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拆”不破之 MECE 原则二| 技术人应知的创新思维模型 (6)
上文提到了 MECE 原则的定义及常用拆分方法;本文将续前文继续阐述 MECE 原则的实操步骤与边界:
一、MECE 原则的实操步骤
发现核心问题,确定问题范围
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目标与现实之差,所以问题的拆解背后,一定有一个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偏差,现实是已经存在和发生的,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在问题上进一步做功;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层层下探,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 问题要解决到什么样一个程度?只有明确了具体的核心问题和问题所要解决的程度(即目标),MECE 原则中的"完全穷尽"才有可能,否则范围不定,如何穷尽?
比如,我们在前文中曾经举过的例子:“35 岁大龄互联网从业男性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瓶颈?”,这个问题有什么缺陷?
一是问题太大不够具体,比如如果你是一名技术经理,你想突破发展瓶颈 成为一名技术总监,那么你的问题应该是“35 岁+大龄互联网从业男性如何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由技术经理成为技术总监?” ;
二是问题太过封闭、是一个直线型思考的问题;所以如果把问题换成“”35 岁+大龄互联网从业男性突破职业发展瓶颈由技术经理成为技术总监的关键是什么?“ ,问题的边界范围更小,问题的目标也会更明确。
寻找问题切入点
什么叫切入点?就是面对问题时你计划用来拆分的点?决定按什么维度、角度进行拆解?这一步时最难的,如果选择的切入点就错了,即使重叠且穷尽,那分解出来的要素,对问题的解决也毫无帮助;所以在寻找切入点时,一定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以终为始。
比如,笔者近期一直在持续努力解决的问题是:"过于肉实",为了更健康,无疑"减肥"是势在必行的行为,因此问题就是"如何减肥?",转化为 What 型问题就是"减肥的本质什么?",健身教练说"提升热量差"是减肥不二法门:热量差=摄入-消耗,而摄入即食品的摄入,消耗即运动的消耗;接着往下拆,如果你选择按食品的口味、菜系去拆解无疑切入点就错了,在食品的拆解维度应该是"热量"这个切入点;同样运动如果你选择按运动类型去拆也是不当的,运动的维度也必然是按运动可消耗的"热量"作为切入点。
拆解到合适的颗粒度
找到了切入点,再往后即是明确拆解的颗粒度,前文曾提及颗粒度不是越细越好,越细意味着要素越多,要素越多以为着头绪越多,组合越多,往往更难以发现关键要素;所以拆解一定是拆解到够用就行,所谓够用就行既是"以终为始",拆解到可以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要素、影响目标达成的要素;比如,为低消人群提供化妆品产品的企业,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营销,需对用户进行细分与分析;如果只是将用户细分到"男,女",无疑对你的营销用户分析没有任何帮助,又或者你将用户细分为"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也无疑是找错了角度与尺度。
检查是否有重叠和遗漏
分解出诸多要素之后,为了便于发现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重叠、是否存在遗漏,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逻辑树,用结构化、可视化的方式去分类检视,如果遇到无法归类的要素,可以选择单列一类"其他"进行归类。
MECE 原则要求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独立和不穷尽哪个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如有兴趣可在评论区留言
二、MECE 原则的边界
1. MECE 原则仅应用于问题、目标的拆解,找到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的关键要素,离问题的解决、目标的达成必然还存在一定距离。
2. MECE 原则是偏静态的分析,现实中要素之间必然存在关联和连接,要素之间往往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所以只有静态的要素拆解+要素间动态作用分析才能是一个相对整体的分析。
三、如何提升 MECE 原则的应用能力
MECE 原则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并非如此,不重叠尤其难,想要具备较好的问题层层拆解、分类能力,进而在职场中即能更从容的去拆解问题,又能与老板同频共振,无疑需要平时加强对各种拆解框架、思维模型的学习积累与应用;6 字诀:多学、多练、多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