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力”,流淌在百度这条创新流水线上

作者:脑极体
  • 2022-11-07
    河南
  • 本文字数:4577 字

    阅读完需:约 15 分钟

对于绝大多数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和全社会来说,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答案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知识。

今天,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智力资产,已经在财富创造中成为了主角。它不仅能够为个人和组织带来直接的收益,比如技能、专利、许可、品牌等创新成果,而且还能够融入文化、体系和业务流程当中,帮助企业和组织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因此有学者认为,工业社会员工从事的是体力工作,而后工业社会,更多员工从事的是知识型工作,使用的是头脑而不是双手,生产的是服务(想法、信息和知识)和附加值。

知识之于现代企业如此重要,但知识管理却很容易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知识本身是复杂的,除了直接沉淀的经验和信息,还有嫁接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这使得知识资产的积累和管理变得十分困难。而缺乏知识管理能力,又会使得企业中大量有价值的知识被随意丢弃、闲置,现有知识的使用寿命很短,形成一个越来越匮乏的恶性循环。


怎样才能做好知识管理,长出“知识力”,百度这样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显然尤其擅长。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集团首席信息官李莹在 2022 进博会的“智能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了百度内部“创新流水线=AI×知识管理”的秘笈。

我们知道,流水线曾经是一个彻底改变过人类社会的发明。1914 年,亨利·福特将泰勒的流水生产线技术,运用到 T 型车的生产,这种技术被后人称为装配线,将汽车制造的复杂环节进行了简化,带给汽车工业带来了极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后来各国的飞机、坦克等工业制造无一例外使用了流水线生产,彻底改变了二战和现代战争的模式。

今天,知识资产及其带来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条 AI 与知识管理驱动的创新流水线,如何帮助知识工作者提高效率?又会如何改变产业世界的面貌?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不能没有 AI 的知识大航海时代

其实,从人类开始进行学习、实践等与知识有关的活动,知识管理其实就已经存在了,过去的图书管理员、哲学家、教师等所采用的技巧,就跟当代知识管理中应用的很多技术都是相同的。这些经验甚至影响到了 AI 的发展,第一代人工智能就是由知识驱动的。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爆发的海洋,而 AI 则摇身一变成为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具体来说,AI 可以参与到各种重要知识的过程当中:

1. 为“明知识”提效。目前人类社会积累的大量正式知识,都被称为“明知识”,在企业中,它们往往以书籍、记录、文章、音视频、刊物、会议纪要、专利文档、论文等形式出现,成为一种可供员工们反复学习的知识。不难发现,明知识的积累、处理、分析、更新都需要大量人力参与,费时费力。而今天的 AI 已经可以自己学习明知识,通过逻辑判断和相关概率,来帮助企业及其人员进行商业决策。


2. 为“默知识”代言。人类的描述能力是有限的,也就形成了大量无法表达、记录和积累的默知识,比如现在很多行业还存在有大量工艺、技能和经验,只能靠师傅带徒弟来传递。这一方面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风险,默知识散布在很多人身上,很难整合与共享,一旦人员流动或代际更迭,这类知识就可能丢失;另一方面,无法集中这些不可表达的分散知识,企业无法有效地优化生产水平、业务流程等,其创新升级能力自然也就受到影响。不过,由于大量默知识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通过 AI 从这些信息数据中提取出隐含的相关性,从而萃取出知识。比如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分析渣土车的出行轨迹、时间、周期等,提炼出哪些工地在违规。

3. 让“暗知识”可用。世界上还存在大量人类无法理解、无法表达、无法掌握的知识,但 AI 却可以通过模仿人脑和推演来获取这些“暗知识”,它们通常表现为一堆随机的数字、神经网络的参数集等,尽管人看不懂,却可以利用 AI 让“暗知识”为自己所用,比如在临床上判断复杂的病因;模仿美工人员进行海报创作;帮助优化工厂的工艺流程或超市里的货品摆放方案等。AI 发掘出来的暗知识正在成为企业知识资产的一部分。

如此多的知识交汇在一起,人类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知识大航海时代,每天要面对海量的数据和知识,如何对它们精准高效地进行管理呢?“创新流水线”,成了百度的破题思路。

AI 与知识驱动的创新流水线

1900 年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工业其实是不如法国的,因为当时法国的汽车零部件都靠手工打造,质量特别高,当然价格也很高,而且供不应求。改变正来自于福特的流水线模式。这条将零件标准化、生产协作的装配线,不仅让美国汽车工业后来居上,也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现。

这个故事中有三个关键词是非常值得我们记住的:效率,标准化,成本。通过流水线和标准化零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几乎成了当代工业都适用的成功密码。

那么问题来了,知识大航海时代,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流水线”来降本增效呢?活动中,李莹给出了百度的解答——AI 技术与知识管理的乘积效应。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 AI 技术与知识管理碰撞,对“无形的”知识资产进行单元化、智能化的改造,赋能知识工作者。

底座是 AI 中台、知识中台,利用百度先进的大模型、知识图谱等 AI 创新技术,把复杂异构的“知识生产和消费”标准化、规模化,再根据场景和员工需求进行智能分发。在此基础上,打通了三条智能办公流——通讯流、工作流、知识流,让通讯、工作、知识融会贯通,大幅提升组织的协同、创新效率。


这条“创新流水线”,涵盖了知识管理的全流程:

1.知识存储与更新。

企业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创新技术、失败教训等学习,得到一些明知识或默知识,再经由长时间地持续改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阻碍在于,企业员工每天都要完成很多工作,并没有专门的人员和精力去事无巨细地记录、整理、分析、提炼,最后形成记忆和知识。而 AI 技术的加持,与知识管理的改造,使得企业员工可以减少重复枯燥的知识存储与更新步骤,将更多精力和灵感投入到创新活动中。

一方面,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百度,将自己多年沉淀的管理流程、技术方案、海量代码等知识都沉淀在“创新流水线”上,让企业和员工可以直接出触发

比如在智能工作平台上,程序员不需要重复敲代码,一些代码、技术产品文档可以实时触发,推荐给他们,Code Review(代码审查)、结对编程、问题排查等任务也可以在线完成,让程序员们从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优雅的架构、更颠覆的创新上面。

另一方面,“创新流水线”整合了大量简单高效的知识工具,以知识管理的典型场景——会议为例,就需要存储并更新到企业知识库中,有很多需要人力参与的记录整理工作。采用智能工作平台的如流智能会议,可以实时语音转文字,全程记录,自动提取要点,智能生成会议纪要等。

2. 知识动员与共享。

既然知识流淌在企业人、事、技术、业务等各种要素当中,那么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否有助于创造、获取、保留、使用和转移知识,就十分关键了。举个例子,知识创造和共享需要很强的互动性,员工一般会通过学习小组、沙龙、导师制、社交活动等来共享知识,丰富程度是传统的信息系统或知识系统所做不到的,也包含了大量难以用文本描述的隐性知识。

但是这种高度互动、协作的模式,往往会因为线条太多、交流分散、不同步而发生遗漏或重复的情况。以我们每年都会关注的重磅行业大会百度世界大会为例,百度公司内部要联动几十个部门、上百名员工,对外要和媒体、企业客户高频沟通,这让知识管理变得极其复杂,大量信息需要充分共享。情况在百度做创新流水线之后,随着知识库、智能会议等产品陆续上线而有所改善。


以“项目知识库”为例,各种文件通过项目知识库进行共享、维护,所有项目成员都可以高效了解项目的全景、分工、进度,并基于此进行协作与共创。然后创新过程沉淀的知识也积累到“项目知识库“中,将来可以为其他项目和员工所用。这种充分动员和共享的知识管理机制,给予了创新以蓬勃的生命力。

李莹认为,创新流水线正是可以让「知识→ 场景 → 人」充分连接,不断增强,形成持续创新的正循环。

3. 知识使用与创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的知识资产也需要源源不断地创新活水,这就需要适宜的产品理念,来为实践知识管理提供条件。知识管理理念,往往来自于企业的基因和文化,比如很多传统企业受基本价值观与传统行为准则的限制,难以落地一些学习活动和知识管理机制,比如知识共享的规定、员工分享知识的意愿、高管层的支持等等。

“创新流水线“其实也携带了百度对于创新的思考与技术经验, 基于百度追求极致创新的技术基因,以及庞大业务的最佳实践,构建了知识产品矩阵,从如流 APP+知识库,到搜索+推荐双引擎,再到流式引擎,打造了一个覆盖“知识创造、知识沉淀、知识流动、知识应用及知识反馈”全链路的完整闭环,不仅让百度的知识管理模式和创新模式发生了质变,也借由产品向外释放,成为帮助更多企业生长出“知识力”的产品增长飞轮。

举个例子,正是有了创新流水线这样的机制保障,以及百度一直追求的极致创新的基因,使得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四年位居中国第一 ,可见知识产出与创新效果是非常惊艳的,而百度所使用的创新产品智能工作平台如流,从知识创造沉淀、智能分发、沟通协作、企业应用等方方面面为百度提供创新保障。

这条 AI 和知识管理的创新流水线,也伴随着如流的产业化,开始为金融、能源、物流、芯片、智能硬件、通信、汽车制造等诸多产业提供创新支撑。

由此可见,知识力的确很难打造的,而一旦成功了,就会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给业务和管理带来价值,建立起高高的壁垒。

知识为海,AI 为锚,和踏浪而来的百度

创新流水线,通过 AI 和知识管理的加持,让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发生颠覆性改变,形成了知识驱动创新的良性循环,越过知识的茫茫海域。

为什么百度会想到要做一个可以进行知识管理的智能工作平台呢?

一是因为必要。作为中国 AI 的一面旗帜,百度本身是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内部沉淀了大量宝贵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没有管理好各种知识,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研发效率,这对百度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知识管理也成了百度内部的“一把手工程”,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多次强调,CIO 统筹全局,最终将知识管理落地到百度创新的全流程。

二是因为可以。知识管理不好做,尤其是大型科技创新类企业的知识管理,智能工作平台需要经受工程师用户的多重审视,体验上的瑕疵都会被这群高知人群吐槽。同时,他们对于知识管理、学习交流分享的热情也是非常高的,这对智能工作平台也提出了非常高的分发要求,要把员工需要的知识信息精准高效地推荐给他们,降低学习成本。


而百度一方面有世界领先的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庞大的“知识”网络,包含 5500 亿知识,能够从非结构化数据中萃取知识;另一方面是预训练大模型技术的领先者,自主研发了产业级知识增强大模型——文心大模型。更进一步,百度将知识网络与大模型相融合,知识可以帮助 AI 学得更好,AI 可以帮助知识管理系统理解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创新活动加速。

当大众还在讨论互联网风口,百度已经悄悄播种下了 AI 的种子;当业界谈及 AI 智能化,百度已经开始关注知识与 AI 技术的结合,怎样为企业更好地降本增效;当人们吐槽深度学习的弱点,百度已经将知识管理视为 AI 时代决胜未来的八大关键技术之一……

这种始终领先一步的眼光,无非是一个技术信仰者,刻在骨子里对知识的信赖,和对创新的渴求。这条 AI 与知识管理驱动的创新流水线,是百度一路踏浪而来、逐浪而去所开辟的航海图。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力”,流淌在百度这条创新流水线上_脑极体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