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锁机制总结
导读
锁是计算机协调多个进程或纯线程并发访问某一资源的机制。在数据库中,除传统的计算资源(CPU、RAM、I/O)的争用以外,数据也是一种供许多用户共享的资源。如何保证数据并发访问的一致性、有效性是所在有数据库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锁冲突也是影响数据库并发访问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锁对数据库而言显得尤其重要,也更加复杂。防止更新丢失,并不能单靠数据库事务控制器来解决,需要应用程序对要更新的数据加必要的锁来解决。
通常事务 T 在度某个数据对象(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 T 就对数据库对象有一定的控制,在事务 T 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锁分类
从对数据库操作的类型分
读锁(共享锁)
针对同一份数据,多个读操作可以同时进行而不会互相影响
写锁(排它锁)
当前写操作没有完成前,它会阻断其他写锁和读锁
从对数据操作的粒度分,分为表锁和行锁
表锁偏向 MylSAM 存储引擎,开销小,加锁快,无思索,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手动增加表锁
lock table 表名称 read(write),表名称 2 read(write),其他;
查看表上加过的锁
show open tables;
删除表锁
unlock tables;
结论
读锁会阻塞写,但是不会阻塞读。
写锁会把读和写都阻塞。
表锁分析:
查看哪些表被加锁了
show open tables;
如何分析表锁定
可以通过检查 table_lock_waited 和 table_locks_immediate 状态变量来分析系统上的表锁定 show status like ‘table%’;
这里有两个状态变量记录 MySQL 内部表级锁定的情况,两个变量说明如下:
Table_locks_immediate:产生表级锁定的次数,表示可以立即获取锁的查询次数,每立即获取锁值加 1
Table_locks_waited 出现表级锁定争用而发生等待的次数(不能立即获取锁的次数,每等待一次锁值加 1),此值高则说明存在着较严重的表级锁争用情况。
行锁分析:
通过检查 InnoDB_row_lock 状态变量来分析系统上的行锁的争夺情况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
对各个状态量的说明如下:
Innodb_row_lock_current_waits: 当前正在等待锁定的数量
Innodb_row_lock_time: 从系统启动到现在锁定总时间长度
Innodb_row_lock_time_avg: 每次等待所花平均时间
Innodb_row_lock_time_max:从系统启动到现在等待最长的一次所花时间
Innodb_row_lock_waits:系统启动后到现在总共等待的次数
对于这 5 个状态变量,比较重要的主要是:
Innodb_row_lock_time_avg (等待平均时长)
Innodb_row_lock_waits (等待总次数)
Innodb_row_lock_time(等待总时长)
尤其是当等待次数很高,而且每次等待时长也不小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分析系统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等待,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着手制定优化计划。
优化
1、尽可能让所有数据检索都通过索引来完成,避免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
2、合理设计索引,尽量缩小锁的范围
3、尽可能减少检索条件,避免间隙锁
4、尽量控制事务大小,减少锁定资源量和时间长度
5、尽可能低级别事务隔离
……
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领取:性能测试+接口测试+自动化测试+测试开发+测试用例+简历模板+测试文档
http://qrcode.testing-studio.com/f?from=infoQ&url=https://ceshiren.com/t/topic/2226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