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Sora 给你带来的真实变化

作者:脑极体
  • 2024-03-18
    天津
  • 本文字数:4359 字

    阅读完需:约 14 分钟

距离 Sora 的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对它的讨论还在持续。讨论话题已经从 Sora 会不会取代人类、现实会不会不存在、中国能不能做出来类似模型,变成了“将来如何用 Sora 搞钱”“AIGC 赛道有没有机会创业”。

所以,在继《Sora 给中国 AI 带来的真实变化》后,我们想要多聊一个话题,就是 Sora 代表的新算法、新能力,将给对 AI 有好奇,也有一些忐忑的你,带来什么变化。


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们发现,现在规模庞大的讨论,都把这件事描绘得太复杂了,甚至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

但事实上,AIGC 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它的逻辑非常简单,效果显而易见。从芯片到算法,都有非常透明的信息机制,不存在巨大的信息差与行业内幕。

在我们看来,在今天过多聊 Sora,聊 AI 大模型没有过多意义。它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两个价值,一个是等着用,一个是把它做成应用给别人用。

以极低的门槛,开发 AIGC 原生应用,是 Sora 带给普通人最大的机会,没有之一。

“关于 AI 的讨论,我有四不听”

借用短视频上“我有四不吃”“我有四不做”的这种梗,关于 AI 大模型的讨论,咱们也可以有四不听。

在最初的热度之后,讨论 AI 大模型与个体的关系,一般是面向那些想用 AI 创业、赚钱,或者至少让 AI 成为自己一技之长的人。这类受众抱着希望了解 AI,利用 AI 的心态,所以总是希望听到一些“秘辛”,来给自己增强信息差。但有四种讨论,却是没什么必要听的。

第一种,卖课的我不听。

短视频上很多那种卖 AI 课程的老师,套路一般是上来一顿制造焦虑,告诉你再不学 AI 就晚了,就坏了,下一桶金就让情敌先赚了。你一着急,就报班交钱。但问题是,这些老师根本没有什么 AI 从业经验,没接触过 AI 项目,甚至根本都不知道 AI 这门技术怎么来的。听他们的讨论,本质上跟给成功学大师交钱没什么区别。


第二种,卖社群的我不听。

鄙视花钱买课的年轻人,更喜欢轻量化,分享化地加入一些 AI 社群,从这些社群里可以得到大量 AI 资源。这当然很好,也很实惠。但问题是平台和社群运营方,为了让社群持续运营,往往会不断把 AI 技术复杂化,抽象化。恨不得把简单的问题说得千丝万缕。同时喜欢搞资源轰炸,给你一堆学习资料,多到你根本不会打开它们。

了解 AI 就像对其他知识一样,切忌搞资源满足症。同时也要想想那些人天天说社群运营变现能力如何强,会不会是要把你的现金变到他的口袋里?

第三种,技术专家的我不听。

这句话说出来好像十分混蛋,技术专家的不听你想听谁?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普通人,乃至对于大多数 AI 开发者来说,过分底层的技术逻辑都是没有必要弄懂的。AI 大模型的泛化性,带来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极低门槛开发。如果不是研发从业者,真的没有必要去比较底层的技术。


第四种,行业大咖的我不听。

最近参加了不少 AI 大模型的研讨、峰会,让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台上的嘉宾们在鸡同鸭讲。原因在于,Sora 这类新的 AI 热点太新了,行业还没有真正接受。这种缺乏共识的情况下,大咖们往往会基于自己以往的业务、经验来进行判断。最后大多数变成了给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项目打广告。这种讨论看多了,不仅容易信息错落,还容易误把广告当真理。

这个也不听,那个也不听。到底应该听谁的?

其实问题在于,对于一个逻辑清晰,信息透明的事情来说,你大可以谁都不听,只相信自己。

准备好享受娱乐迭代了吗?

让我们回到 Sora 本身,它给世界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是颠覆某个行业,比如偷走影视特效人员的饭碗?是强化某种体验,比如让元宇宙具有更强的个性化能力?比如在工业数字化中应用,带来更好的工业数字孪生?

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但都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Sora 的出现,核心问题是让 AIGC 中的视频生成能力得到了加强,使得 AIGC 中视频生成这个难度最大的领域获得了突破。其所具备的多种技术特性,都可以让 AIGC 视频更好落地。比如通过采样灵活性的增强,Sora 可以适配更多样化的屏幕尺寸,解决了同一个模型适配不同屏幕比率,不同分辨率的问题。再比如 Sora 提供了更强的意图理解能力,让抓取用户诉求的 AIGC 更具可行性。


这些能力到底有什么用?简单来说,就是会让视觉娱乐更具个性化。

回顾人类的视觉娱乐历史,会发现有两条线贯穿始终,一个是个性化,一个是廉价化。

从舞台剧、电影、电视到 PC 视频、移动视频+直播,再到信息流+短视频。视觉娱乐这种最能消耗人类空余时间的方式,不断变得更加唾手可得,成本更加低廉。与此同时,视觉娱乐也用增加选择的方式来提升其个性化能力。

说白了,人类努力了数千年,就是希望能以更加高效、低价的方式看一场表演。

而 Sora 带来的 AIGC 视频能力,非常符合视觉娱乐发展的轨迹。AIGC 可以省略基本的演出者,让视觉娱乐成本进一步下降,甚至成本从表演者、服化道、视频编辑,直接变成了 AI 算力。同时,AIGC 视频会让视觉娱乐的个性化能力全面升级。用户可以直接下命令来生成视频,而不是让 AI 通过用户的划走、留下行为来进行行为抓取。

因此,Sora 的最终价值十分简单,它只会是视觉娱乐的升级。未来我们将可以命令 AI 来生成某种视频,或者让 AI 来猜测我们的喜好自动生成某类视频。颜值、演技、情节、观点,这些东西都将以非常廉价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定制。


在这种模式下,你将享受源源不断的视觉娱乐。游戏里的关卡,VR 里的场景,与你聊天的数字人主播,惊险刺激的短视频内容,都将来自 AIGC。其实,今天你所看到的信息流与视频,也大多数是 AI 推荐给你的。未来 AI 不仅会推荐,还会顺便把内容做了,所以其实也并不差很多。

如果你不想以 AI 为业,那么 Sora 的出现只能指向着未来的新娱乐体验。

我们不用做什么,等待就好。

准备好成为 AI 开发者了吗?

但是,如果并不只想当一名用户呢?如果觉得 AI 是个机会,想要做一番事业呢?

我们想做一件事,就必须知道这件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不是跟外界说得那么玄乎,以及具体开始时,要知道它的易点和难点都是什么。

当你看到 Sora 时,如果想到了自己能不能用 Sora 当底座,去做成一些事,去赚钱,那么恭喜你,这个念头至少已经帮你走对了第一个分岔路口。这个路口就是,我们究竟该惧怕被 AI 抢走饭碗,还是要把 AI 变成饭碗?


这几年是 AI 大模型的集中爆发期。每次出现新技术都会有媒体宣传它要抢饭碗,于是相关职业从业者和在校学生就会担心,接着就开始看这种反面意见,讲述 AI 其实很弱智云云,于是感觉似乎不那么焦虑了。直到新的技术又出现了……

如果一直处在这种循环里,那你可能确实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工作了。不是考虑它是否被 AI 取代,而是它的可取代性是不是太高了?至少到目前为止,需要专业性并且有市场需求的职业,绝对无法是 AI 以及其他所有数字化技术可以取代的。

反过来说,能够应用 AI 技术开发应用,这件事本身就是足够专业且有市场的。与其考虑被 AI 替代,不如考虑如何让 AI 为自己打工。

如果让自己成为 AI 开发者?这就需要对这份工作的优势与劣势具备认知。

首先来说说优势。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自己不是学 AI 的,甚至不是理科生,可能成为 AI 开发者吗?答案是可以。


AI 大模型具有极好的泛化性,这意味着它对于人类指令的认知能力全面提升。大模型正在催生超低代码与无代码开发成为可能。OpenAI 发力打造的 GPTs 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AI 大模型应用的开发门槛会持续降低,几近于无,然后开发者之间比拼的就将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创意与执行效率。

第二点,不少人会担心美国 AI 公司能力更强,而且这些算法在中国不能用。这个其实非常无所谓。中美之间没有绝对的 AI 技术鸿沟,一种被证明有效的 AI 算法,中国 AI 行业一定可以做出来,可能效果打折,可能有诸多兼容问题,但 AI 技术整体的路线是透明的。

第三点,有人会觉得小团队甚至个人开发者没有机会。毕竟缺乏技术功底,也没有资本加持。但要看到的是,世界各地正在涌现大量精致小巧,且非常火爆的 AI 应用。很多案例证明 AI 反而是小团队掀翻行业桌子的机会。


甚至说,在接下来的全球 AI 应用涌现期,只有你有足够的视野与敏锐度,是可以“借鉴”到很多优秀 AI 应用的。这种模式当然并不光彩,但客观上看从 PC 时代到移动时代,把出色“应用”借鉴过来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第四点,还有人会认为学习 AI,成为 AI 开发者太难了,没有门路,没有学习资源,于是去报课,去参加各种社群讨论。但这时很容易忽视一件事,就是国内各大厂商为了培养 AI 开发者,已经在过去很多年间打造了各种免费、系统且被验证过的学习路径与课程资源,大可不必被各种旁门左道的 AI 讲师忽悠。

当然,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AI 开发者,尤其是直指大模型原生应用的 AI 开发者,也会面临几个巨大的问题。


首先,找到一个特别好的点子,这件事依旧很难,甚至是需要巨大运气的。AI 技术将打破很多规则,在一片混沌中重新找到秩序,这件事可能拼的不仅是努力。

其次,Sora 这类大模型证明了一件事,就是 AI 算力将越来越紧俏,甚至全面进入稀缺时代,加上地缘层面的不确定性,AI 算力在可见的未来将越来越昂贵。如何应对算力成本,才是开发者需要头疼的问题。

此外,虽然目前 AI 原生应用一片蛮荒,大有可为,但势必会出现在某类应用走向成功后,巨头加入赛道导致洗牌。所以,AI 原生应用是一个跟巨头抢时间,用间隙期极速发展,尽快上岸的游戏。

AI 大模型,就像沙漠里突然涌出了一片泉水,有人想用它搞养殖,有人想用它开洗浴。大家都在想,但最先解渴的人肯定是先拿起水桶跑过去的那个。

大模型到应用,直线最短

最后,我想聊聊 AI 思维。AI 思维到底是个什么思维,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且随着技术本身的发展,相应的思维模式还在不断翻新。但有一点需要肯定,那就是 AI 思维肯定不是复刻思维。

目前阶段,中国科技产业对于 AI 大模型这轮技术热潮,还处在努力吸收消化当中。这个过程中,表现一种流量导向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为两种。一个是尽量复刻国外的创新,最多就想在复刻的时候多搞点花样,怎么去做一个“中国版的某某某”。这件事当然很对,有中国版的 Sora 十分重要,但假如有超过 100 个中国 Sora,那确实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另一种就是用现有的成绩去靠大模型热点,从而出现了 AI PC、AI 手机、AI 家电等产业趋势。


但这些对大模型的思考,都是立场先行,热点先行的。举个例子,大家都是什么 AI 火了就想复刻什么。但 AI 大模型+塑料分析这种场景非常有意义,却根本没人讨论。

这种时候,我们很容易忽视最简单的问题:大模型要有大模型的用法,它作为技术创新才有意义。

所以,想要让 Sora,让 AI 大模型对你有意义,就要摒弃外界的噪音,回归最简单的规律。从大模型能够做什么的基础问题开始思考,在这条直线上的就对,不在的就掀翻它。


我怀着巨大的信心,想要说出这么一件事:AI 大模型这场游戏的最后赢家,不是现在的某家大公司,某个大项目,而是某个不知名的你。

像在杭州民用房里讨论未来的马云,像不知道创业做什么的张一鸣。

不要管大厂有什么布局,不要管前辈有什么经验,不要管网上有哪些分析,只考虑基础设施、成本和可能性,以最短路径打破常规。

你与 AI 之间,直线最短。

Sora,乃至发展了 70 年的 AI 技术,就是在为你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一个以直线打破所有曲线的机会。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3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Sora给你带来的真实变化_AI_脑极体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