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智库|低代码篇(一)——低代码开发平台发展趋势是什么?
1. 政策趋势
在国家层面,国内外主要发布的是与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从宏观层面看,低代码开发被视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技术路径。因此我国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突破低代码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低代码产品服务,并大力支持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发展。
表 1 国家层面低代码相关政策
在省、市层面,各级政府更具体地提出支持低代码发展的相关措施,如给予资金支持、加大保险力度、大力推广低代码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推进低代码开发平台建设等,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动当地企业数字化转型。
表 2 地方层面低代码相关政策
2. 市场趋势
从市场规模看,国内涌现了众多低代码厂商,产值迅速增长。同时,随着政府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认知度的提高,中国低代码(包括零代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选择低代码开发技术。国际咨询公司 Forrester2021 年 11 月发布的在报告《The State Of Low-Code Platforms In China(低代码平台中国市场现状分析报告)》也指出:“中国公司的商业及技术决策者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优先考虑低代码技术。”
从市场投资看,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选择投资低代码技术。国际金融科技领域公司 PitchBook 在低代码/无代码市场报告中提出低代码开发平台已成为企业最关键的数字化投资之一。在中国的低代码市场,投融资热度也在持续上升。从 2016 年开始,融资笔数和亿元以上融资占比都在逐年增加。
3. 技术趋势
图 1 平台技术趋势
更广的垂直细分领域覆盖度:除了满足更广泛的通用业务场景外,也同步向垂直细分领域发展,针对专业行业、特定业务场景等提供专业低代码解决方案。
更高的平台集成化:除低代码开发平台自身发展外,也向平台集成化发展。例如物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通过集成,链接相关能力,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更开放生态建设:各厂商在自有产品高速发展的同时,向行业生态化发展。建立开放生态建设,统一标准及运营模式,搭建低代码开发应用市场、开发者社区、鼓励个人开发者二开创新、推进模板、组件、应用等交易,建设低代码开放生态。
更前沿的技术融合:引入 AI、大模型、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服务。例如 ChatGPT 模式在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应用能够实现一句指令搭建软件模板。
4. 发展瓶颈
图 2 平台发展瓶颈
随着低代码开发平台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主流技术的实践与更迭,低代码开发平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并在以下五个领域遇到发展瓶颈:
平台工具发展受阻:平台工具发展受阻:低代码应用依赖预设资源,虽能满足基础功能,但难以实现复杂应用。为提升专业性,可引入行业专家、集成第三方软件、建设专业工具和组件库。
企业产品选型困难:市场中低代码开发平台众多,各有千秋,企业在选型时难以确定需求,难以选出最适合的产品。应建立平台选型、能力评估、分类分级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平台能力测评,助力企业选择最契合的产品。
市场规模扩张有限:低代码市场近年虽爆发,但受技术成熟度、用户接受度、定制化能力、数据安全和成本等因素制约。为扩大市场规模和维持高速发展,应优化平台易用性和用户体验,拓展应用场景和行业覆盖,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指导,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降低初始成本,提供试用或灵活定价方案等。
人才培育认知不足:市场对低代码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其内部原理和技术实现的深入了解,导致外界对低代码领域存在误解,使人才不愿涉足。部分转型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培训资源,使低代码领域的人才培育整体较弱。为改善这一状况,应构建低代码人才培育体系,优化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机会,并加强宣传和推广,以推动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人才培育。
生态环境融合复杂:市场存在多种低类型代码厂商,各有特色。有的面向通用行业,有的提供定制化服务。有的支持通用组件接入,有的需单独开放接口。整体生态复杂。为促进生态良性发展,应建立生态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促进生态良性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