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背这个模板就行了
专业话术(基于 ISO/IEC/IEEE 29148:2018(E) 模型)
场景: 描述一个政务协同平台中的“跨部门专项任务督办”功能。
“在我负责的【智慧政务协同平台】项目中,我将基于 ISO 29148 标准,以‘跨部门专项任务督办’特性为例,阐述我的产品工作。
1. 业务需求与利益相关方需求:
业务需求: 提升市政府对跨部门重点工作的执行效率与透明度,实现从任务下发、过程协调到结果考核的全生命周期线上化管理。
核心利益相关方及其需求:
市领导(决策方): 需要实时、直观地掌握全市重点工作的进展全景,并能对滞后任务进行穿透式督导。
办公室/督查室(管理方): 需要替代传统的手工台账,实现任务的自动分发、进度催办与数据汇总,减轻协调负担。
各委办局(执行方): 需要清晰的任务接收界面、标准化的进度反馈流程,以及便捷的跨部门协作通道,减少文来文往。
2. 系统特性:为满足上述需求,我们定义了以下核心系统特性:
特性 1(可配置任务模板): 系统应支持管理员根据任务类型,预置包含关键节点、责任部门与时间要求的标准化任务模板。
特性 2(自动化流程路由): 任务创建后,系统应能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将任务分发至主责与协办部门,并触发通知。
特性 3(立体化进度监控): 系统应为不同角色提供差异化的视图:为执行者提供‘我的任务’看板,为管理者提供‘督办台账’,为决策者提供‘领导驾驶舱’数据大屏。
特性 4(闭环化问题协同): 系统应提供任务关联的在线协作空间,支持跨部门的问题反馈、资料共享与协调会议,确保所有交互留痕。
3. 软件需求规格(部分示例):我们进一步将特性分解为可执行、可验证的软件需求。
需求 ID: SR-TASK-001 【功能需求】
描述: 系统应允许督查室用户通过‘任务创建’界面,选择任务模板,并填写任务名称、描述、主责部门、关键里程碑及最终截止日期。
验收标准:
当主责部门未填写时,系统应阻止提交并提示“主责部门为必填项”。
任务创建成功后,系统应向所有相关部门的系统管理员发送通知。
需求 ID: SR-DASH-001 【功能需求】
描述: 在‘领导驾驶舱’视图中,系统应以颜色编码的甘特图形式,可视化展示所有市级重点任务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
验收标准:
滞后(红色)、风险(黄色)、正常(绿色)的任务需按预设规则正确标识。
点击任一任务条,应能下钻查看该任务的详细进展与当前阻塞问题。
需求 ID: NFR-SEC-001 【非功能需求】
描述: 系统应确保用户只能查看和操作其所属部门权限范围内的任务数据。
验收标准:
通过角色权限测试,验证 A 部门用户无法在任务列表中看到 B 部门的独立任务。
所有数据接口访问均需通过基于角色的权限认证。
总结:通过这套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的需求定义与管理方法,我们成功将模糊的‘提升效率’业务目标,转化为了一个权责清晰、流程固化、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该特性上线后,全市重点任务的平均完成周期缩短了 20%,跨部门协作的文书往来减少了 60%,实现了业务需求与软件解决方案的高度统一。”
话术解析与价值点:
结构化: 严格遵循了标准中从“业务需求 -> 利益相关方需求 -> 系统特性 -> 详细软件需求”的层层分解逻辑。
专业化: 使用了“利益相关方”、“软件需求规格”、“验收标准”、“非功能需求”等专业术语,体现了对国际工程标准的熟悉。
具体化: 避免了空泛的描述,给出了具体的功能场景(任务模板、驾驶舱甘特图)和可量化的验收标准(颜色编码、权限验证)。
价值闭环: 在最后将产品工作与业务成果(周期缩短 20%)直接关联,证明了产品决策的有效性。
在面试或述职中使用此类话术,能极有力地证明您不仅“做过”项目,而且具备系统性、工程化、可追溯的产品思维与方法论,这是高级产品经理的核心标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