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Web3 社交网络的另一种思路 - Oi! Network 解析

作者:股市老人
  • 2023-03-25
    上海
  • 本文字数:5203 字

    阅读完需:约 17 分钟

在评估 Oi! Network 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Oi! Network 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最终我们认为”它改变了社交网络的价值结构”。


这是 Oi! 的主要优势,基于却不依赖已有 Twitter 的账户体系,用户互动触发式的通证激励模型和无许可的任务发布系统,快速吸收 Twitter 用户形成网络效应的同时,将病毒式传播众包化,剪切推特广告价值链。但是 Oi!的成功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教育和共识建设,确保通证资产流动性,才能形成更加稳固的护城河。


投资最终都归为对人性的理解和洞察,Oi!的运营模式让我想起了 Sushi 对 Uniswap,Blur 对 Opensea 的奇袭。我看到了对受众人群和需求的深刻理解,也看到了它在颠覆社交已有范式的可行性上的潜力。


本文将从对 Oi! Network 项目进行介绍,讨论其目的愿景、解决方案以及经济模型,最后谈一谈该项目的机遇与挑战。


一. 了解 Oi! Network


Oi! Network 号称是一个“社交任务”APP 或者”社交媒体的任务与激励层“,团队由乌克兰开发者 Alex Hrankin 创立。Alex 曾就职于全球知名公司麦肯锡咨询的战略咨询部门和欧洲著名软件公司 Ciklum 的战略部门。在 Web3 中也曾在 Animoca Brands 投资的 NFTFi 项目 VeraNFT 中负责生态关系。2022 年俄乌战争爆发后,Alex 辗转至法国巴黎,并组建 Oi! Network。Oi!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形成”去中心化,自主传播真相”网络的方式,阻击强权暴政带来的虚假信息战(主要指类似俄乌战争中出现的社交媒体资讯战)。而后项目愿景延伸到了通过建立去中心化的任务网络,让用户通过各种创造价值的行为,如自主传播讯息,来获得奖励,通过经济方式唤醒用户对于数据自主权的意识,为实现“网络国家”理念铺路。


传统社交媒体传播业务模型的问题


在类似推特这样的“公共广场”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仰赖于关键的发起节点。这样的节点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引起其他用户的链式分享从而造成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推特信息传播离不开两种方式:广告和 KOL。然而用过推特的厂商都知道,推特广告使用极为繁琐,撇开 Web3,即使是传统的电商或者游戏公司,只要是在美国之外,都经常遇到审核不通过、无法缴费的问题,只能求助于中介(俗称“出海服务”)。这样的方式费用高昂且耗时,且整个流程都围绕着中心化审查。而 KOL 营销虽然门槛低,但是往往难以提前衡量其流量效果,并据此来支付费用。同时,许多新兴国家的 KOL 由于外汇限制或本国缺乏银行设施,无法参与到流量推广工作中来。


Oi! Network 的解决方案


Oi! Network 采取了一种类似于互联网中众包的形式:任何人都可以以“广告主”的角色,将任何推特文章内容发布为任务。而任何推特用户通过 Oi! Network,则可以通过完成点赞、转发、评论等任务,再根据自身的账号价值和其他辅助参数,获得相应奖励。账号价值由用户推特粉丝数、注册时长、最近内容互动数决定,总的来说就是,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你是大 V 你的奖励就会远大于普通小白。



这样的模型,使得 Oi! Network 可以同时捕获从大 V 到小白不同等级的用户。无许可的任务发布方式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尤其是对于哪些无法使用推特广告系统的行业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所有推特用户的奖励基于账号价值和互动触发,提高了作恶成本同时降低了流量溢价。最后,所有用户最终通过 $MOM 通证的形式获取奖励,其无国界的形式解决了银行支付渠道的限制问题。


另外,如何知晓用户是否真的完成了传播任务呢?以往在 KOL 行业中,常常存在收费发帖而后快速删帖,甚至是小号发帖的方式,造成广告主受损。Oi!的解决方案是引入第二个角色 - 验证者。验证者无需考虑自身粉丝数,只需要通过质押获得验证权限。每天被完成的传播任务会被随机分发给验证者用户,用户通过在推特检查相关互动内容是否留存,对任务做出判断。同一个验证任务,如果多数验证者做出“丢失”判断,那么传播任务的完成者将无法获得奖励,甚至被罚。而多数验证者则可以获得验证奖励。连续成为少数验证者的用户则同样无法获得验证奖励,甚至被罚。这其中采用了博弈论原理,验证者无法得知其他验证者的答案,因此只能倾向于如实作答而非形成共谋。



Oi! Network 的通证激励体系


与早先的 StepN 一样,Oi! Network 同样提供基于 X-to-Earn 的通证激励体系。尽管如此,Oi!的设计与前人如跑步赚钱、游戏赚钱等有较大的区别,这个稍后我们会提到。

Oi! Network 采用积分+通证的通证经济学模型,用户在完成任务后,会首先获得 XP 积分奖励,再由积分转换为 $MOM 通证。这有别于以往 Axie Infinity 等项目中采用的双币模型,对于流动性的要求低,同时在通证经济政策中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先前一度挑战 Opensea 地位的 NFT 交易平台 Blur 已经采用过相同的策略用于流动性激励活动,并证实这是一种有效的设计。


XP 与 $MOM 之间存在 1:1 的关系。$MOM 总量为 200 亿,并分为三个部分:任务奖励(94.4%), 公开发行 (0.6%), 生态(5%)。这也意味着如果生态是通过 DAO 治理方式解锁,那么前期唯一的流通只来自公开发行和任务奖励。目前每日任务奖励为社交任务 400 万 $MOM,验证任务 100 万 $MOM,且经济模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评估。除了作为激励之外,$MOM 的主要用途为:

1. 用于任务排名竞价:Oi!的传播任务采用了类似谷歌竞价的逻辑,广告主发任务可以用 $MOM 添加奖池,而任务也根据奖池大小依次排列,排名前十的任务完成可以获得奖励加成。虽然奖池没有强制数量,但是由于每个用户一天只能完成 10 个传播任务,因此如果一个任务想要获得流量,实际上必须挤进前十。而奖池的 Oi!也并不是直接奖励给完成该人物的用户,而是成为 Oi!的协议收入。


2. 质押:影响一个用户在 Oi!的奖励分配的主要因素,除了之前介绍的社交账号价值,同时还有:

- 质押 $MOM。通过活期或定期质押,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推特账号价值铸造成 SBT(灵魂绑定通证)上链,获得热功率,并在未来解锁 Oi!体系以外的其他采用该 SBT 的项目带来的福利。

- 质押本身将带来质押功率,锁定质押 $MOM 还能额外铸造水晶 NFT 获得 Buff 加成。- 解锁验证任务当然,Oi!质押体系也存在被判定作恶会导致惩罚质押通证的情况,类似其他 POS 类型币如 FIL 或者 ETH


3. SBT 升级:SBT 铸造时仅能记录当时用户社交账户价值。如果未来社交账户增值(比如成为了 KOL),那么就需要消耗 $MOM 来重新铸造 SBT 以升级


Oi! Network 项目进展


3 月中 Oi! Network 进入 Beta 测试阶段,部署于 Polygon 测试网。目前已完成 Google Playstore, 苹果 Testflight 上架。目前链上交互数超过 80000,传播数近 40000。根据官方之前公布数据测算,用户数应在 5-6 万左右。在两周时间内,这个数据对于一个手机端的应用产品已经相当不错。目前 BSC 或 Polygon 链上排名前列的游戏用户数一般在 10 万以内。


二. Oi!的机遇


Polygon 社交应用的强预期 Polygon 目前已经被公认为唯一一个非金融为主的公链。其中以 AAVE 创始人 Stani Kulechov 创建的 Lens Protocol 生态的发展为 Polygon 上社交类应用带来了很高的参与度和预期值。同样作为泛社交类型的产品,Oi! Network 有机会接入 Lens 生态并共享 Lens 的十万核心 Web3 社交用户流量池,以及吸引 Polygon 上潜在的更多非金融类用户。独特的竞争和技术优势从赛道来说,Oi!似乎属于广义的任务平台赛道,但事实上他与该赛道产品却有着极大的不同:- 业务逻辑不同:首先如 Galxe 或者 Quest3 等 Web3 任务平台,主要任务是帮助项目方通过任务的形式拉用户,即平台的用户就是项目方的用户。然而,任务类型往往是链上任务,受众局限于 Web3 圈内,破圈获取更多新用户难度大。各个平台同质化严重,护城河低。而 Oi!的逻辑更像是 B2B2 小 B,广告主发布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参与的社交用户的传播技能,目的是给内容带流量。这相当于人人都是 KOL,且任务逻辑简单,账户体系基于推特,即使对于没有接触过 Web3 的用户,一样可以以网赚的逻辑去理解。


- 激励与增长逻辑不同

任务平台因为其产品特性,最重要的竞争力在于是否能争取到强势项目方的独家任务投放,比如 Arbitrum 的奥德赛之于 Galxe,因为大多数的任务都并没有让用户真正获利的可能,更多只是给你个象征性的 OAT 做个参与留念。这考验的是每家平台的商务能力和资源。每个平台用户完成的任务主要是交互,一视同仁,并不会考虑每个用户社交影响力这些跟平台或者投放项目方增长直接相关的方面。因此行业竞争非常内卷。而 Oi!本质上是基于社交影响力的策展网络,本着“好内容大家一起传播”的原则,用户是根据其包括社交影响力在内的社交资产,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获取基于通证经济学的奖励。因此投放项目方的水平并不影响用户的参与热情,并且减少了其他任务平台大量的羊毛党。在这一点上它也不同于同样采用通证激励的前辈如 StepN。Oi! Network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防作弊,同时由于病毒式广告众包本身就是付费服务场景,因此天生具有与业务路径相关的正外部性,可以避免如 Axie 或 StepN 那样后期过高通胀的现象。并且,这里存在一个增长飞轮:做任务获得 $MOM - 用 $MOM 发布任务提高自己的粉丝和互动数 - 成为 KOL,影响力提高,奖励提高 - 因为有更多 KOL,所以更多项目投放。这样的增长飞轮可以带动 $MOM 不断地被消耗和质押,从而在增加 Oi! 协议收入的同时,提高 $MOM 的价值。在测试网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项目方,许多用户也参与到发任务的行列中,短时间粉丝数增长过万。


- 技术逻辑不同

几乎所有任务平台也都会有推特任务模块,而这些模块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推特的 API。通过调用 API,用户的推特账号可以完成各种操作。然而,今年 2 月新入主推特的马斯克突然宣布将取消免费 API 并封杀基于 API 的第三方客户端产品,目的是为了杜绝第三方应用分流推特流量。此举不但导致大量 Twitter 定制化客户端产品停运,同时波及包括 Galxe,Quest3 等在内的任务分发平台,此后频繁遭遇限流、故障等问题。而 Oi!采用的是低 API 的技术路径,仅调用读取账号的低敏感度 API(即推特登陆,如被禁止使用的话意味着推特完全禁用了自己的 API,可能性极低)。而传播任务、验证任务均采用无 API 的方式,在几乎不影响用户流畅体验的情况下,让用户的推特帐户远程完成操作。目前仅有 Mask Network 采用类似设计,但 Mask Network 更接近于一个纯社交产品,因此与 Oi!无竞争关系



三、Oi!的挑战


业务深度不足


Oi!是“把一个场景做精”类型产品的代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提出了可行的推特这一 Web3 社交主战场的价值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然而随着 QuestN 等任务平台任务模板越来越多的范围越来越广的情况下,Oi!的专精可能反而成为 Web3 项目方投放时的短板。Oi! 用通证经济学和任务结构化解决了“传播”这一问题,然而并没有对“如何链上精准定位用户“这一问题提出足够的解答。而在越来越多大型项目方通过链上活动冷启动的今天,这一问题显然正在逐渐变得更为重要。如果出现一个同样基于已有互联网账户结构或体验的任务型产品出现在手机端,推出更多的平台兼容功能,那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又一次 Uniswap 与 Sushiswap 竞争的血腥场景。目前 Oi!的特性尚不足以形成很深的护城河,Oi!团队需要进一步的推出更多的产品特性弥补这一不足,防止吸血鬼攻击这一潜在雷点。


空投预期是否能与主网经济模型衔接 Oi! Beta 测试存在有参与的空投预期,而 Beta 迟早会结束。进入主网阶段时,Oi!能否留存住测试网期间的种子用户,其设计能否足够吸引足够用户参与其经济体系,将会是一个挑战。通证补贴持续性问题所有 X-to-Earn 类型的项目通证经济学实质都可以视为一种对于早期用户的补贴。这种补贴是很好的冷启动策略。但是持续过高的通证补贴又会对二级市场造成压力。目前的通证经济学设计中尚未提出明确的通胀限制性方案,不过在官方的百科中有提到每季度将进行通证经济学重审,这可能是为了及时的方案调整留出空间。如果 Oi!能根据其协议收入增长状况及时调整补贴产出以及方式,将更多的收益分给长期持有者,那么 Oi!将会有更可持续性的发展。

四、围绕 Oi!的潜在投资机会有哪些


通证投资 Oi!总量中有 0.6%的通证将通过”Fusion IDO”的方式进行公开发行。其余通证除了生态部分全部通过任务形式产出。参与需考虑当时的市场情绪和宏观面情况工会参与 Oi!潜在拥有类似游戏工会式的参与方式,即操作多个账号完成任务,或雇佣帮手操作分润等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工会打金不同于游戏打金,涉及 Oi!和推特两个层面上的运营操作,需要同时进行。且根据测试网经验,收益结算方式是根据账号综合影响力在全网占比,因此每个账号都可能需要进行通证质押以获得理想收益。

五、项目合作与生态 Oi!目前部署于 Polygon,与包括 Polygon 在内的众多 EVM 生态项目有合作任务投放关系,如 KlimaDAO、Twittrscan、BoringDAO、MarkerDAO、SaaSGo、Apeiron、MVM 等。同时 Oi!似乎也不受其部署公链的限制,正在准备跨链部署,并与非 EVM 生态项目如 SUI/APTOS 去中心化交易所 Cetus、甚至中心化交易所 BTCEX 达成合作。

生态方面,Oi! Network 获得了 Aptos 基金会 Grant 奖金,并在其投票比赛中位列社区捐款前三。


结语


Oi! Network 是泛社交赛道中为数不多能够真正解决行业现有痛点的项目,团队也有较强的项目交付能力和生态建设能力,相信他们会为期待已久的去中心化社交带来一些新意。

用户头像

股市老人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1-06-18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Web3社交网络的另一种思路 - Oi! Network解析_股市老人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