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ERP、MES、PLM、CRM、OA 等企业常用软件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优秀
  • 2025-06-26
    广东
  • 本文字数:4097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目前,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想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在落地的过程中,普遍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 到底是否需要实施 EPR、MES、和 PLM?

  • 实施先后顺序如何?

  • 到底选择哪个?

  • 三兄弟都要上吗?

  • 它们三兄弟的异同点是什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ERP、MES、PLM 三兄弟之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软件是不同的。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不仅是这三兄弟,其他的软件所体现的管理理念都不一样。


所以今天我打算从管理的角度入手,让大家快速理解各系统之间的差异。



如上图所示,不同的系统,支撑企业不同的业务战略,各自侧重点不同。下面先拿 MES、PLM 和 ERP 这三兄弟来详细举例。


1、ERP(企业资源管理):


它像一个企业的“大管家”,主要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如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等。


ERP 关注的是企业的整体运营和资源调配,确保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协同工作。


举个例子:当销售部门接到一个订单后,ERP 系统可以告诉库存部门需要准备哪些产品,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收款和开票。


2、MES(制造执行系统):


它更像是工厂车间的“小班长”,专注于生产现场的管理和控制。


MES 关注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细节,如生产计划、工艺流程、设备状态、物料追溯等。


举个例子:当工厂需要生产一批产品时,MES 系统可以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并记录每个产品的生产信息,以便后续追溯。


3、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它如同产品的“总设计师”和“成长档案管理员”,专注于产品从概念诞生、设计、工程、制造、服役到最终报废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PLM 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知识、数据和流程。它管理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设计图纸(CAD)、三维模型、物料清单(BOM,特别是工程 BOM)、规格说明、工艺文件、变更记录、项目进度、质量数据、合规性文档等。其核心是管理产品创新过程,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举个例子:当工程师设计一款新产品时,PLM 系统管理所有的设计版本、零部件信息、设计评审记录;当设计需要变更时,PLM 系统控制变更流程,确保所有相关部门(设计、工艺、生产、采购)都使用正确的版本;产品投产后,PLM 系统仍然管理其维护手册、服务记录等信息。


ERP、MES、PLM 三兄弟的异同点详解(基于管理角度):


1、核心管理对象与目标:


ERP: 管理对象是企业资源(人、财、物、信息)。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财务合规、支持经营决策。它支撑的是企业整体运营战略和财务战略。


MES: 管理对象是生产现场的执行过程(工单、工序、设备、人员、物料消耗、质量检验)。目标是确保生产按计划高效执行、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和可追溯。它支撑的是制造运营战略(卓越运营、精益生产)和质量战略。


PLM: 管理对象是产品本身及其相关的知识、数据和流程。目标是加速产品创新、缩短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设计阶段)、控制产品数据的一致性与准确性、有效管理产品变更、降低产品开发风险与成本。它支撑的是产品创新战略和研发战略。


2、管理的时间维度与流程范围:


ERP: 覆盖企业中长期计划(年/季/月)到短期执行(周/日),贯穿销售、采购、库存、生产计划、财务、人力资源等核心业务流程。它关注的是“钱”和“物”的流动。


MES: 覆盖短期的生产执行(日/班次/小时/分钟/秒),聚焦于车间的生产作业流程。它关注的是“物”如何在设备上被转化为产品以及现场执行的实际状态。


PLM: 覆盖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数年甚至数十年),聚焦于产品开发、工程变更、技术资料管理等流程。它关注的是产品知识如何被创造、管理和复用。


3、管理焦点:


ERP: 资源计划、订单履行、成本核算、财务结果。回答“我们要卖什么?需要买什么?有多少库存?花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


MES: 生产执行、过程控制、质量保证、设备效能、实时监控。回答“现在在生产什么?生产进度如何?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质量合格吗?用了多少材料?”


PLM: 产品数据管理、协同设计、工程变更控制、项目进度、合规性。回答“产品是怎么设计的?有哪些零部件?设计变更了吗?为什么变更?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符合法规要求吗?”


4、主要用户群体:


ERP: 高管、财务、采购、销售、仓库、计划人员。


MES: 生产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设备维护人员、质量检验员、操作工。


PLM: 研发经理、工程师(设计、工艺)、项目经理、质量工程师(设计阶段)、合规专员。


5、异同点——总结:



ERP、MES、PLM 都要上吗?实施顺序如何?


是否都要上? 这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复杂度、业务需求和战略重点。


1、大型/复杂制造企业(尤其是离散制造业如汽车、机械、电子): 通常三者都需要。PLM 管好产品“出生前”,MES 管好“生产过程中”,ERP 管好“出生后”的资源调配和财务结果,三者协同才能实现端到端的高效管理。


2、中小型企业/流程制造业/业务简单: 可能不需要全部。例如:纯代工企业(OEM)可能更侧重 MES(保证生产交付)和 ERP(财务、物料)。设计驱动型企业可能先上 PLM 和 ERP。业务非常简单的企业,一个功能较强的 ERP 可能就覆盖了大部分需求(包含基础的生产和物料管理模块)。


ERP、MES、PLM 实施的先后顺序:


没有绝对标准答案,但常见逻辑如下:


1、基础先行:ERP


因为它建立了企业核心的人财物、供应链管理基础,为其他系统提供主数据(如物料、供应商、客户)和财务核算框架。先上 ERP 有助于理清基础流程和数据。


2、源头把控:PLM


如果企业是研发设计驱动型(如高科技、复杂装备),产品数据是源头,在 ERP 实施中后期或之后实施 PLM 非常重要。确保产品数据(尤其是 BOM)准确、一致地传递给 ERP 和 MES。(注意:也有企业先实施 PLM,特别是研发瓶颈明显的企业)


3、执行深化:MES


在有了 ERP 的计划框架(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和 PLM 提供的准确工艺、BOM 信息后,再实施 MES 来细化和管理车间执行层,实现计划与执行的闭环。MES 的实施通常对车间现场管理和数据采集基础要求较高。


4、关键原则:


数据是核心: 确保系统间数据(尤其是物料、BOM)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集成成功的关键。通常 PLM 是工程 BOM(EBOM)的源头,ERP 维护制造 BOM(MBOM),MES 使用 MBOM 指导生产。


流程要理顺: 系统是工具,背后支撑的是管理流程。实施前需要先梳理优化业务流程。


集成是关键: 这三个系统需要紧密集成(如 PLM->ERP 传递 EBOM/MBOM;ERP->MES 传递生产计划/物料需求;MES->ERP 反馈生产消耗/工时/完工入库)才能发挥最大价值。集成点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量力而行: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步实施,不要贪大求全。可以先解决最痛点的领域。


总体而言,MES、ERP、PLM 是现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核心支柱系统,它们管理理念不同、关注点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支撑的战略也不同,如同企业运营的“铁三角”。


  • PLM 是产品的知识核心,管理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数据与创新过程。

  • ERP 是企业的资源核心,管理人财物、供应链及整体运营。

  • MES 是制造的执行核心,管理车间现场的生产过程与控制。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行业、规模、战略痛点)来决定是否需要三者都实施以及实施的优先级。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制定有效数字化战略和实施路径的前提。三者有效集成,才能打通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资源管理的全价值链,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协同。



最后,顺带再聊聊其他系统的侧重点都在什么地方?


1、CRM 和 SCM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就是客户关系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就是供应链管理。如果从 ERP 的包含的管理范围看,正是在 MRPII 的基础上增加了 CRM 和 SCM,才称之为 ERP,所以从管理的角度看,CRM 和 SCM 是 ERP 的子集。


2、PDM


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就是产品数据管理。PDM 是以技术标准化为依据,以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Computer Assistant Design)为手段,对产品的技术信息进行汇总的一种管理方式。可以说,PDM 是 PLM 的在具体表现方法之一,而且 PDM 的输出就是 ERP 的基础资料,我个人的看法是把 PDM 作为 ERP 的交集来看待。


3、APS


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也有说是 Advanced Planning System)的产生是因为 MRP 的算法缺陷。MRP 的逻辑是有假设的:物料均匀消耗,有限的可控制的独立需求物料(我不喜欢用无限产能的概念,我认为那是一种误导,是对 MRP 逻辑的侮辱),稳定的 EOQ 等,其实,APS 的假设条件和 MRP 逻辑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APS 是 MRP 逻辑的细化和优化。具体的表现就是更多的约束条件和最优算法(MRP 的逻辑是全解)。所以,APS 也是 ERP 的子集。


4、PMC


PMC(Product Material Control)意思为生产及物料控制。通常它分为两个部分: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公司俗称生管)。主要职能是生产的计划与生产的进度控制。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能是物料计划、请购、物料调度、物料的控制(坏料控制和正常进出用料控制)等。可以看到,PMC 是完全包含在 ERP 中的。


5、HR


HR(Human Resource),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指标就是绩效,绩效指标的制定是一个十分科学的过程,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与 ERP 现有的数据来考核,但是相当一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是不确定的,即使专门的 HR 软件也无法考量(对于那些只能打印工资条的东东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从管理角度来说,ERP 只涵盖 HR 的一小部分内容,而且由于 HR 的不确定性,我认为 ERP 和 HR 是交集。


6、OA


OA(Office Automatic ),就是办公自动化。现在办公自动化的范围很难界定,可以说企业管理的所有过程都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而 ERP 关注的主要是产品的过程,所以我认为 ERP 和 OA 是交集。


结束语:


最后建议,企业在引入信息化系统初期,切记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工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公司业务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能大幅缩短系统开发和部署的时间成本。特别是有特定需求功能需要定制化的企业,可以采用我们公司自研的企业级低代码平台:织信。该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内置 AI 助手、组件设计器、自动化(图形化编程)、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 API、表单设计器、权限、仪表盘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如 ERP、MES、CRM、PLM、SCM、WMS、OA、项目管理、流程表单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国产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用户头像

优秀

关注

低代码,我来啦~ 2021-01-27 加入

分享姿势总是和别人不太一样。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ERP、MES、PLM、CRM、OA等企业常用软件的区别与联系_ERP_优秀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