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ERP 实施上线其实很简单,找对方法是关键!

作者:积木链小链
  • 2025-07-11
    广东
  • 本文字数:2920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花了大价钱上系统,结果不是用不起来,就是用成了摆设,这钱砸水里了!”中国制造业里,ERP 实施就像一场充满挑战的闯关游戏,有人顺利通关,也有人卡在半路。

 

大中小企业使用数据“说话”

超 9 成的大型企业已经用上了 ERP,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充足的人才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把 ERP 系统用得风生水起,还能深度挖掘系统潜力,实现精细化管理。

中型企业只有 4 到 7 成在尝试 ERP。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专业指导,导致系统应用不均衡。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块用得不错,能实现财务数据的快速核算和报表生成;但在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模块却频频踩雷,数据无法互通,流程无法协同,最后只能 “选择性使用”,部分模块闲置在那 “吃灰”。

小型企业只有 1 到 3 成。资金有限,购买 ERP 软件、硬件设备以及后续的维护升级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技术也跟不上,缺乏专业的 IT 团队,从系统选型、实施到运维,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想上 ERP,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推进困难?这些“坑” 你踩了吗?

为啥 ERP 推进这么难?问题到底出在哪?总结起来,主要卡在两大方面。

基础管理:ERP 实施的 “地基”

流程乱糟糟:很多企业做事全凭习惯和经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采购流程全靠“感觉走”,没有明确的供应商评估标准、采购申请审批流程,采购人能随意选择供应商,导致采购成本高、质量没保障;生产流程也不固定,生产计划频繁变更,生产工艺没有标准化,生产进度难以把控。部门之间各干各的,交接时经常出岔子,像踢皮球一样来回甩锅。这样的流程,就像一团乱麻,ERP 系统根本无从下手,强行上线,只会越用越乱。

 

数据不靠谱:基础数据不完整,编码也乱七八糟,想找个信息比大海捞针还难。比如物料编码没有统一规则,同一种物料可能有多个编码,导致库存管理混乱;客户信息不全面,缺少关键的联系方式和交易历史,影响销售策略制定。业务数据更新不及时,错误一大堆,还没人把关检查。生产数据可能延迟录入,财务数据可能存在计算错误,没有严格的数据审核机制,错误的数据在系统中不断传递,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制度执行不给力:现有的管理制度和 ERP 系统对不上号,根本没法落地。很多企业在实施 ERP 时,没有对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遇到问题,还是靠领导拍板,制度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一点权威性。

实施过程管理:ERP 实施的 “方向盘”

团队搭配不合理:业务部门参与度低,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鸡同鸭讲,沟通困难。业务人员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但对技术实现不太了解;技术人员擅长系统开发和维护,但对业务逻辑不够熟悉。如果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就会导致系统设计与实际业务需求脱节。而且,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统筹全局,项目推进全靠随缘。

培训走过场:没有针对不同层级设计培训,老板不明白 ERP 能带来啥好处,员工也学不会怎么用。老板如果不了解 ERP 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就不会给予足够的支持;员工如果没有掌握系统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就无法正常使用系统。很多企业的培训只是简单地讲解一下系统功能,没有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进行演练,员工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员工是 ERP 系统的使用者,不会用,再好的系统也是白搭。

 

上线策略太激进:没评估系统承受能力。一些企业在实施 ERP 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系统的承载能力,一次性上线所有模块,导致系统运行缓慢,甚至崩溃。新旧系统切换太着急,没有过渡期,数据和业务衔接不上。新旧系统的数据格式、业务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转换,直接切换,会导致数据丢失、业务中断。



破解难题:这些大招请收好!

别灰心!虽然 ERP 实施困难重重,但只要找对方法,就能成功破局!

先把基础管理整顿好

优化业务流程: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所有业务,画出清晰的流程图,明确每个环节谁来做、怎么做,责任落实到人。从采购、生产、销售到财务、人力资源,每一个业务流程都要进行详细分析和优化。

比如,采购流程要明确供应商选择标准、采购申请审批权限和流程、采购合同签订规范等;生产流程要确定生产计划制定方法、生产任务分配规则、生产进度跟踪方式等。在优化流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部门之间的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流程的无缝衔接。

 

狠抓数据质量:统一数据标准和编码规则,让数据能“对话”。制定物料编码规则、客户编码规则、供应商编码规则等,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监控,定期检查纠错。建立数据质量考核机制,对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考核。给 ERP 系统输入 “干净” 的数据,它才能输出有价值的信息。

 

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制度,让它和 ERP 系统适配,能真正用起来。根据 ERP 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流程,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考核机制,干得好有奖励,干不好要惩罚,保证制度能执行下去。明确各部门在 ERP 实施和运行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 ERP 实施一路绿灯。

把实施管理做到位

组建靠谱的团队:成立跨部门小组,各个业务口都要有人参与,再设个专门的项目办公室。团队成员要包括企业高层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等。高层领导负责项目的决策和资源协调;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提供业务需求和流程优化建议;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开发、实施和维护;关键岗位员工负责实际操作和反馈问题。

 

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分模块、分阶段上线,稳扎稳打,不要贪多求快。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优先上线核心模块,如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核心模块稳定运行后,再逐步上线其他模块。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仔细核对数据,确保无缝切换。在并行运行期间,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差异和业务流程问题,保证新旧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业务连续性。慢慢来,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不同行业,专属攻略来了!

不同行业,ERP 实施的重点也不一样。

离散制造业

解决生产计划和物料供应不同步的问题。离散制造业产品结构复杂,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种零部件,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物料供应的及时性至关重要。要通过 ERP 系统实现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联动,根据生产计划自动计算物料需求,提前安排采购和生产,确保物料按时到位。

加强车间数据实时采集,生产进度、设备状态随时能掌握。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时采集车间的生产数据,如生产数量、生产时间、设备运行状态等。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 ERP 系统中,管理层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及时发现生产异常,调整生产计划。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生产计划。

流程制造业

建立能实时更新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变动心里有数。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连续,成本核算复杂,需要实时掌握成本变动情况。通过 ERP 系统,将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进行实时归集和核算,及时分析成本构成和变化趋势,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每一笔钱花在哪,都要清清楚楚。

优化配方管理和质量追溯,出了问题能快速定位原因。流程制造业产品生产需要严格遵循配方,产品质量追溯要求高。通过 ERP 系统对配方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正确的配方;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可追溯。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信任。

 

用户头像

分享好用的技术,平台等 2024-10-24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ERP实施上线其实很简单,找对方法是关键!_数字化转型_积木链小链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