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海外舆情监测中的“沉默大多数”:非活跃用户态度的挖掘方法

作者:沃观Wovision
  • 2025-08-20
    浙江
  • 本文字数:1703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海外舆情监测中的“沉默大多数”:非活跃用户态度的挖掘方法

在全球社交平台上,品牌舆情监测通常聚焦于“发声者”,那些评论、点赞、转发、发帖的活跃用户。然而,庞大的网络舆论场中,还有一类人长期保持沉默,他们阅读却不评论、消费内容但不发声、受影响却不表达。这部分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沉默大多数”(Silent Majority)。在海外市场,这类群体通常构成品牌消费者中的主体。尤其是在某些国家文化中,人们习惯“观看”而非“参与”;在语言不通、文化隔阂、平台规则复杂的环境下,很多人也选择保持低调。这种沉默并不等于中立或满意,他们可能只是缺乏表达意愿、表达能力,或者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做出决策。


如果企业仅依赖活跃声量数据作为唯一参考依据,就可能在战略上做出严重偏差。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借助技术、模型与行为洞察手段,破解“沉默大多数”的态度密码,实现海外舆情监测的完整闭环。


一、沉默大多数:品牌洞察中的“灰色地带”


1.人数多,却被忽视

在大多数海外社交平台上,内容创作者与评论者通常只占全体用户的 10%左右,而 90%的用户是“观看者”。他们浏览产品评价、关注争议事件、默默观察品牌表现,却不轻易表达意见。尤其是在 Amazon、Reddit、YouTube 等平台,大量用户“看评论不发评论”,却会因此影响购买或取关决策。

2.低活跃不等于无态度

“沉默”并不意味着“无情绪”。沉默用户依然受内容情绪、社群氛围、危机事件、话题导向的影响。例如,一起产品召回事件中,可能只有 5%的人在社交平台留言质疑,但高达 60%的沉默用户因此在平台中止了购买。这种“隐性决策”若无数据挖掘,企业将错失预警窗口。


二、如何识别“沉默大多数”:五大挖掘思路

1.行为数据分析:从“看”到“态度推测”

尽管沉默用户没有明确的评论或转发,但他们在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上会留下浏览轨迹、点击记录、跳出行为、停留时间等行为数据。借助 AI 行为分析模型,可将如下行为作为用户态度“弱信号”。例如,频繁查看某负面评价,但未购买;进入品牌账号主页后快速退出;


在同类竞品之间对比浏览但最终选择他牌;在品牌危机期间访问率下降但复购率上升(表明观望态度)。将这些行为数据与舆情事件时间轴对照,便可反向推测沉默用户的心理变化过程。

2.受众热词提取与关键词回溯

某些用户可能不会表达观点,但他们搜索词频、内容偏好、阅读文章标题偏好能透露出他们的关注重心。通过搜索引擎关键词趋势、品牌官网热词点击路径、品牌社媒帖子浏览量与互动数比例异常、视频热词字幕与观看完成率等技术手段可反向挖掘“沉默用户关注但未表达”的关键话题和潜在态度。


3.跨平台账户画像匹配与迁移建模

很多沉默用户在一个平台可能不发声,但在另一个平台可能有痕迹。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账号画像匹配与迁移建模,可在另一个平台找到发言痕迹。例如,用户在 YouTube 不评论,但可能会在 Reddit 匿名表达观点;在 Amazon 不写评论,但在 Google 给出评分;Facebook 点赞但从不留言,在 TikTok 却点赞某类吐槽视频。通过跨平台融合,可以更全面地拼接用户的真实情绪倾向。


4.社群氛围建模:以氛围判断沉默用户潜在态度

即使用户不表达情绪,但所在社群的氛围(评论倾向、KOL 观点、互动语境)也会深刻影响其立场。AI 舆情系统可对社群单位的整体情绪倾向建模,进而外推沉默用户可能受同类影响的概率。比如,某视频平台某个评论区中九成评论为负评,尽管某用户不留言,但长期停留浏览该话题,其情绪趋向被动或防御的概率将大幅上升。


三、“沉默舆情”的商业价值:不发声者决定市场走向

挖掘“沉默大多数”的意义在于,他们虽然不直接制造声量,却极大地影响品牌命运。通常来说,沉默用户的情绪偏好会影响内容选题与表达风格;很多产品痛点虽然并未被提及,但却是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品牌形象的真实落点不在评论中,而在于“是否购买、是否信任”。一个聪明的企业,应当不仅看到“说了什么”,还要识别“看了什么却没有说”。


在全球舆论生态日益复杂的今天,仅仅依赖发声者的表态,远远不能支撑一个品牌在海外做出全面判断。沉默,是另一种形式的表达;冷静,是另一种层次的态度;缺席,是一种更危险的表决方式。真正成熟的企业,早已把“发声”与“沉默”都纳入监测视野,让那些未被说出的意见、未被写下的态度、未被表达的担忧,也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回应。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5-07-04 加入

沃观(Wovision.ai)是一个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融媒体的智能一体化全球舆情监测与态势感知系统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海外舆情监测中的“沉默大多数”:非活跃用户态度的挖掘方法_舆情监测系统_沃观Wovision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