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高手之路 25——深入解析事务管理的切面本质

1. 事务管理的切面本质
事务管理在Spring中的实现依赖于AOP,而AOP主要通过代理机制来实现。具体而言,AOP通过代理对象拦截对目标方法的调用,并在方法调用前后插入事务管理逻辑。拦截器机制是AOP实现的一部分,用于定义具体的增强逻辑。
Spring能够通过AOP将事务管理逻辑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切面应用于所有标注了 @Transactional 的方法。代理对象会拦截对这些方法的调用,并在方法执行前后插入事务管理逻辑。
在事务管理中,拦截器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Spring使用 TransactionInterceptor 拦截器来处理事务逻辑。TransactionInterceptor 在方法调用之前开启事务,在方法执行过程中进行事务管理,并在方法调用结束后根据执行结果提交或回滚事务。这种机制确保了事务管理逻辑与业务逻辑的解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2. 用 AOP 手动实现 @Transactional 基本功能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到@Transactional本质就是AOP,我们自行实现一个@MyTransactional 注解,来简单模拟@Transactional的功能。
我这里为了演示API的使用,在代码演示的时候会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为READ_COMMITTED,设置事务的传播行为为REQUIRES_NEW
全部代码如下:
数据库表创建
首先,创建 test 表:
配置数据源、
MyBatis和事务管理器
创建
Mapper接口和XML映射文件
这里TestMapper.java和TestMapper.xml定义了数据库操作方法。
TestMapper.java:
TestMapper.xml:
创建模型类
Test.java定义了数据表对应的实体类。
Test.java:
创建自定义事务注解
MyTransactional.java:
创建事务管理切面
TransactionAspect.java:
创建
Service层
TestService.java:
Main方法
创建一个 Main 方法来启动 Spring 应用程序并执行测试逻辑:
MainApp.java:
执行结果如下:
注意:使用 DefaultTransactionDefinition 来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和传播行为时,这些设置是针对当前事务的,而不是针对整个数据库会话的。具体来说,事务的隔离级别和传播行为是在事务管理器(例如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控制的事务范围内有效。
当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为 READ_COMMITTED 时,实际上是针对当前事务的连接设置的。这意味着在当前事务的生命周期内(从事务开始到提交或回滚),该隔离级别是有效的。一旦事务结束,连接的隔离级别会被重置为默认值。
在 JDBC 和 Spring 框架中,事务的隔离级别通常用整数来表示。以下是这些隔离级别及其对应的整数值: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DEFAULT (0): 默认隔离级别,这个值依赖于底层数据库的默认设置。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UNCOMMITTED (1): 读未提交。这是最低的隔离级别,允许读取未提交的数据,可能会导致脏读。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AD_COMMITTED (2): 读已提交。只允许读取已提交的数据,可以防止脏读。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REPEATABLE_READ (4): 可重复读。保证在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相同数据的结果是一致的,防止不可重复读。
TransactionDefinition.ISOLATION_SERIALIZABLE (8): 串行化。这是最高的隔离级别,确保事务完全串行化执行,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但性能较低。
3.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的设计
从上面可以看到,提交事务和回滚事务都是由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对象操作的。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是做什么的?
在日常开发中,虽然我们通常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来管理事务,但实际上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在后台起着关键作用。Spring的事务管理是通过代理机制和AOP(面向切面编程)来实现的,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使用的核心组件。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接口定义了以下主要方法:
1. getTransaction(TransactionDefinition definition):
这是用于开始一个新的事务或返回当前事务的句柄的方法。它根据传入的
TransactionDefinition(事务定义)参数来决定是否需要开启一个新事务,或者参与一个现有的事务。比如,若是REQUIRES_NEW,代表如果没有事务存在,它会创建一个新的事务。TransactionDefinition参数包括事务的传播行为、隔离级别、超时时间和是否只读等属性。
句柄(
handle)在编程中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一种引用或者标识符,也可以理解为指针。用来间接地访问某个资源或对象。句柄的目的是简化和抽象资源管理,不需要直接操作底层资源,只需要通过句柄来进行操作。Spring事务管理中,句柄用来表示事务的状态和上下文。这个句柄并不是实际的事务对象,而是对事务的一种引用或标识,使得Spring框架可以管理事务的生命周期。现实生活中的类比图书馆借书卡:
在图书馆中,你有一张借书卡,这张借书卡上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借书卡相当于一个句柄,它并不直接代表你借的书,而是代表在图书馆的借书权限和记录。
当你想借书或还书时,只需要出示这张借书卡,图书馆的系统会通过借书卡的编号找到你的借书记录,完成借书或还书操作。
在编程中,句柄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借书卡的编号,通过句柄可以间接地操作或访问实际的资源。
2. commit(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提交给定的事务,
TransactionStatus包含了事务的具体信息。如果事务被成功提交,则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改将被保存。
3. rollback(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回滚给定的事务,
TransactionStatus包含了事务的具体信息。如果事务被回滚,则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改将被撤销。
4. 事务拦截器 TransactionInterceptor
在Spring中,事务拦截器是通过AOP(面向切面编程)机制实现的。事务拦截器会拦截标注了@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调用,并在方法执行前后管理事务。
事务管理的启用
在Spring应用中,事务管理通常通过@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注解启用,这会注册必要的基础设施来处理事务。
事务拦截器的配置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会配置一个事务顾问(advisor)和一个事务拦截器(interceptor)。这些组件在Spring容器启动时被注册。
关键类和接口
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Selector:负责选择启用事务管理所需的配置类。
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具体配置类,负责注册事务管理相关的
bean。TransactionInterceptor:事务拦截器,实际负责事务管理的逻辑。
TransactionInterceptor 的工作原理
TransactionInterceptor是Spring事务管理的核心组件之一,它实现了MethodInterceptor接口,通过AOP拦截标注了@Transactional的方法,并在方法执行前后进行事务管理。
TransactionInterceptor 的源码位置
TransactionInterceptor类位于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包中。以下是其关键部分的简化代码和解释。
时序图如下:
过程描述
客户端调用目标方法:
客户端发起对目标方法的调用。
这一调用被
TransactionInterceptor拦截。
获取事务属性:
TransactionInterceptor通过TransactionAttributeSource获取目标方法的事务属性。事务属性包括事务的传播行为、隔离级别、超时设置等。
TransactionAttributeSource返回获取到的事务属性。
确定事务管理器:
TransactionInterceptor确定要使用的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获取事务管理器:
根据事务属性获取适当的事务管理器。
事务管理器负责管理事务的生命周期(开始、提交、回滚)。
检查事务属性和事务管理器:
TransactionInterceptor检查是否获取到事务属性和事务管理器。如果没有获取到事务属性或事务管理器,则直接执行目标方法,不进行事务管理。
TransactionInterceptor调用目标方法并返回执行结果。
创建事务模板:
如果获取到事务属性和事务管理器,
TransactionInterceptor创建一个TransactionTemplate。TransactionTemplate用于简化事务操作。
使用事务模板执行目标方法:
TransactionInterceptor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开启事务并执行目标方法。
方法执行成功:
如果目标方法执行成功,事务模板提交事务。
事务模板返回执行结果。
TransactionInterceptor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方法执行抛出异常:
如果目标方法抛出异常,事务模板回滚事务。
事务模板抛出异常。
TransactionInterceptor将异常抛出给客户端。
当Spring启动时,@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启用事务管理,Spring会自动配置事务拦截器TransactionInterceptor。当调用标注了@Transactional的方法时,TransactionInterceptor会拦截该方法,并通过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管理事务的开启、提交和回滚。
总结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启用事务管理,并注册必要的事务管理组件。TransactionInterceptor通过AOP拦截事务方法,并管理事务的开启、提交和回滚。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在后台执行实际的事务操作。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学习了解
TransactionInterceptor如何处理事务,以及在事务属性解析、事务管理器选择等方面的具体实现。
5. 时序图展示事务管理流程
这里展示处理事务时的作用流程,包含多种事务传播行为的判断。
详细步骤解释
1. 调用带有 @Transactional 的方法:
客户端调用标注了
@Transactional的方法。AOP拦截器拦截该方法调用。
2. 获取事务:
AOP拦截器,也就是事务拦截器,调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的getTransaction(TransactionDefinition)方法获取事务。事务管理器检查当前事务上下文,确定是否需要创建新事务或加入现有事务。
3. 处理传播行为:
根据
TransactionDefinition中的传播行为(Propagation Behavior)决定事务的处理方式。REQUIRED:如果没有现有事务,创建新事务;如果已有事务,加入现有事务。REQUIRES_NEW:总是创建新事务,如果已有事务,则挂起当前事务。SUPPORTS:如果有现有事务,则加入现有事务;如果没有事务,则以非事务方式执行。NOT_SUPPORTED:如果有现有事务,则挂起当前事务,以非事务方式执行。MANDATORY:如果没有现有事务,则抛出异常。NEVER:如果有现有事务,则抛出异常。NESTED:如果有现有事务,则创建嵌套事务;如果没有事务,则创建新事务。
4. 执行目标方法:
AOP拦截器通知客户端继续执行业务逻辑。客户端执行数据库操作(例如保存实体)。
5. 提交或回滚事务:
如果业务逻辑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
AOP拦截器调用事务管理器的rollback(TransactionStatus)方法。事务管理器执行回滚操作,并返回回滚状态。
AOP拦截器将异常抛回给客户端。
如果业务逻辑正常执行完毕:
AOP拦截器调用事务管理器的commit(TransactionStatus)方法。事务管理器执行提交操作,并返回提交状态。
AOP拦截器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6. 事务与线程的关系——@Transactional 方法内的异步线程
在写业务的时候可以会遇到,一个方法内部有数据库操作和异步线程的操作,如果是数据库操作的异常,这肯定会回滚,如果数据库操作正常,异步线程执行的时候出现异常,数据库操作会回滚吗?
用一个例子简洁的说明
答案如下:
在@Transactional方法中直接启动的异步线程如果抛出异常,不会导致整个事务回滚。事务的边界仅限于当前线程,异步线程中的异常不会影响主事务。
事务和线程的关系如下
事务绑定到线程上下文:
Spring的事务管理是基于TransactionSynchronizationManager来管理事务状态的。每个事务在当前线程中开始,事务状态(如是否提交或回滚)存储在当前线程的
ThreadLocal变量中。这意味着事务的边界是线程级的。
@Transactional 的工作原理:
当一个方法被
@Transactional注解修饰时,Spring会通过AOP创建一个代理,该代理会在方法调用之前开启事务,在方法完成之后根据方法执行情况提交或回滚事务。事务的开始和结束都发生在当前线程中,即事务的边界局限于执行该方法的线程。
异步线程与事务的独立性
异步任务在不同的线程中执行:
异步任务通常使用
@Async注解、CompletableFuture.runAsync、new Thread或自定义线程池来启动。无论哪种方式,异步任务会在一个新的线程中运行。新线程没有继承原始线程的
ThreadLocal变量,包括事务上下文,因此异步线程不参与主事务。
事务状态的隔离:
主线程中执行的事务与异步线程中的操作是独立的。即使异步线程中抛出异常,也不会影响主线程的事务状态。
异步线程中的异常只会在异步线程中传播,不会传播回主线程。
总结
Spring的事务管理是线程绑定的,每个事务与启动它的线程绑定。异步任务在不同的线程中执行,不继承主线程的事务上下文。
异步线程中的异常不会影响主线程的事务状态。
7. @Transactional 代理机制源码引导分析
一旦分析源码,文章的可阅读性就降低了,这里留有有兴趣的小伙伴自行阅读。
在 Spring 框架中,@Transactional 的代理机制主要涉及几个关键类和接口,包括 TransactionInterceptor、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TransactionAttributeSourceAdvisor 和 ProxyFactoryBean 等。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源码位置:
TransactionInterceptor:这个类位于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interceptor 包中,它是事务管理的核心拦截器。
TransactionAttributeSourceAdvisor:这个类位于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 包中,它是 AOP Advisor,负责根据事务注解创建切点。
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这个类位于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 包中,它是事务管理配置的核心,负责注册事务管理相关的 bean。
可以从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注解开始追踪源码,该注解引导到 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 类,该类配置了事务管理的 AOP 切面。
欢迎一键三连~
有问题请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砖业洋__】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eb4c2ee146d678c13e77730a7】。
本文遵守【CC BY-NC】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