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化管理,对企业价值几何?
看完本文,你会弄懂 3 个点:什么是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未来趋势,以及数字化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好处与价值?
前言:
推进“数字化管理”是很多企业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而要做到数字化管理,首先我们要从技术实现、管理保障、过程管理几个方面统筹考虑,体系化、全局化开展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很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大力倡导数字经济,主动拥抱数字技术,加速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加快向数字化和数智化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打通核心数据链条,基于数据的广泛汇聚、集成优化和价值挖掘,优化、创新乃至重构企业战略决策、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业务活动,构建数据驱动型高效运营管理模式的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资源、环境、成本等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众多行业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企业单纯以生产技术或业务导向来提高规模化效率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迫切需要变革企业模式,加快建立以创新和高质量为核心提高多样化发展效率的新发展模式,提升创新发展、柔性发展和抗风险能力。
二、数字化管理的趋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在顶层设计上做出了系列统筹部署,为各行业企业开展数字化管理指明了政策方向。
● 2015 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我国的数字化发展正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 2016 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数字中国建设卓有成效”作为“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我国逐步迈入数字化时代,智能制造、数字金融、数字政府、智能交通等数字化应用全面开花,加速数字中国建设,大力开发信息化的发展潜力。
● 2017 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 5G 网络建设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数字经济人才供给能力。加快数字产业发展,支持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服务、数字娱乐、数字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加强数字安全保障,完善数字安全体系,保障数字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等。
● 2020 年 9 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探索建设敏捷化的新型数字化组织,推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组织与管理变革,统筹构建数字化新型能力。
● 2023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引起讨论热潮。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是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手段,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构建数字经济体系和数字社会体系是政策措施的重点内容。
三、数字化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什么价值?
新一轮数字革命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推进数字化管理是企业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
第一,开展数字化管理可有效盘活企业数据要素资产。
当前,企业数据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庞大的数据正在成为企业发展新的生产要素。推进数字化管理可促进打通企业数据流通共享的“堵点”“难点”“痛点”,盘活技术、装备、系统、流程、组织的各类数据资源,提升数据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数据流、物流、资金流的协同水平,激发数据在支撑决策、驱动运营、优化创新方面的作用。
第二,开展数字化管理可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企业新型能力体系。
顺应数字时代供需关系从生产主导加快转向消费主导,市场环境从相对稳定转向不确定性显著增强,通过数字化管理,开展大数据精细化运营,及时洞察市场及客户需求,快速进行数字化定制研发、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等,持续提升研发生产一体化、在线和异地协同研发等新型能力,进而提升发展的柔性和韧性。
第三,开展数字化管理是企业突破固有模式、孕育新机会、开创新局面、培育新增长点的强大引擎。
企业在持续推进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依托打造形成的新型能力体系,加快发展催生出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产业链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第四,数字化管理提升企业行动的一致性,促进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推进数字化管理,自上而下的目标将更加清晰明确,企业资源的整合也将更加合理有效,企业中各部门、各成员的行动也能更加协调。通过数字化,可消减时间和空间对管理要素的限制,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也将得到提高,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得以凸显,企业全局掌控能力将得到提高。
第五,推进数字化管理是企业提升疫情等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有效路径。
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众多企业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办公和服务、协同研发、柔性转产等业务,有序管控人员和应对疫情,有效提高防疫水平和经营效率。
四、数字化管理企业实践案例
当前,众多央国企及大型民营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工作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发展成为核心企业提升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核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数字化管理服务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家电网
● 2020 年以来,国家电网在数字新基建领域投入 247 亿元,全面部署电网数字化平台、电力物联网、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等 10 项重点任务,还与 41 家互联网相关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国家电网运营着国内规模最大的能源电商平台和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
此外,作为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主要从事宁夏境内电网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营,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数字化升级建设中,存在大量“小、散、碎”的数字化/信息化需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再通过引入织信低代码开发平台后,有效解决了目前遇到的难题,提升了整体的研发效率。
吉利汽车
吉利集团自从 1997 年进入汽车领域开始,逐步经历了业务初创阶段、战略转型阶段和业务成熟并开始全球化阶段。自从 2010 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汽车不断创新,近年来也是连创佳绩。
由此可以看出,吉利汽车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多年来投入数十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数字化建设工作一直都是作为公司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开展,数字化的能力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吉利的数字化历程与公司的发展历程相一致,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 “1.0 阶段”信息系统的建立及规范化(IT):
早期,吉利刚进入汽车行业,业务形态不成熟,公司内部没有太多规则,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打基础,部署的系统相对比较零散,亟待引入规范化管理体系,所以早在 2002 年,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极富远见地推动实施 ERP 系统,从而把信息化定位在了与国际水平看齐的高标准上,2004 年开始通过流程再造和全面信息化,把信息化建设在第一个阶段推向高潮,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基础框架。
2) “2.0 阶段”系统整合和业务流程自动化(ERP):
中期,吉利发展比较快,业务模式逐步成型,公司在 2007 年开始业务的战略转型,也把信息化建设推进到第二个阶段,通过系统的深化运用,加上引入 MES、PLM、DMS、CPC、质量管理等专业化业务应用系统,提升了业务的管理和运营能力,研发、物流、制造、财务等专业化信息系统初步“发育”起来并达到一定程度的集成,使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定水平,为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3.0 阶段”协同创新和数字化转型(Digitalization):
伴随汽车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以及国际资源整合(2010 年收购沃尔沃)的需要,企业在品牌、产品、市场、人员等资源的协同互联需求越来越高,而系统、数据、架构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如何有效支撑全球业务的高效能运作、支持产品研发高效开展、支持产品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品品质提升、支持市场快速响应和适应数字化消费群体的新型营销模式的开展,成为了 IT 组织的首要目标与挑战。
信息化不再只是构建几个系统,而是集团全局连成一体、打通数据资源、激发组织活力、对市场敏捷反应,信息化必须在整个企业层面构建起高效协调的数字网络和运营体系,支持企业层面的各种资源整合的综合效能的呈现,由此,具有互联基因的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的引入,成为信息化 3.0 时期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2021 年,基于吉利与低代码平台合作的全新可视化模式构建信息化系统,期望以此来解决内部的降本增效。经过此前多年的数字化实践,吉利内部需要有大量的技术人员来满足各事业部门的日常数字化需求。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吉利通过采用织信低代码平台,开发周期平均缩短 61%,人力投入减少 47%,解决了开发需求常年堆积的难题。
通过织信平台的引入,吉利 IT 部门抓住机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全新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吉利全新数字化系统平台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把客户全方位地融合到企业的业务生态圈中来,使企业能够与市场和客户实时互动,不仅把产品和服务及时提供给消费者,同时把他们的需求、想法、偏好及时传递到企业内部各个业务体系,从而更精准高效地引导产品开发、制造和销售,利用“数据闭环”驱动转型销售模式、服务模式、产品使用模式等。从工业时代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以用户为中心”,消费者、经销商、供应链、工厂组成的数据链条每时每刻都在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并带来业务管理和运营的深刻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