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前端 vue 面试题合集
能说下 vue-router 中常用的 hash 和 history 路由模式实现原理吗?
(1)hash 模式的实现原理
早期的前端路由的实现就是基于 location.hash 来实现的。其实现原理很简单,location.hash 的值就是 URL 中 # 后面的内容。比如下面这个网站,它的 location.hash 的值为 '#search':
hash 路由模式的实现主要是基于下面几个特性:
URL 中 hash 值只是客户端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当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时,hash 部分不会被发送;
hash 值的改变,都会在浏览器的访问历史中增加一个记录。因此我们能通过浏览器的回退、前进按钮控制 hash 的切换;
可以通过 a 标签,并设置 href 属性,当用户点击这个标签后,URL 的 hash 值会发生改变;或者使用 JavaScript 来对 loaction.hash 进行赋值,改变 URL 的 hash 值;
我们可以使用 hashchange 事件来监听 hash 值的变化,从而对页面进行跳转(渲染)。
(2)history 模式的实现原理
HTML5 提供了 History API 来实现 URL 的变化。其中做最主要的 API 有以下两个:history.pushState() 和 history.repalceState()。这两个 API 可以在不进行刷新的情况下,操作浏览器的历史纪录。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是新增一个历史记录,后者是直接替换当前的历史记录,如下所示:
history 路由模式的实现主要基于存在下面几个特性:
pushState 和 repalceState 两个 API 来操作实现 URL 的变化 ;
我们可以使用 popstate 事件来监听 url 的变化,从而对页面进行跳转(渲染);
history.pushState() 或 history.replaceState() 不会触发 popstate 事件,这时我们需要手动触发页面跳转(渲染)。
v-show 与 v-if 有什么区别?
v-if 是真正的条件渲染,因为它会确保在切换过程中条件块内的事件监听器和子组件适当地被销毁和重建;也是惰性的:如果在初始渲染时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直到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会开始渲染条件块。
v-show 就简单得多——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被渲染,并且只是简单地基于 CSS 的 “display” 属性进行切换。
所以,v-if 适用于在运行时很少改变条件,不需要频繁切换条件的场景;v-show 则适用于需要非常频繁切换条件的场景。
$nextTick 原理及作用
Vue 的 nextTick 其本质是对 JavaScript 执行原理 EventLoop 的一种应用。
nextTick 的核心是利用了如 Promise 、MutationObserver、setImmediate、setTimeout 的原生 JavaScript 方法来模拟对应的微/宏任务的实现,本质是为了利用 JavaScript 的这些异步回调任务队列来实现 Vue 框架中自己的异步回调队列。
nextTick 不仅是 Vue 内部的异步队列的调用方法,同时也允许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使用这个方法来满足实际应用中对 DOM 更新数据时机的后续逻辑处理
nextTick 是典型的将底层 JavaScript 执行原理应用到具体案例中的示例,引入异步更新队列机制的原因∶
如果是同步更新,则多次对一个或多个属性赋值,会频繁触发 UI/DOM 的渲染,可以减少一些无用渲染
同时由于 VirtualDOM 的引入,每一次状态发生变化后,状态变化的信号会发送给组件,组件内部使用 VirtualDOM 进行计算得出需要更新的具体的 DOM 节点,然后对 DOM 进行更新操作,每次更新状态后的渲染过程需要更多的计算,而这种无用功也将浪费更多的性能,所以异步渲染变得更加至关重要
Vue 采用了数据驱动视图的思想,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仍然需要操作 DOM。有时候,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DOM1 的数据发生了变化,而 DOM2 需要从 DOM1 中获取数据,那这时就会发现 DOM2 的视图并没有更新,这时就需要用到了nextTick
了。
由于 Vue 的 DOM 操作是异步的,所以,在上面的情况中,就要将 DOM2 获取数据的操作写在$nextTick
中。
所以,在以下情况下,会用到 nextTick:
在数据变化后执行的某个操作,而这个操作需要使用随数据变化而变化的 DOM 结构的时候,这个操作就需要方法在
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在 vue 生命周期中,如果在 created()钩子进行 DOM 操作,也一定要放在
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
因为在 created()钩子函数中,页面的 DOM 还未渲染,这时候也没办法操作 DOM,所以,此时如果想要操作 DOM,必须将操作的代码放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中。
为什么 Vuex 的 mutation 中不能做异步操作?
Vuex 中所有的状态更新的唯一途径都是 mutation,异步操作通过 Action 来提交 mutation 实现,这样可以方便地跟踪每一个状态的变化,从而能够实现一些工具帮助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应用。
每个 mutation 执行完成后都会对应到一个新的状态变更,这样 devtools 就可以打个快照存下来,然后就可以实现 time-travel 了。如果 mutation 支持异步操作,就没有办法知道状态是何时更新的,无法很好的进行状态的追踪,给调试带来困难。
Computed 和 Watch 的区别
对于 Computed:
它支持缓存,只有依赖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才会重新计算
不支持异步,当 Computed 中有异步操作时,无法监听数据的变化
computed 的值会默认走缓存,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响应式依赖进行缓存的,也就是基于 data 声明过,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 props 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的。
如果一个属性是由其他属性计算而来的,这个属性依赖其他的属性,一般会使用 computed
如果 computed 属性的属性值是函数,那么默认使用 get 方法,函数的返回值就是属性的属性值;在 computed 中,属性有一个 get 方法和一个 set 方法,当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调用 set 方法。
对于 Watch:
它不支持缓存,数据变化时,它就会触发相应的操作
支持异步监听
监听的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最新的值,第二个是变化之前的值
当一个属性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
监听数据必须是 data 中声明的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 props 中的数据,当发生变化时,会触发其他操作,函数有两个的参数:
immediate:组件加载立即触发回调函数
deep:深度监听,发现数据内部的变化,在复杂数据类型中使用,例如数组中的对象发生变化。需要注意的是,deep 无法监听到数组和对象内部的变化。
当想要执行异步或者昂贵的操作以响应不断的变化时,就需要使用 watch。
总结:
computed 计算属性 : 依赖其它属性值,并且 computed 的值有缓存,只有它依赖的属性值发生改变,下一次获取 computed 的值时才会重新计算 computed 的值。
watch 侦听器 : 更多的是观察的作用,无缓存性,类似于某些数据的监听回调,每当监听的数据变化时都会执行回调进行后续操作。
运用场景:
当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并且依赖于其它数据时,应该使用 computed,因为可以利用 computed 的缓存特性,避免每次获取值时都要重新计算。
当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应该使用 watch,使用 watch 选项允许执行异步操作 ( 访问一个 API ),限制执行该操作的频率,并在得到最终结果前,设置中间状态。这些都是计算属性无法做到的。
谈谈对 keep-alive 的了解
keep-alive 可以实现组件的缓存,当组件切换时不会对当前组件进行卸载。常用的2个属性
include/exclude ,2个生命周期
activated ,
deactivated
参考 前端进阶面试题详细解答
Vue 路由的钩子函数
首页可以控制导航跳转,
beforeEach
,afterEach
等,一般用于页面title
的修改。一些需要登录才能调整页面的重定向功能。
beforeEach
主要有 3 个参数to
,from
,next
。to
:route
即将进入的目标路由对象。from
:route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next
:function
一定要调用该方法resolve
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 next
方法的调用参数。可以控制网页的跳转
v-model 的原理?
我们在 vue 项目中主要使用 v-model 指令在表单 input、textarea、select 等元素上创建双向数据绑定,我们知道 v-model 本质上不过是语法糖,v-model 在内部为不同的输入元素使用不同的属性并抛出不同的事件:
text 和 textarea 元素使用 value 属性和 input 事件;
checkbox 和 radio 使用 checked 属性和 change 事件;
select 字段将 value 作为 prop 并将 change 作为事件。
以 input 表单元素为例:
如果在自定义组件中,v-model 默认会利用名为 value 的 prop 和名为 input 的事件,如下所示:
了解 nextTick 吗?
异步方法,异步渲染最后一步,与 JS 事件循环联系紧密。主要使用了宏任务微任务(setTimeout
、promise
那些),定义了一个异步方法,多次调用nextTick
会将方法存入队列,通过异步方法清空当前队列。
请说出 vue cli 项目中 src 目录每个文件夹和文件的用法
assets
文件夹是放静态资源;components
是放组件;router
是定义路由相关的配置;view
视图;app.vue
是一个应用主组件;main.js
是入口文件
vue 中使用了哪些设计模式
1.工厂模式 - 传入参数即可创建实例
虚拟 DOM 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基础标签的 Vnode 和组件 Vnode
2.单例模式 - 整个程序有且仅有一个实例
vuex 和 vue-router 的插件注册方法 install 判断如果系统存在实例就直接返回掉
3.发布-订阅模式 (vue 事件机制)
4.观察者模式 (响应式数据原理)
5.装饰模式: (@装饰器的用法)
6.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指对象有某个行为,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中,该行为有不同的实现方案-比如选项的合并策略
Vue 中 v-html 会导致哪些问题
可能会导致
xss
攻击v-html
会替换掉标签内部的子元素
Composition API 与 Options API 有什么不同
分析
Vue3
最重要更新之一就是Composition API
,它具有一些列优点,其中不少是针对Options API
暴露的一些问题量身打造。是Vue3
推荐的写法,因此掌握好Composition API
应用对掌握好Vue3
至关重要

What is Composition API?(opens new window)
Composition API
出现就是为了解决 Options API 导致相同功能代码分散的现象


体验
Composition API
能更好的组织代码,下面用composition api
可以提取为useCount()
,用于组合、复用

compositon api 提供了以下几个函数:
setup
ref
reactive
watchEffect
watch
computed
toRefs
生命周期的
hooks
回答范例
Composition API
是一组API
,包括:Reactivity API
、生命周期钩子
、依赖注入
,使用户可以通过导入函数方式编写vue
组件。而Options API
则通过声明组件选项的对象形式编写组件Composition API
最主要作用是能够简洁、高效复用逻辑。解决了过去Options API
中mixins
的各种缺点;另外Composition API
具有更加敏捷的代码组织能力,很多用户喜欢Options API
,认为所有东西都有固定位置的选项放置代码,但是单个组件增长过大之后这反而成为限制,一个逻辑关注点分散在组件各处,形成代码碎片,维护时需要反复横跳,Composition API
则可以将它们有效组织在一起。最后Composition API
拥有更好的类型推断,对 ts 支持更友好,Options API
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类型推断因素,虽然官方为此做了很多复杂的类型体操,确保用户可以在使用Options API
时获得类型推断,然而还是没办法用在mixins
和provide/inject
上Vue3
首推Composition API
,但是这会让我们在代码组织上多花点心思,因此在选择上,如果我们项目属于中低复杂度的场景,Options API
仍是一个好选择。对于那些大型,高扩展,强维护的项目上,Composition API
会获得更大收益
可能的追问
Composition API
能否和Options API
一起使用?
可以在同一个组件中使用两个script
标签,一个使用 vue3,一个使用 vue2 写法,一起使用没有问题
vue-router 中如何保护路由
分析
路由保护在应用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几乎每个应用都要做各种路由权限管理,因此相当考察使用者基本功。
体验
全局守卫:
路由独享守卫:
组件内的守卫:
回答
vue-router
中保护路由的方法叫做路由守卫,主要用来通过跳转或取消的方式守卫导航。路由守卫有三个级别:
全局
、路由独享
、组件级
。影响范围由大到小,例如全局的router.beforeEach()
,可以注册一个全局前置守卫,每次路由导航都会经过这个守卫,因此在其内部可以加入控制逻辑决定用户是否可以导航到目标路由;在路由注册的时候可以加入单路由独享的守卫,例如beforeEnter
,守卫只在进入路由时触发,因此只会影响这个路由,控制更精确;我们还可以为路由组件添加守卫配置,例如beforeRouteEnter
,会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验证前调用,控制的范围更精确了。用户的任何导航行为都会走
navigate
方法,内部有个guards
队列按顺序执行用户注册的守卫钩子函数,如果没有通过验证逻辑则会取消原有的导航。
原理
runGuardQueue(guards)
链式的执行用户在各级别注册的守卫钩子函数,通过则继续下一个级别的守卫,不通过进入catch
流程取消原本导航
如何监听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的变化呢?
利用自定义事件new Event()
创建这两个事件,并全局监听:
Vue 模版编译原理知道吗,能简单说一下吗?
简单说,Vue 的编译过程就是将template
转化为render
函数的过程。会经历以下阶段:
生成 AST 树
优化
codegen
首先解析模版,生成AST语法树
(一种用 JavaScript 对象的形式来描述整个模板)。 使用大量的正则表达式对模板进行解析,遇到标签、文本的时候都会执行对应的钩子进行相关处理。
Vue 的数据是响应式的,但其实模板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响应式的。有一些数据首次渲染后就不会再变化,对应的 DOM 也不会变化。那么优化过程就是深度遍历 AST 树,按照相关条件对树节点进行标记。这些被标记的节点(静态节点)我们就可以跳过对它们的比对
,对运行时的模板起到很大的优化作用。
编译的最后一步是将优化后的AST树转换为可执行的代码
。
怎么缓存当前的组件?缓存后怎么更新
缓存组件使用keep-alive
组件,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有用的优化手段,vue3
中keep-alive
有比较大的更新,能说的点比较多
思路
缓存用
keep-alive
,它的作用与用法使用细节,例如缓存指定/排除、结合
router
和transition
组件缓存后更新可以利用
activated
或者beforeRouteEnter
原理阐述
回答范例
开发中缓存组件使用
keep-alive
组件,keep-alive
是vue
内置组件,keep-alive
包裹动态组件component
时,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而不是销毁它们,这样在组件切换过程中将状态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
结合属性
include
和exclude
可以明确指定缓存哪些组件或排除缓存指定组件。vue3
中结合vue-router
时变化较大,之前是keep-alive
包裹router-view
,现在需要反过来用router-view
包裹keep-alive
缓存后如果要获取数据,解决方案可以有以下两种
beforeRouteEnter
:在有vue-router的
项目,每次进入路由的时候,都会执行beforeRouteEnter
actived
:在keep-alive
缓存的组件被激活的时候,都会执行actived
钩子
keep-alive
是一个通用组件,它内部定义了一个map
,缓存创建过的组件实例,它返回的渲染函数内部会查找内嵌的component
组件对应组件的vnode
,如果该组件在map
中存在就直接返回它。由于component
的is
属性是个响应式数据,因此只要它变化,keep-alive
的render
函数就会重新执行
实际工作中,你总结的 vue 最佳实践有哪些
从编码风格、性能、安全等方面说几条:
编码风格方面:
命名组件时使用“多词”风格避免和
HTML
元素冲突使用“细节化”方式定义属性而不是只有一个属性名
属性名声明时使用“驼峰命名”,模板或
jsx
中使用“肉串命名”使用
v-for
时务必加上key
,且不要跟v-if
写在一起
性能方面:
路由懒加载减少应用尺寸
利用
SSR
减少首屏加载时间利用
v-once
渲染那些不需要更新的内容一些长列表可以利用虚拟滚动技术避免内存过度占用
对于深层嵌套对象的大数组可以使用
shallowRef
或shallowReactive
降低开销避免不必要的组件抽象
安全:
不使用不可信模板,例如使用用户输入拼接模板:
template: <div> + userProvidedString + </div>
避免使用
v-html
,:url
,:style
等,避免html
、url
、样式等注入
Vue 项目中有封装过 axios 吗?主要是封装哪方面的?
一、axios 是什么
axios
是一个轻量的 HTTP
客户端
基于 XMLHttpRequest
服务来执行 HTTP
请求,支持丰富的配置,支持 Promise
,支持浏览器端和 Node.js
端。自Vue
2.0 起,尤大宣布取消对 vue-resource
的官方推荐,转而推荐 axios
。现在 axios
已经成为大部分 Vue
开发者的首选
特性
从浏览器中创建
XMLHttpRequests
从
node.js
创建http
请求支持
Promise
API拦截请求和响应
转换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
取消请求
自动转换
JSON
数据客户端支持防御
XSRF
基本使用
安装
导入
发送请求
并发请求axios.all([])
二、为什么要封装
axios
的 API 很友好,你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在项目中直接使用。
不过随着项目规模增大,如果每发起一次HTTP
请求,就要把这些比如设置超时时间、设置请求头、根据项目环境判断使用哪个请求地址、错误处理等等操作,都需要写一遍
这种重复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让代码变得冗余不堪,难以维护。为了提高我们的代码质量,我们应该在项目中二次封装一下 axios
再使用
举个例子:
如果每个页面都发送类似的请求,都要写一堆的配置与错误处理,就显得过于繁琐了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axios
进行二次封装,让使用更为便利
三、如何封装
封装的同时,你需要和 后端协商好一些约定,请求头,状态码,请求超时时间.......
设置接口请求前缀:根据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不同,前缀需要加以区分
请求头 : 来实现一些具体的业务,必须携带一些参数才可以请求(例如:会员业务)
状态码: 根据接口返回的不同
status
, 来执行不同的业务,这块需要和后端约定好请求方法:根据
get
、post
等方法进行一个再次封装,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请求拦截器: 根据请求的请求头设定,来决定哪些请求可以访问
响应拦截器: 这块就是根据 后端`返回来的状态码判定执行不同业务
设置接口请求前缀
利用node
环境变量来作判断,用来区分开发、测试、生产环境
在本地调试的时候,还需要在vue.config.js
文件中配置devServer
实现代理转发,从而实现跨域
设置请求头与超时时间
大部分情况下,请求头都是固定的,只有少部分情况下,会需要一些特殊的请求头,这里将普适性的请求头作为基础配置。当需要特殊请求头时,将特殊请求头作为参数传入,覆盖基础配置
封装请求方法
先引入封装好的方法,在要调用的接口重新封装成一个方法暴露出去
把封装的方法放在一个api.js
文件中
页面中就能直接调用
这样可以把api
统一管理起来,以后维护修改只需要在api.js
文件操作即可
请求拦截器
请求拦截器可以在每个请求里加上 token,做了统一处理后维护起来也方便
响应拦截器
响应拦截器可以在接收到响应后先做一层操作,如根据状态码判断登录状态、授权
小结
封装是编程中很有意义的手段,简单的
axios
封装,就可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它的魅力封装
axios
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要你的封装可以满足你的项目需求,并且用起来方便,那就是一个好的封装方案
Vue 为什么要用 vm.$set() 解决对象新增属性不能响应的问题 ?你能说说如下代码的实现原理么?
1)Vue 为什么要用 vm.$set() 解决对象新增属性不能响应的问题
Vue 使用了 Object.defineProperty 实现双向数据绑定
在初始化实例时对属性执行 getter/setter 转化
属性必须在 data 对象上存在才能让 Vue 将它转换为响应式的(这也就造成了 Vue 无法检测到对象属性的添加或删除)
所以 Vue 提供了 Vue.set (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 vm.$set (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2)接下来我们看看框架本身是如何实现的呢?
Vue 源码位置:vue/src/core/instance/index.js
我们阅读以上源码可知,vm.$set 的实现原理是:
如果目标是数组,直接使用数组的 splice 方法触发相应式;
如果目标是对象,会先判读属性是否存在、对象是否是响应式,
最终如果要对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则是通过调用 defineReactive 方法进行响应式处理
defineReactive 方法就是 Vue 在初始化对象时,给对象属性采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动态添加 getter 和 setter 的功能所调用的方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