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Kafka 如何基于 KRaft 实现集群最终一致性协调

作者:AutoMQ
  • 2024-06-06
    浙江
  • 本文字数:3269 字

    阅读完需:约 11 分钟

01


架构概览


Zookeeper 提供了配置服务、分布式同步、命名服务、Leader 选举和集群管理等功能,在大数据时代的开始很多开源产品都依赖 Zookeeper 来构建,Apache Kafka 也不例外。但是随着 Kafka 功能的演进和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


  • 基于 Zookeeper 的协作模式,使得 Kafka 的集群一致性维护越来越复杂;

  • 受到 Zookeeper 性能的限制,使得 Kafka 无法支撑更大的集群规模;

  • 并且 Zookeeper 自身带来的运维复杂性和产品稳定性,也同样将复杂度和风险负担传递到 Kafka 运维人员;


因此作为 Zookeeper 的替代,Kafka 3.3.1 提供了 KRaft 元数据管理组件。下图来自于 KIP-500 [1]提案,左右分别是 Zookeeper 模式和 KRaft 模式的部署架构图。



在 Zookeeper (后面简称为 ZK)模式下:


  • 运维部署:3 个 ZK 节点;2..N 个 Broker 节点,其中一个 Broker 承担 Controller 的角色。除了拉起一套最小生产的 Kafka 集群需要至少 3 + N 的资源外,Kafka 的运维人员要同时掌握 ZK 和 Kafka Broker 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的运维方式。

  • 通信协调:ZK 节点之间通过 ZAB 协议进行一致性协调;Broker 会通过 ZK 来选出一个 Controller 负责全局的协调,同时也会直接修改 ZK 里的数据;Controller 也会监听和修改 ZK 里的数据,并调用 Broker 来完成集群的协调。虽然 ZK 之间的一致性由 ZAB 来保障了,但是 ZK 与 Controller 之间和 Controller 与 Broker 之间的一致性是相对比较脆弱的。


在 KRaft 模式下:


  • 运维部署:3 个 Controller 节点;0..N 个 Broker 节点。Kafka 节点可以同时承担 Controller 和 Broker 两个角色,因此一套最小生产集群只需要 3 个节点。在测试环境更可以只以 1 节点模式就可以轻量地拉起一个 Kafka 集群。

  • 通信协调:Controller 节点底层通过 Raft 协议达成一致,Controller 的内存状态通过 #replay Raft Log 来构建,因此 Controller 之间的内存状态都是一致的;Broker 订阅 KRaft Log 维护和 Controller 一致的内存状态,并且通过事件驱动的方式执行 Partition Reassignment 之类的操作来实现集群最终一致性协调。整个集群的状态维护和一致性协调都是基于 KRaft 中的事件。


Raft 的原理和实现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文章介绍过了,就不在此赘述了。下面着重介绍一下 Kafka 如何基于 KRaft 实现集群的最终一致性协调。


02


最终一致性协调


最终一致性协调分为两部分:Controller 内存数据与 KRaft 的一致性;Broker (分区 / 配置 / ...)状态与期望的一致性。


2.1 Controller


Controller 在生产环境中通常由 3 个节点组成 Quorum,底层使用 KRaft 来进行一致性协调,KRaft 的 Leader 即是 Controller Leader。只有 Leader 会进行请求处理,Follower 只会跟随 Replay KRaft 中的数据,请求处理流程简要如下:


  1. 当 Leader 网络层接收到 Broker 发来的请求后,会将请求首先放入到事件队列中,由后台的单线程来处理事件队列中的请求。通过单线程处理机制简化了并发编程的复杂度,并且确保所有请求可以顺序处理;

  2. 单线程处理器运行请求对应的 Manager 逻辑。Manager 根据当前内存中维护的状态,生成响应和变更的 Records;

  3. 最后再把变更的 Records 提交到 KRaft 中,等多数派确认后就可以将响应返回,并 #replay(Records) 修改 Manager 维护的内存状态;

  4. 同时 Follower 也会将 KRaft 中的 Records #replay 到内存中,内存数据持续的保持同步;


以 CAS(expectValue, newValue) 举例说明上述的流程,假设内存中的初始状态为 1,Broker Client 提交了请求 CAS(1, 2) 到 Controller:


  1. 首先 Leader 会将请求放到事件队列中;

  2. 然后 Manager 以单线程模式处理请求,判断内存中的值是 1,等于请求的 expectValue,因此生成成功响应和 Record{value = 2};

  3. 最后再把变更的 Records 提交到 KRaft 中,KRaft 确认后返回给请求方响应,并将 Record{value = 2} replay 到 Manager,Manager 内存状态更新为 2;


简而言之,Controller 简版的处理时序如下:开始处理请求 A -> Manager 生成响应和 Records -> Records 在 KRaft 多数派确认 -> Manager#replay(Records) -> 返回响应 -> 处理下一条请求...通过上述的处理时序,Controller 就可以做到“内存状态与 KRaft ”和“多节点之间的内存状态”的一致性:


  • 内存状态与 KRaft :Controller 的内存状态都是基于 KRaft 确认的 Records 变更 #replay 出来的,因此内存状态和 KRaft 保持一致;

  • 多节点之间的内存状态:KRaft 底层保证了多节点的 KRaft Log 是一致的,然后基于 “内存状态与 KRaft” 的一致性,通过传递性原则,因此多节点之间的内存状态也是一致的;


Controller 简版的处理时序在正确性上没什么问题,但在性能上有所瓶颈。假设每次 KRaft 多数派确认需要 2ms,意味着 Controller 处理请求的最大吞吐为 500 req/s。因此 Kafka 的实际处理模型中将最耗时的 KRaft 确认这步从处理时序中移除了。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比简版的处理时序:


  • Leader 的 Manager 产生出 Records 后立刻 #replay 更新内存状态,并异步提交 Records 到 KRaft,这时候就可以继续处理下一个请求了;

  • 响应仍旧是 KRaft 多数派确认后再返回;

  • Follower 的内存状态仍旧是从 KRaft Log 的 Records #replay 更新;


Controller 处理请求的最大吞吐为:Min(1s / Manager 代码执行 CPU 耗时, KRaft 写入吞吐)。然而先 #replay 到内存再让 KRaft 确认可能会造成内存里面有脏数据,仍旧以 CAS(1, 2) 举例,考虑如下场景:


  1. Controller Leader 的 Manager 通过 #replay 将内存值从 1 更新成 2;

  2. Leader 提交 Record{value=2}到 KRaft;

  3. 假设这时候由于心跳超时抖动等原因,导致该节点不再是 KRaft Leader 了,这时候会提交失败,返回客户端失败;

  4. 这时 Controllers 节点内存中的状态分别为 2、1、1,KRaft 中的状态为 1,集群状态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afka 设计了一系列支持 MVCC 的 Timeline 数据结构:TimelineHashMap、TimelineHashSet、TimelineInteger、TimelineLong 和底层的 SnapshotRegistry。Controller 的内存状态都通过 Timeline 数据结构来维护,当出现 Leader 切换时,旧的 Leader 会将 Timeline 数据结构的数据回滚到上一个已经被 KRaft 多数派确认的状态,来保证旧 Leader 内存中不会有脏数据。可能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解决了写入的脏数据问题,那是不是可能读到还未被 KRaft 确认的数据呢?Timeline 数据结构也考虑到了这点,例如 TimelineLong 提供了 #get(epoch) 接口,其中 epoch 通常传入的是 KRaft CommitedOffset,以此来保障读到的数据都是 KRaft 确认过的数据。对 Timeline 数据结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server-common 模块下 org.apache.kafka.timeline 这个包的实现。


2.2 Broker


在上一章节我们提到,Controller Follower 会 #replay KRaft 中的数据来构建自己的内存状态。Broker 同理也一样会订阅 KRaft 中的 Records 来构建自己的内存元数据,并且根据这些 Records 来执行特定的变更。以分区管理为例,假设集群有 B1 和 B2 两个节点,用户将分区 P1 从 B1 移动到 B2(简化 ISR 变更的过程):


  1. Controller 处理分区移动请求,并生成 PartitionChangeRecord{P1=B2}提交到 KRaft;

  2. B1 #replay 到对应的变更记录,更新内存元数据记录 P1 在 B2 上,并开始关闭 P1;

  3. B2#replay 到对应的变更记录,更新内存元数据记录 P1 在 B2 上,并开始打开 P1;


这时候 B1 和 B2 都可以通过内存元数据提供一致的的 Topic Metadata 查询服务,并且完成了分区 P1 的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变更 Controller 无需再主动调用 Broker 的 RPC 来尝试将集群推进到某个状态,也无需处理 RPC 调用中的顺序和幂等重试等问题。转换思路,Controller 通过 KRaft 来下发期望的状态,然后 Broker 去达成状态,这和 K8s 推荐的声明式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03


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 KRaft 替换 ZK,并不是元数据存储重新造轮子,而核心是集群协调机制的演进。整个通信协调机制本质上是事件驱动模型,也就是 Metadata as an Event Log,Leader 通过 KRaft 生产权威的事件,Follower 和 Broker 通过监听 KRaft 来获得这些事件,并且顺序处理事件,达到集群状态和期望的最终一致。

用户头像

AutoMQ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3-12-0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Kafka 如何基于 KRaft 实现集群最终一致性协调_kafka_AutoMQ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