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和鲸受聘为产业导师

3 月 27 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赵震,上海市发改委社会处处长王俊,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校党政领导班子、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和行业专家,以及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 200 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舒静主持。

图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
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和鲸科技高级大区经理杨怡被正式聘任为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产业导师,并于现场获颁聘书。此次聘任不仅标志着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和鲸科技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高度,也是和鲸科技在积极参与高校人工智能融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上的重要进展。

图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右 2 为杨怡
当前,高等教育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正如季光校长在主题报告中提出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的设立与产业导师的设置,正是学校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举措,并将在未来进一步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

图源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官网
作为产业导师,杨怡将积极配合学校与学院开展相关工作,将和鲸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转化为切实可落地的资源与成果。
和鲸科技拥有近十年的多学科 AI 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并于今年与国内头部生成式 AI 领军企业智谱 AI 达成合作,以南京大学“1+X+Y 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为指引,提出了一套覆盖 AI 通识教育到 “学科 + AI” 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特点,设计分层次的课程与实验设计,可以满足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各类学生的培养路径与培养目标。

方案的重要成果包括但不限于:
课程:自研《人工智能导论》科普版与启蒙版两门课程,设置零代码、低代码、全代码多元实验形式,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目标灵活选用;
实验案例:来源于和鲸社区近百万用户共建的真实项目,覆盖医学、工学、理学、经济管理、生活场景、职业发展、大模型等多领域,为教学提供动态更新、丰富前沿的案例支撑;
教学平台:云端实训软件平台可支持 1000+ 人同时在线运行实验项目,从计算资源、分析环境到适配高校组织模式的管理体系,全方位保障教学进程;
智能体:内置智能批改智能体与智能学伴智能体。前者帮助教师自动批改学生提交的数据分析报告;后者为学生提供即时的课程答疑服务(知识点、教务安排均可);
教学支持:配套授课资源、15 分钟技术响应、师资培训等。

值得一提的是,和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已就方案的落地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课程植入、实训指导、工作坊组织等多元化形式,让医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解决医学实际难题,在合作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也为深化院校合作、加强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提供了可借鉴的合作范例。
最后,再次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和鲸科技将持续发挥产业技术优势,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贡献力量,也期待双方能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探索 “中医药+人工智能”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实现更多创新成果的落地,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携手和鲸,让每个学科拥抱 AI ,从通识教育到学科融合,赋能高校人才培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