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12 位效能专家联合打造的《研发效能 100 问》为你解答疑惑| 附下载


近年来,研发效能度量是一个热点话题。在行业里几乎每家公司的高层都在关注如何有效度量研发效能,合理提升效率、项目质量,降低成本。尽管这些公司来自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汽车行业等各行各业,且业务不同、软件研发模式不同,但是都有着相同的诉求,就是希望通过建立研发效能度量体系,来系统化提升研发效能。
但是涉及到如何将研发效能落地,每个公司和团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的难题关乎如何有效度量研发效能,有的涉及度量的成本投入与价值,有的则是关于如何推行研发效能度量。例如你可能就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在一个研发团队中,业务开发和效能度量应该按多少比例投入?
如何衡量研发效能度量的价值?
研发效能改进,应该由谁来推动?管理层还是项目经理?
研发效能第一次建立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研发效能如何与项目绩效、个人绩效完美的关联起来?
研发效能度量怎么兼顾改变研发效能的同时提高开发的满意度?
如何分析效能是否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
在这种背景下,系统化的知识沉淀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先行者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探索出最佳实践,积累下来的方法和思考,都是行业最宝贵的财富,对不同垂直行业的公司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思码逸总结了目前看到、听到的业界朋友们问的最多的 100 个问题,由张乐老师作为出品人,集结来自腾讯、字节跳动、自如、贝壳、微众银行、有赞、知乎、戴尔中国、思码逸等 12 位研发效能专家,结合自身研发效能度量方法与落地实践经验,解答研发效能领域 Top 100 高频问题。希望能在你构建研发效能体系的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帮你扫清知识盲点,理清思路,发现到更多解决问题的角度和维度,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现在,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下载。

(扫码立刻下载)

《研发效能 100》将分为上、下册进行发布,本次发布的是上册,其中包含了三大章节 ,研发效能领域 50 个高频问题,详细的知识点包括:



效能专家联袂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