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再见 Cursor,Qoder 真香!这波要改写 AI 编程格局

  • 2025-09-10
    浙江
  • 本文字数:2888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作者:非著名程序员


真心建议大家去使用一下这段时间最新推出的一款 AI 编程工具:Qoder


真的是太好用了,一点也不比 Cursor 差。


为什么这么讲?几个月前,我用 Cursor 开发了一款叫:「图文侠」的微信小程序,专门用来制作文字海报、图片水印以及小红书封面海报。但是,我用 Cursor 开发的时候,一直有一个 bug 没有解决,就是在把长文拆分成多个文字图片的时候,总是中间会丢失文字,是个偶现的 Bug。


这两天,我想着要不就用最近新推出的 AI 编程工具 Qoder 试一试吧,没想到,一次性就帮我找到了问题所在。


当然了,我认为 Qoder 之所以能很快解决,并不是因为在编程能力上比 Cursor 强,而是跟它的设计理念有关。


比如:我们在使用 AI 编程工具的时候,提一个需求,AI 就开始在后台默默干活了,但是,我们看不到它是怎么干的?这就像是一个黑盒,给我们一种失控感,所以,Qoder 在设计上增加了透明化 AI 工作过程的功能:


  • 待办事项功能:将复杂任务清晰分解,让开发者了解 AI 的工作计划

  • Action Flow:提供实时执行跟踪,开发者可以随时查看 AI 的进度和决策过程


而且,还增强型上下文工程,比如:


  • 深度代码库理解:AI 不仅读代码,还理解项目结构、依赖关系和设计理念

  • 长久记忆机制:记录项目历史、用户操作和 AI 交互,实现长期上下文保留


我们都知道对于目前的 AI 编程来讲,市面上大多数 AI 编程工具都差不多,开发一个新项目很容易,我们都在吐槽什么?吐槽代码的维护性差,吐槽不好修改代码,修改 Bug ,就感觉 AI 虽然开发的功能能用,但是却遗留了一堆屎山代码。


所以,我认为真正能够彰显一个 AI 编程工具能力的方式并不是利用它开发一个项目,而是给它一个项目,看它能不能去维护这个项目,能不能修改 Bug 。


这里的关键就是能不能透明化 AI 工作过程?所以,当我用 Qoder 的时候,真正的惊喜点就在这里。


它不仅仅是帮我“写出一堆代码”,而是让我看见它是怎么思考、怎么推理、怎么拆解问题的。这就是它的创新之处,不愧是一个专为真实软件开发而设计的 Agent Coding 平台。


举个例子,你看,我在 Qoder 给 AI 提的需求是:


请帮我检查这个地方的代码,我的功能要求是:我输出一篇大段的文字,可以将这段文字进行拆分,拆分成小红书图片海报的形式,比如:一段 1000 字的文字,可以拆分成 5 张文字图片。但是,我发现有 bug ,在拆分文字的过程中,总是中间有丢失的内容和段落。请严格检查之前写好的代码和逻辑,看看哪里出问题了,帮我修复这个 bug


因为是让 Qoder 修改 Cursor 写的代码,功能很多,所以,我引用上下文,直接指定了文件,让它在这个文件下查找 Bug ,修改代码。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Qoder 给出的过程非常清晰和详细,大家可以看截图:



先是查找代码,然后分析问题,分析出了哪些问题,然后如何修改,修改方案是什么?算法优化了哪些部分,怎么优化的,以及修复效果是什么样的?


把 AI 干活的整个过程不仅展示出来了,还解释清楚了。


但是,当我验证的时候,发现拆分的还不对,还是有内容丢失。我干脆让 Qoder 自测了一下算法。



给了它一个案例,让它自测一下拆分算法。



大家看看整个输出过程,它在终端进行自测,然后果然发现了问题,最后重写了算法,还重新进行了测试,还给出了测试的验证结果,关键是它在我代码里还写了各种 log 输出,帮我在控制台查看结果。


最后,验证成功了,我在控制台也看到了结果,是正确的,拆分的没问题。


正因为 Qoder 给出了详细的过程,以及各种解决方案,写的清晰明了,以至于让我怀疑不是算法拆分的问题。最后,果然,找到了关键问题所在,除了算法有问题,在传值的时候,也有问题。


这就是好的 AI 编程工具,它就是你的助手一样,不仅帮你解决问题,当它能给出清晰的过程以及解决方法的时候,它就能给你提供额外的思路,让我意识到可能问题不在算法上,而在其他地方。


AI 不仅仅只是帮你开发的工具,更是你的助手,可以给你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法。



大家可以看看截图上的整个过程,简直太详细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修复方案,修复效果,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终,问题解决了。看成品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我还发现 Qoder 的一个设计,是非常减少我们认知资源的一个设计,就是智能路由,什么意思呢?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固定大模型,用户无需研究和选择模型,Qoder 根据任务复杂性和上下文自动选择最佳模型。


以上是 Agent 模式,Qoder 还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叫:Quest 模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全栈工程师的角色。专为复杂、长时间运行的开发任务而设计。



在 Quest 模式下,你只需要输入任务描述,Qoder 就能自动将需求转换为详细的设计规范,然后根据设计规范,将任务委派给 Agent ,来自主完成开发、Bug 修复、重构、测试等工作。


举个例子,我新建一个任务,让它帮我开发一个 svg 转 png 图片的 Chrome 浏览器插件。



看看它开始自主执行任务,帮我们干活了。几分钟,帮我们出了一份设计文档。



如果设计文档,经过我们看了,没问题,就可以让它执行下一步了,只需要点击「开始任务」按钮,它就自动干活了。这时候,你就沏上一杯咖啡,打开音乐,享受惬意的生活吧,终于有一个员工帮你打工了。



大约十分钟之后,活就干完了,不仅干完了,干的还相当漂亮,不仅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文档,最后还来了一个任务总结。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它根据设计文档,出了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列出了各种代办事项,然后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执行。最后,给出了一份任务总结。



说这么多,不如直接看效果。装到浏览器之后,效果如下:



不仅有转换功能,话增加了网页检测功能,自动检测 svg 元素以及转换历史。我试了试,转换效果很赞。


除了 Agent 和 Quest 模式之外,我感觉还有一个功能,是我们程序员非常喜欢的,就是:Repo Wiki 功能。


工作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接手「前辈」留下的项目。


对于庞大的代码项目,以往可能要花个几天时间去了解熟悉项目代码。


但就算是熟悉了,也很有可能因为一个隐藏细节的疏忽,就改出更大的 bug。


而 Qoder 的 Repo Wiki,可以大大降低我们接手或了解一个新项目的难度。比如,我把 Cursor 之前写的那个图文侠小程序导入进来。在 Qoder 里,点「仓库 Wiki」,初始化仓库:



不一会,然后就可以看到关于这个项目结构和实现细节了:



就问,是不是你很需要这样的功能呢?只需要把项目导入 Qoder,Repo Wiki 就可以详细地帮你梳理整个代码工程,甚至可以将项目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这简直就是程序员的福音。


经过我这几天的体验,说实话, Qoder 的设计理念,在我看来它其实意味着一种新的“人机协作模式”:不是 AI 替代你,而是 AI 作为一个透明的合作者,帮你一起 debug、一起维护。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 AI 编程工具不仅仅是“写代码的机器”,更是“项目维护的伙伴”。


因为维护比开发难得多,真正决定一个工具价值的,不是它能不能 0 到 1 写一个 demo,而是能不能长期跟进、不断迭代、持续改进。


而这,正是 Qoder 给我的最大启发。


——如果把未来 AI 编程工具的核心竞争力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能不能让开发者在透明化的协作中,信任它、依赖它,并且和它一起把项目养大。


强烈建议大家去使用一下,深度体验体验,非常好用。


Qoder 官网地址:https://qoder.com/


用户头像

阿里云云原生 2019-05-21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再见 Cursor,Qoder 真香!这波要改写 AI 编程格局_阿里巴巴云原生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