的补贴);
紧急大项目(是否有项目单独的补助和奖金);
有加班文化的公司(是否有餐补,交通补,加班费);
我不想说什么年轻人只有经得住压力考验才能快速成长,这都是瞎扯淡。成长从来都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外部施压就一定会成才的。
当然,选择接受还是拒绝抗压,都是个人的选择。有人出身普通身背房贷车贷,有压力也只能忍着;有人上班就是打发时间,从来不惯着压力。打工人和企业之间,从来没有谁高于谁的说法;候选人和招聘方之间,也从来都是双向合作关系。
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老张】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1ed2d08484a8dee7d58e10c9f】。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