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开发者:Serverless 落地的困境与破局
作者: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从 2012 年提出 Serverless 到今年 2022 年刚好十年。
过去十年,上云是确定性趋势,在这个阶段企业一开始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实现平滑上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上云,甚至很多企业系统第一天就是在云上构建,企业的核心关注点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利用云的能力。
在新的阶段中,云服务的角色也从单纯的提供资源,变成了企业构建应用的新平台,帮助企业尽可能减小机器运维等低价值重复工作,聚焦于业务的创新。云厂商的核心能力转变为企业提供 Serverless 云服务,消除用云复杂度,用更简单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这几年,不只是云厂商,大量的开源商业产品也采用了 Serverless 模式,包括 Confluent Cloud、MongoDB Atlas、Snowflake、Databricks 等。
随着云厂商在存储、计算、中间件、大数据等领域推出越来越多的 Serverless 服务,云产品体系逐渐 Serverless 化,也推动着 Serverless 架构从概念进入到大规模生产落地阶段。2021 年 DataDog 发布 Serverless 研究报告,数据表明,从云原生初创公司到大型企业都在关注 Serverless,Serverless 生态已经超越了 FaaS,包含数十种服务,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构建更快、更动态的应用程序。
Serverless 奇点己来,所谓奇点,是由平稳发展转向高速发展的转折点,这也意味着 Serverless 在全行业的落地将全面爆发。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方面是企业关注度不断上升、行业开始落地,另一方面,企业和开发者也对 Serverless 存在一些困惑和顾虑。
阿里云联合 InfoQ 收集了一些企业和开发者对现阶段 Serverless 的反馈,并于 12 月 16 日举办了云原生 Serverless 开发者评测局线下沙龙,邀请了阿里巴巴研究员、阿里云智能云原生应用平台负责人丁宇、阿里云 Serverless 研发团队、上海慧游文化、德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瓜电影、宝马等企业技术负责人,一起探讨 All on Serverless 过程中的挑战和经验,以期给更多落地 Serverless 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截取沙龙上的精彩发言,完整版视频见「阿里云云原生」视频号。
Serverless 到底是什么
在谈论 Serverless 之前,我们先了解下,Serverless 是什么?
2012 年,Serverless 概念正式登上舞台。2016 年,首届 Serverless ConF 将这项技术的讨论推向高峰。2017 年,阿里云推出国内首个重磅 Serverless 产品服务--函数计算 FC(Function Compute),让开发者只需要专注于业务逻辑开发,而不是把大量精力花在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管理上,从而快速兑现业务价值。
2018 年至 2019 年,伯克利连续发表两篇论文对 Serverless 做出定义,预测 Serverless 将会成为云时代的最重要的计算范式,Serverless 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Serverless 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并不局限于计算。一般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称为 Serverless 服务。
第一、全托管服务。 意味着企业使用抽象的服务化接口,而不是直接面对底层资源,也就没有安装、配置、维护或者更新软硬件的负担。全托管服务通常也提供了内置的容错、安全、可观测能力,用户通常不需要再重新构建这些能力。
第二、自适应弹性。 意味着服务能够根据负载大小自动弹性伸缩,不但让系统能够支撑快速发展的业务,也大大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
第三、按实际用量付费。 意味着只需根据实际的执行时间、流量或调用次数付费,降低了成本。
因此 Serverless 服务核心价值在于尽可能消除客户非功能性代码开发,简化应用基础设施管理的工作,从而实现研发效率的飞跃。
上海慧游文化 CEO 宋杰亲历首届 Serverless Conf 现场,在他看来:Serverless 是一项非常颠覆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它和之前出现的所有技术创新都有本质区别,因为它牵涉到的核心问题是商业模式的改变。 “类似于机器语言到高级语言的飞跃,一下子就简化了做企业级应用的程序员要关心的问题,复杂度大大降低。”
Serverless 引领下一代应用结构
Serverless 服务契合了研发模式演进的趋势,过去十年,各大云厂商都在不断将产品体系 Serverless 化。
作为最早推进 Serverless 在中国落地的阿里云,Serverless 演进的过程,也是云计算的发展历程。阿里巴巴研究员、阿里云智能云原生应用平台负责人丁宇在分享中提到,阿里云是国内最早做云计算的企业,从 2009 年成立开始,第一阶段从资源和 IaaS 开始做起,在这个阶段,很多技术被开源并开始大规模流行,包括大数据、AI、中间件等微服务和应用层的技术。
从云的角度来看,这时候云厂商和开源具有非常好的协同关系,于是在云上出现了很多全托管的云产品。从企业客户角度来看,要确保应用在云上可靠、高效的运行,上云后的复杂度是非常高的,这时企业进入到想要更好用云的阶段,对于云的进化来讲,也开始向服务化的方式演进,也就是说,云开始从提供资源逐渐转变成提供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云逐渐走向 Serverless 服务形态,包括诞生诸如计算类、存储类、数据类、数据库类、大数据类甚至音视频类等 Serverless 的产品。
阿里云 Serverless 演进和实践
2017 年,阿里云推出 FaaS 产品函数计算 FC,这是一种以事件驱动为核心的全托管计算服务,用户只需编写代码并上传,函数计算就会自动准备好计算资源,以弹性、可靠的方式运行代码,并提供完整的可观测能力,大幅简化开发运维过程。第二年阿里云又推出了 Serverless 应用引擎 SAE,SAE 是业内首款面向应用的 Serverless PaaS 平台,屏蔽底层 IaaS 和 Kubernetes 的复杂度,提供了零代码改造、成本更优、效率更高的应用托管方案,帮用户实现单体 Web 应用、微服务应用以及定时任务的 Serverless 化。
同年领先业界推出 Serverless 容器服务 ASK,基于弹性容器实例 ECI(Elastic Container Instance),实现 1min 扩容 2000 个 pod,降低了 Kubernetes 使用门槛,让用户更专注应用程序,而非管理底层基础设施。
2020 年阿里云开源 Serverless Devs,成为业内首个支持主流 Serverless 服务/框架的云原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2022 年 9 月该项目正式进入 CNCF Sandbox,也成为业内首个入选的 Serverless 工具项目。
Serverless 将云计算的粒度变得很细,企业选择是否采用 Serverless 产品不是单纯的软件问题,Serverless 背后需要有足够大的计算机集群和产品体系能力,才能保证其弹性满足企业复杂的业务需求 。阿里云提供了从容器到应用等各个层次的 Serverless 产品组合,并且坚定的推进产品体系的全面 Serverless 化。
目前阿里云已有 20 余款核心产品实现了 Serverless 化,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日调用次数超过 200 亿次,有效支撑历年双 11 百万 QPS 洪峰,业务增速超过 300%,整体规模位居国内首位,经历超复杂场景的锤炼。Serverless 计算产品凝聚了阿里云在云原生领域的技术沉淀和最佳实践经验。
除了产品形态的改变之外,Serverless 同样带来了软件研发范式的改变。Serverless 云产品是模块化、可组合、高可用的,他们是构建应用的要素。通过 Serverless 计算组合多个云产品就可以快速构建应用。
Serverless 为基础,研发方式升级到组装式研发。组装式研发彻底颠覆了原有的软件研发方式,大幅提升研发效率,灵活应对业务挑战。根据权威机构调研统计,组装式研发相比传统模式,可为研发提效 50% 以上。
德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前端技术负责人刘晓伟对 Serverless 的降本提效效果表示肯定。他说:“过去一年我们在做前端的 Serverless 升级改造。从支出成本角度来讲降低很多;从服务角度来看的话,需要分为几个方面,单一应用切成 Serverless 改造成本有适当增加,但一旦改造完成,后续开发效率就会高很多。”
这就是 Serverless 带来的价值:真正让开发者回归业务本身,让企业做得更少而收获更多。
Serverless 推进中的困境与破局
对于目前的 Serverless 来说,价值已经不言自明,当然,在规模化落地的道路上,Serverless 也会遇到一些阻力。企业开发者在是否采用这一问题上仍有犹豫和顾虑,认同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落地之间存在一道无形的鸿沟。
丁宇认为:这就是一个技术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是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的。Serverless 规模化落地需要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已经到来。 当前企业及开发者拥抱云计算更加积极,云已经成了一个创新平台。同时,更多产品具备了云特性,如自适应弹性、免运维等。从 Serverless 本身来讲,因为它足够先进,不是简单地替代互联网分布式架构,而是对互联网分布式架构的升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变化。
由于处在不同的时期,企业会有自己不同的选择,随着 Serverless 技术发展得更成熟,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拥抱 Serverless,也许像互联网分布式架构一样成为主流架构还需要 5-10 年的时间,但是先行者往往是会拿到第一波红利的,这会让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目前,Java 语言仍占据国内后端开发主导地位,而 Java 语言的冷启动特性在函数计算上的并不友好。冷启动时长使得用户很难享受到 FC 毫秒计费,秒级扩容等特性带来的技术红利。
不久前 AWS 发布了消除冷启动的产品 SnapStart,使得冷启动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冷启动包含了系统冷启动和应用冷启动两个部分。对于系统冷启动,阿里云在硬件、MicroVM、操作系统、语言运行时等进行了全栈优化。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在系统冷启动阶段的性能指标业界领先。而应用冷启动和用户选择的语言以及程序逻辑本身有关系。比如 Java 类应用,启动时间通常远远高于 Node.js、Python、Go 等语言,阿里云内部一直在打磨这类技术,但实际应用会比较谨慎。因为 SnapStart 这类技术需要客户的应用程序对 SnapStart 进行适配,否则会出现程序正确性问题。今天 AWS 支持了这个技术,做了大量基础库、三方库的适配,虽然简化了客户的复杂度,但最终仍然需要客户自己保证正确性。因此阿里云提供了一些保证兼容性的方案,希望通过持续优化尽可能减少用户的适配负担。
目前,阿里云主要通过预留和闲置处理冷启动问题, 另外,今年云栖大会函数计算 FC 发布了 vCPU 和内存解绑的策略,客户可以更精细化管理资源配比,资源利用率再一次得到优化,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除此之外,厂商锁定(vendor lockin)也是阻碍 Serverless 规模化的一大困扰。对此,阿里云也有解法。
首先,阿里云已开源了 Serverless Devs,Serverless Devs 是一个开源开放的 Serverless 开发者平台,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链体系。得益于功能的可插拔特性,Serverless Devs 可以非常简单的支持不同云厂商的项目部署,或者一键部署到不同云平台。
其次, Serverless 架构的理念本身是重塑应用的研发模式,云平台提供完整的 Serverless 产品体系,云平台提供一整套 Serverless 化的 BaaS 以及提供更为标准化、流程化的桥接。而 FaaS 更细粒度的业务处理拆分可以让业务代码开发更加简单,进而让企业多云方式的构建更加简单。
最后,企业采用多云方式,也不代表所有的业务都要进行多云,平均地分布在各朵云上,很多时候是在差异化的能力上选择最好的云,只有选择最合适的云、深度用云才能真正发挥云厂商的优势,获得更好的云资源。综上所述,如何做无锁定,厂商开放规范,不做限制,海纳百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无厂商锁定。
Serverless 未来的畅想与规划
除了技术需要通关,思维的转变也是横亘在开发者面前的一道鸿沟。
Serverless 从技术创新走到应用再走到普及,对开发者而言最大挑战是系统设计模式和编码习惯的改变。
不少开发者对 Serverless 架构的学习都有疑问,到底是用原有开发范式还是需要学习新的范式?对于这个担忧,慧游文化 CEO 宋杰认为:“Serverless 会对传统开发模式和逻辑实现颠覆,对成熟的开发人员而言挑战可能更大,学习成本方面,对于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说,进入云原生世界,最大的障碍不是‘学习’,而是‘遗忘’。”
云原生技术打破了原有的限制,CPU、硬盘、内存没有大小限制。对于越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说,思维的转换就越是困难。“程序员要需要不断学习 Serverless,才能够克服固有的思维模式。希望阿里云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帮助大家实现思维定式的转换。”宋杰表示,这也是他对阿里云的期待。
除了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 Serverless 产品与方案,作为 Serverless 中国的先行者,阿里云将持续拥抱开源,为 Serverless 用户提供多样化、可选择、更灵活的方式,提升开发者的幸福感。
“未来阿里云整个产品体系都将 Serverless 化,产品和产品之间的集成更加细腻,由点及面,将整个链路串联起来,普惠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丁宇表示。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阿里巴巴云原生】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f90801301f237a50bd9117eec】。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