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七层模型

作者:初学者
  • 2022-11-09
    河北
  • 本文字数:1179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目录

七层模型

简介

起源

介绍分层: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简介:七层模型,亦称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它是一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起源:

看一下 OSI 的起源和出现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

OSI 的大部分设计工作实际上只是 Honeywell Information System 公司的一个小组完成的,小组的技术负责人是 Charlie Bachman。在 70 年代中期,这个小组主要是为了开发一些原型系统而成立的,主要关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70 年代中,为了支持数据库系统的访问,需要一个结构化的分布式通信系统体系结构。于是这个小组研究了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IBM 公司的 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ARPANET(Internet 的前身)的协议、以及为标准化的数据库正在研究中的一些表示服务(presentation services)的相关概念,在 1977 年提出了一个七层的体系结构模型,他们内部称之为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DSA)。

与此同时,1977 年英国标准化协会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议,为了定义分布处理之间的通信基础设施,需要一个标准的体系结构。结果,ISO 就开放系统互联(OSI)问题成立了一个专委会(TC 97, Subcomittee 16),指定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开发一个标准草案,在专委会第一次正式会议之前提交。Bachman 参加了 ANSI 早期的会议,并提交了他的七层模型,这个模型就成了提交 ISO 专委会的唯一的一份草案。

1978 年 3 月,在 ISO 的 OSI 专委会在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很快达成了共识,认为这个分层的体系结构能够满足开放式系统的大多数需求,而且具有可扩展的能力,能够满足新的需求。于是,1978 年发布了这个临时版本,1979 年稍作细化之后,成了最终的版本。所以,OSI 模型和 1977 年 DSA 模型基本相同。

介绍:

分层:

应用层 (Application):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Transport):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效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Network):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 (Link):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效验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 MAC 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初学者

关注

总以为清者自清 却忘了人言可畏 2022-11-03 加入

我是一名网络运维专业人员有两年经验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七层模型_网络_初学者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