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中国信通院联合行业巨头启动“可信 AI 智能体测试床”

作者:测试人
  • 2025-04-17
    北京
  • 本文字数:1158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2025 年 4 月 14 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南京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中宣布,正式启动“可信 AI 智能体测试床”建设工作。

该项目联合华为、百度、金蝶软件、联通数科、中国移动研究院、VIVO、吉利汽车、华晨宝马等十余家头部企业,旨在构建覆盖多智能体协同测试的标准化环境,推动智能体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规模化应用。

一、破解智能体落地难题,构建一体化测试体系

随着大模型与智能体通信协议(如 MCP 协议)的快速发展,智能体在跨场景协作、任务执行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协作有效性不足、身份可信性存疑、应用可靠性参差等挑战。

为此,中国信通院提出“可信 AI 智能体测试床”的三大核心能力架构:

资源配置层:整合计算设施、数据资源、网络设施等基础能力,为智能体测试提供硬件与软件支撑;

环境构建层:搭建智能体仿真测试环境,支持运行脚本调试、模型接入与智能体部署;

任务测试层:聚焦多智能体协同测试,覆盖理解分析、规划决策、通信交互等全流程能力验证。

二、三大测试能力,推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协同

测试床的核心任务是通过三类测试场景,推动智能体技术的标准化与:

MCP 协议测试:验证智能体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服务性能和扩展性,解决跨平台互联互通问题;

单智能体基准测试:评估智能体在感知、规划、执行等维度的能力,例如动态环境感知、任务拆解、数据库操作等;

多智能体协同测试:模拟复杂任务场景(如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验证多智能体协作的可靠性与效率,例如华为、百度提供的技术方案将重点优化分布式决策与资源调度能力。

中国信通院指出,测试床的标准化成果将直接服务于金融、制造、交通等领域,帮助企业降低 30%的测试成本,提升 50%的协作效率。

三、产业协同新范式:从技术验证到生态共建

此次测试床的启动不仅是技术验证平台,更标志着产业协同模式的升级。参与企业将共享测试数据与场景资源,形成“技术研发-测试优化-商业落地”的闭环。例如:

华为贡献了其边缘计算与通信协议技术,优化智能体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

百度基于其大模型能力,提供自然语言交互与复杂任务规划的支持;

吉利汽车则开放了智能驾驶仿真环境,推动车联网场景下的协同测试。

此外,测试床还将与蚂蚁数科等企业的可信智能体技术平台联动,确保智能体在知识工程、交互安全等环节的可靠性,降低产业化应用的潜在风险。

四、未来展望:智能体技术迈向“可信时代”

中国信通院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完善测试床的评估标准与工具链,并计划于 2025 年底发布首份《可信 AI 智能体测试指南》。

随着测试能力的扩展,智能体技术有望在金融客服、智慧医疗、数字孪生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真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AI 生产力”。

可信 AI 智能体测试床的启动,不仅是技术基础设施的突破,更是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与标准话语权争夺中的关键一步。

用户头像

测试人

关注

专注于软件测试开发 2022-08-29 加入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测试人社区:https://ceshiren.com/t/topic/22284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中国信通院联合行业巨头启动“可信AI智能体测试床”_人工智能_测试人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