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
实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更好的资历?为了更好的学习?亦或者是为了更快适应社会?应该兼而有之,无论为了什么?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做着准备,迈向社会走出自己的坚实的一步。
现如今,短视频,直播,带货,网约车,快递,各式各样的新兴职业层出不穷,自由职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有更多的人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起点开始自己的实习,职业,或者创业生涯。“网红”已经红了快 10 年了?你身边是否有着很多网红?亦或者你正走在努力成为网红的路上呢?无论种种,时代不停的变化,能在学生时代就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时代的进步。有些人或许会有不同看法,从专业的角度,亦或者传统的观点,或者更高一些的技术情节,是不是时代的退步?换一个角度,360 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无论如何,习惯与否,时代的潮流和大势,势不可挡,希望你能适应潮流,而不总是逆行者。
既然已经决定了去向,过完年,我就去了广州实习了。负责任的说,那个年代的外企,的确是非常良好的工作起点。环境很好,员工之间关系很好,福利待遇也是非常的棒。完善的企业制度,友好的团队氛围,深厚的沉淀,对职场新人的成长实在是帮助极大。
个人私下推荐一种初入职场的想法,优选大公司,为自己培养价值观,大局观,和全面的职业理解。未来的路可以更宽。这就好像搭积木,写文章等等,先有框架,再谈细节。
当然这是个人建议,条条大路通罗马,无唯一之标准。我的不少同学,在小企业磨砺,之后在头部公司展露的头角的也有不少。起点不同,但是每 3-5 年的不同终点却也会有很大差异。
还记得,有一位猎头曾经和我聊过,我在外企的几年,也是民企突发猛进的几年。我深以为然,有得有失,我也彷徨过,也接受了这样的结果。从我个人来说和选择入职民企同学的差异已经是指数级别的差距了,有得有失,我也获得了其他不少人生珍贵的体验。
你的选择会是什么?我有一句感言,砥砺前行,无论得失,都是人生的财富。
第一日
第一天进去,和我想象的就非常不一样,好的不必说。分配到的小组,负责人是一位经理。穿的很随意,整个团队都很随意,大大咧咧的,完全没有层次等级之分。这一点我当时很诧异,但后续也影响了我的职场习惯,穿着随意,讲究人性化,无层次等级之分。
说到网上流行的工程师标配,衬衫,这还真有点名副其实。但是我觉得 T-Shirt 这种更随意的穿着,反而更常见,也是更流行的穿搭了。
而我当年在那种宽松随意的环境下,更是经常人字拖上班,在寒冬亦经常如此,现在想来,似乎的确有点不可想象。什么样的大公司能这样子人性化,搞得我自己都没有自觉。当然,两年后,我也改了这个习惯。
另有一种说法,外企等级层次明显,尤其对于外方人员,待遇以及规格明显高了一层。以后来的经验和了解的小道消息而论,是有些这种情况。我算幸运的,整个研发中心,以本土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团队为主,这种情况少之又少,而少有的几位外方 Leader,也的确很平易近人。
之后就是开始学习工作的相关知识,一批新进来的同事,无论是否同一部门,都在互相交流,也是为日后发展做准备吧。
按惯例,我也被分配了一位 Mentor,这是企业的优良传统。公司会为每一位新入职员工分配一位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导师,帮助新员工入职三个月适应,以及学习新知识。而这部分也会写入对应工程师的季度 OKR 里。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后来很多年,国内的很多大企业也开始推行,并且出了各种教程。但制度和流程都是需要深厚的沉淀的,否则学到的只是壳而已。
对我而言,这一点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在很多公司,我都采用了类似培训和考核方式,当然,一个完整的绩效和培训方式是企业范畴的,而不仅仅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所以不同公司实际执行效果会有不同,但负责任的说,我都尽力了
这里也可以说说不足,我的 Mentor 其实也真没有给我太多帮助,他也是放养居多。反而是另外一位工程师帮助较大。当然并不是说故意而为之,在那儿,很多同事都会乐于帮助你。只是刚好我的 Mentor 的确在这方面没有太尽心。
还好,这没有影响到我的成长。根因还是在于大环境好,整个环境的乐于助人,团队的友善互助风格,让大家都可以得到成长,而且很享受这种工作状态。
很负责任的说,对于刚入职场的很多新人来说,为了这种感觉,是可以放弃一些薪资上的东西的。因为团队的成就感,归属感,的确很让人留恋和不舍。
不知道你有过这种体验么?在一种工作环境下,很好的工作,主因不是因为安逸,稳定,因为可以有成长,可以有团队的支持,可以有信任的团队一起战斗。
后续的日子
开始实习后,就开始边学习边干活啦,这时候的日子是兴奋的。百年企业沉淀下来的技术和系统,可以说精华和糟粕都有,但很复杂,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全都精通,一般来说,只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而更高一级的架构专家,更多的是掌控大局,在具体领域还是要依靠领域专家。不像一般的小系统,这也就是我们的困难点,但一般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一起讨论一起研究,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
开始的日子做的都是一些小问题的修复,但因为系统复杂,关联影响很多,要做的测试特别多。好处是,测试的工具也比较多,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窥见了一个大的框架体系,不是很懂,但开始有了雏形。
自 iphone 诞生之后,移动互联网开始成型,移动测试各种工具平台开始出现。但更早以前,类似的工具已经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了,只不过是在内部开发的工具,体系化,但并没有形成平台化。应用较为局限,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化。但对我们那群小年轻来说,已经是打开眼界了。
再来说说几点好的地方,和现在很多主流思路其实是相近的:
日集成,周回归
现在主流的敏捷和 DevOps 思路上,要求尽快的集成和自动化测试,在当时,我们已经在应用了每日的集成和每周的回归测试,频度上虽然不及当前主流,自动化程度上也有所不及。但在数百万行源码的系统基础上,而且实际上是多个节点的复杂集群,已经算是比较好的设计和执行思路了。
日集成已经完成完全的自动化,在全世界多个研发中心内进行资源共享,痛苦的就是如果是有时差的国度进行的集成,如果发生了异常,要熬夜支持,这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吧。
事实上,我也的确接了一些电话,晚上不关机,也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习惯。
而周回归,除了在测试团队进行,各个研发中心也会进行自己的基本验证,保证即将开始的一周,当地研发团队有一个可靠的开发测试环境。
周分享
分享机制属于研发中心内部的机制,其实工程师团队分享的氛围还是比较好的,但你真要让人做好总结再出来讲,就的确有点难了。这个怎么办呢?
在当时,此部分是由整个部门的负责人,亲自负责的。每周邀请项目,复杂问题,预研项目等负责人来进行分享。讲直白一点,就是老板发话了,你只能答应。但其实从管理体系上来说,这宣扬的是一种文化,鼓励和支持大家进行分享,鼓励大家参与。这种支持必须从上之下,再从下至上的进行反馈,从而形成内循环。否则只能变成一种形式。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按周安排:有计划,有预见性的,分享文档一律提前发出
自愿参与:团队根据兴趣,自愿参与,上层只做支持和鼓励
主题不限:主题可以根据工作,项目需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需要限制,当然,要正面积极
这里吐个槽,后来,在很多公司,遇到的分享,培训,资料不提前发,甚至不能共享,部门墙层层叠叠。心中只想回复一句,如此种种培训何用?KPI 工程而已么?
跨层级沟通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亦或者你是一个工作几年的上升期工作牛,是不是都有着了解公司,和公司上层沟通,亦或者认识老板的意愿?这种机会,对大多数员工真的比较少,很少机会有能和上层交流。
跨层级沟通,很大层度上能帮助相对年轻的员工更好了解公司,更好的让高层了解团队,甚至让员工更有归属感。比较高层的见识和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亲和力对员工的帮助是很大的。
那时大概一个月左右会有一次跨层级沟通,不过因为团队大的缘故,再轮一次,也要一个季度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只要你敢问。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有一种归属感。因为能接触到公司的高层,会更加信任这种企业,企业会为了新员工而付出资源培养。
而对于新人来说,每周还有一次单独的新成员沟通。现在想来,大企业那时对人才还是很重视的,值得尊重。
这一点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也很大,后来,我经常和团队做各种的 1 对 1 或者一对多的沟通,也就是源于这时的体验和感受。也许,像我这种内向的性格,能和团队搭建良好的关系。除了出自用心的帮助,还有一点就是源于这种细致的沟通。
一点感想
实习期间,让我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是工业软件,对软件架构产生了真正的认知。在要求 6 个 9 可靠性的软件下,整个流程管理体系非常的完备,整体架构在思维逻辑和完整性上要求很高,这一点,对我后续的编程和架构思路上影响深远。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善的团队氛围,让我对职场总是充满善意,也决定了我的风格。我也远离了,各种职场的风言风语以及勾心斗角,心灵的确是很健康的成长的。这也算是一种优势吧。毕竟身心健康,有钱也买不到。
至于实习期间的工作状态,还是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
有一位同事,在华为工作了几年,看着我说,这里工作有一个好处,白天上班工作,晚上下班了可以看文档学习。以前没时间学习。
我们一群人,其实也真就这么过来的,下班吃过饭,回公司看资料学习。然后一起回酒店,不痛,但快乐着。
随便说一下,酒店是公司租的,在中山大学内,两人间,很舒适。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Joyhop】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fff03c2d8947b28b7141361f8】。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