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数智焕新!用友 BIP 交出央国企价值替代新答卷

作者:用友BIP
  • 2025-07-11
    北京
  • 本文字数:3362 字

    阅读完需:约 11 分钟

来源:自主可控新鲜事

2026 年 6 月底前 ,省属国企要初步建成业财融合、安全可控的司库体系;至 2027 年末 ,所有央国企需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升级......站在验收倒计时的关键节点,央国企的替代路径和进展成为了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而在 DeepSeek 等大模型的火爆出圈和国资委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的多重影响下, 如何拥抱 AI、借助 AI 技术赋能业务场景,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国产化替代 ,成为当前深化落地阶段央国企用户面临的关键课题。

 

面对迫切的数智焕新需求,央国企用户正积极寻找一个从理性、长远视角出发且深谙其转型需求的黄金拍档。

 

01、央国企 AI 应用落地“外热内冷”,如何破局?

近年来,在全球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央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承担着 撬动经济新动能、筑牢信息安全基座、激活社会治理体系 的三重时代重压,而信创化升级和数智化焕新正成为其毋庸置疑的解题之钥。

在 “自主可控”加速深化的关键战略契机下,这一趋势愈加明显。不同的是, 在 “AI+专项行动”的指引下,央国企需要站在时代前沿,深刻认识 AI 技术的战略价值,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将其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 。但根据笔者的观察, 央国企实际的企业级 AI 规模化落地尚不如预期,反而呈现 “外热内冷” 的情况。

一方面 ,央国企作为各行各业最头部的企业,在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全流程,以及办公、管理、人力等各种环节,都在涌现出大量 AI 需求。相关报告显示, 2024 年,央国企是算力及大模型类项目的最大甲方,贡献一半市场规模。 但 “冷”的现状同样触目惊心 。麦肯锡权威数据显示, 仅 25% 的企业 AI 试点项目能成功规模化落地, 超六成 企业深陷技术与业务场景的割裂困境。

我们可以看到,央国企目前推动 AI 应用落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 一方面 , 推动 AI 从单点应用向系统赋能发展。 早期,大家更多基于单点应用,一点点进行 AI 化的改造,但随着大模型落地的持续深入,应用场景也从单点走向多元,不少央国企开始探索,形成一个统一的“大脑”,以实现降本增效、精准运营和风险管控。

 

另一方面,安全可控是刚需。 央国企用户一直重视底层安全和自主可控。如能源、电力央企承担着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使命,自主可控是其转型前提。在国资委相关文件的要求和指引下,信创升级成为近年来央国企数智焕新的一大主要需求,这一需求在 AI 应用落地过程中也同样重要。

目标明确,但到具体执行层面却阻碍重重。

自主可控新鲜事通过调研了解到,央国企在 AI 深度应用的落地过程中主要面临 “数据治理难、业务落地难、内生动力不足、投入产出失衡” 等多重挑战。

 

§   数据治理难: 央国企历史系统庞杂,数据分散于烟囱式系统中,如某能源集团 20 家子公司使用 15 种数据格式,导致数据整合需重构底层架构、难以有效支撑模型训练与智能决策。

§  AI 业务落地难: 央国企的业务(如电网调度、石油勘探)专业性强、流程复杂,像一张大网(如生产、财务、供应链高度联动),AI 技术难以深度嵌入,无法以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全域智能"的跃迁。

§  内生动力不足: 一方面懂 AI 技术又熟悉央国企行业场景的专家稀缺,无法实现对技术价值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央国企组织协同效率低,数据、算力分散在不同的子公司阻碍了资源整合。

§  投入产出失衡: 部分央国企用户缺乏清晰的 AI 路线图,或存在盲目投入、忽视场景适配性等情况,后期智慧升级往往面临高昂的算力成本。


因此, 面对国产替代和 AI 落地的重要任务,如何让 AI 应用超越单点应用真正渗透到业务场景的“毛细血管”中,最终支撑起央国企数智化焕新升级与信创化转型,成为业界共同面临的创新课题。

 

02、央国企价值替代深水突围,这么干

对症下药,方显珍贵。

回顾上文中提到的四大核心挑战,归根结底是智能应用与业务数据、业务流程的割裂。简单来说,外挂应用难以实时嵌入业务流程关键节点,业务数据需脱离业务场景进行洞察,企业数据资产、业务流程和实际决策之间无法形成完整的价值闭环。而这种割裂并非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源于传统建设模式的内在缺陷,导致了数据难以真正赋能业务、驱动智能。

因此,对于央国企来说,要想根治这一顽疾则 需要一个融合、智能、安全的 “原生一体化”数智底座 ,覆盖企业的全数据,明确业务数据的采集、治理、共享流程,深度洞察业务细节,真正做到打通数据壁垒,重构业务模式。

笔者在近日的交流中发现, 作为国产企业软件老大哥的用友,正沿着这一方向不断地向前探索。 2025 年初, “用友 BIP 企业 AI” 正式发布。其凭借 “流程+数据+AI 原生一体化” 数智能力及 “中国企业软件+中国大模型” 双轮引擎,成为了央国企数智焕新与信创替代的黄金拍档。

 


具体来看,用友 BIP 通过应用与平台、跨领域系统、集团上下级及产业链协同的原生一体化,不仅为央国企提供了开箱即用的 AI 能力调用,还针对细分场景,构建了覆盖财务、人力、采购、销售、生产等十大核心领域的智能体集群。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央企的业务布局广泛、有着众多分支机构, “研产供销服、人财物项协”的众多数据无法实时共享,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和联动,由此可能会带来 信息孤岛、沟通障碍、管理低效 等一系列问题。

而用友 BIP 原生一体化的价值恰恰在于解决这些问题:

一方面 允许集团总部 “一贯到底”地穿透所有层级,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多组织协同,解决集团型企业产业板块自成体系难以集中管理、数据层层加工难以实时监控等管理困境 。另一方面 ,突破数据架构和功能模块的掣肘,将 “研产供销服、人财物项协”全部构建在统一的平台、数据、技术架构和智能体系之上形成一个“数智大脑”,解决企业各部门间的协同问题。 此外 ,其突破了传统 ERP 组织内部管理的范畴,将采购和供应商能够凝聚在同一张网当中,做到了信息数据互通。这一点代表了一种敏捷生产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从短期看 ,这些专注企业管理的 “专科医生”能够帮助央国企解决了眼下的数智化痛点。 从长期看 ,通过重新定义企业级 AI 的工作范式,可以使央国企在效率、创新和市场响应速度上遥遥领先,达到“降本增效、精准运营、风险管控”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 用友 BIP 已适配全栈国产技术体系 ,具备全面替代国际 ERP 的能力,充分满足央国企的自主可控需求。

 

03、央国企数智焕新,他们打了个样

幸运的是,这个时代,也从不辜负好产品。

大量央国企的规模化部署与深度业务验证,正双重印证 “用友 BIP”在央国企这一轮数智焕新中带来的核心价值。

世界 500 强央企中国华电 ,基于用友 BIP 打造了“智能+”人才市场信息平台,部署智能数字员工“华电飞扬”,支持依据求职者需求推荐岗位。同时能够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智能简历评估及筛选、智能人才推荐。

 

近期, 鞍山钢铁与用友签约了 AI 大模型平台项目 ,通过 “用友 BIP”,鞍山钢铁构建起了“智能平台+大模型服务+场景应用”三层体系,在智能排产、质量管控、能效优化等场景中实现 AI 大模型的精准赋能。

还有一些央企通过用友 BIP 已经成功实现新一轮数智化升级过程中的国产替代。如 某装备制造央企 以用友 BIP 旗舰版产品构建了轻量 ERP 核心,在核心生产制造、供应链以及财务一体化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全栈自主可控 ;某物流集团 重组后在业务、组织架构、信息化、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复杂情况与挑战,他们选择了与用友携手。通过用友 BIP 一方面构建涵盖财务、人力、业务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应用平台,另一方面在未来规划中依托 YonGPT 对“AI+物流”进行重点突破。推动从底层大模型到上层应用的全链路国产化。

不仅如此,2025 年上半年, 中国中车数据管理体系升级、中煤矿建集团司库费控、招商局集团人力资源智慧系统建设、中盐股份渠道数智化营销平台、中油燃气集团多业务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平台、新疆中泰智慧司库 ……众多央国企项目都在用友 BIP 上生根发芽,加速数智焕新和转型。

 

结语

央国企的数智焕新与信创替代,是一场关乎效率、竞争力与安全的系统性工程。AI 作为关键驱动力,其价值已超越技术本身,正进化为锻造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脊梁。

市场实践表明,这一轮央国企数智焕新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 选择具备深厚企业 Know-How、强大的原生一体化能力、全栈国产化基因的合作伙伴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助力央国企跨越转型深水区,在数智浪潮中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用户头像

用友BIP

关注

用友商业创新平台 2021-08-03 加入

用友BIP采用新技术,按照云原生、元数据驱动、中台化和数用分离架构设计,涵盖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业务服务与数据服务等形态,集工具、能力和资源服务为一体,服务企业与产业商业创新的平台型、生态化的云服务群。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数智焕新!用友BIP交出央国企价值替代新答卷_用友BIP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