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佬都在说下一个爆点是智能体,建议开发者抢占先机!
现在大模型行至一年,风口与炒作如影随形,相信很多人身处其中但仍然感到很迷失,这个行业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作为普通开发者还有什么可以抓住的机会?从 AI 大佬的观点中,我们能获得一些行业变化的新风向。
我发现最近很多大佬的发声重点逐渐从模型本身到模型的应用落地了。这两天我看李彦宏对行业发展现状又做总结了,他之前好多次呼吁大家都去卷应用,这次还对接下来的方向划了一些重点,作为卷应用大潮中的一个技术从业者,我很认同他的观点,也有不少共鸣点,一起来学习、讨论下:
1、李彦宏给卷应用划重点 — 关注智能体的机会。 他提出了 2 点判断,一是 智能体是 AI 时代的网站,未来将形成数百万量级的庞大生态。 他觉得 Agent 就像互联网产生之后的网站,当年做出 1 个网站来,通过浏览器能看到网站源代码,然后稍微改改,就能再做出一个网站,后面越来越多的网站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产生出来。现在 AI 时代的智能体跟互联网时代的网站类似,因为它背后的大模型能力越来越强,门槛足够低,就能基于它做出更多智能体,未来会有几百万,甚至更大量的智能体出现。二是,接下来大模型或 AIGC 都会往智能体的方向发展,智能体不止有对话能力,还有反思和规划能力。他认为,未来多智能体协作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将是一个前沿方向,而且将会对智能体生态的发展形成极大推动。
2、智能体实火!最近 AI 大佬都在说。最近 AI 大佬们口中的流行词都是智能体。最近行业里都在关注智源大会,近日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提到,过去只有少数高管所拥有的助理特权,未来 AI agent 就能 handle 这一切,智能体可能是将来真正的产业。不久前,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发现,基于 GPT-3.5 构建的智能体工作流在应用中表现比 GPT-4 要好,于是他预测,具备反思、工具使用、规划和多智能体协作能力的的 AI 智能体工作流会在今年推动 AI 取得巨大进步,甚至可能超过下一代基础模型。大佬都在说这个,有心的朋友可以赶紧抓住机会探索了!
3、企业级 AI Agent 爆发进行时,开发者大有可为。最近有朋友在跟我说正在一些平台上学 AI Agent 课程,我还有点吃惊,这些课主要是教开发者学企业级 Agent 从设计、开发到部署的流程,促使他们充电的主要原因是看到现在很多企业都有 Agent 的开发需求,比如能做报告分析的工具类 Agent、可以在金融场景对话的对话类 Agent ,还有多模态类 Agent 等等,学了对转行很有帮助。
我看这次李彦宏也说更看好大模型在 B 端的机会,现在在 B 端已经出现不少案例了,对业务带来了很大增益,他觉得大模型对 To B 业务的改造,会更深刻和彻底,而且相比互联网对 To B 的影响要大很多,要大一个数量级。作为大模型最前沿的应用方向,我也觉得智能体在 B 端的机会更大。虽然一些专家说人人都会有智能体,但毕竟国内用户对 C 端的付费意愿比较弱,我觉得企业级 Agent 会先跑到前面,Agent 的能力更强,不只有对话、还有反思、规划、协作能力,最厉害的是多智能体能对任务进行任务自主分配、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就像是企业的超级员工、超级能干。这几年 B 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因为技术能力所限对业务改造不彻底的问题也有望被解决。Agent 这样一个先进生产力工具真给企业带来大幅的降本增效后,B 端的商业化模式会更容易走通。
4、Agent 提效软件开发流程,让开发者更聚焦找爆款应用的好点子。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感受到,大模型给开发的范式带来了很大改变,比如大模型辅助代码生成、写日志、Debug 等,很省力。智能体也是这样,如果你想开发一个应用,把需求告诉 Agent,Agent 分拆任务给其他子 Agent,最终完成开发。对于开发者来说释放了一些简单的开发工作量,有更多时间去放在创意上,因为爆款应用更考验好点子。
另外现在很多大模型厂商都发布了很多 Agent 开发工具,比如 OpenAI 的 GPT Builder、百度的 Agent Builder、字节的扣子,最近几个月我用了一些,一个感受是借助工具做应用不但让开发更快更简单、而且做出来的应用还能对外分发去,比如我最近做了一个做 3C 产品销售策略的 Agent,做完发到百度搜索上去了,还收到了 1 个咨询。突然意识到,这对开发者来说很非常适合搞副业或者独立开发者创业,借助这些平台将应用从开发到变现,不用再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做出应用来,不线上、线下推广就无人问津,毕竟流量太贵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AI 大佬都在说未来爆点是智能体,我觉得对咱们开发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管是企业级 Agent 开发还是个人开发者想搞点事情,都有很多机会可以挖。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欢迎在文章评论区留言一起多交流讨论好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