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YashanDB 共享集群实测报告:性能、稳定性、架构三重验证,细节见真章

作者:数据库砖家
  • 2025-05-09
    广东
  • 本文字数:1012 字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2024 年,随着国产数据库替代步入深水区,共享存储集群架构作为 Oracle RAC 的关键替代方向,成为系统核心数据库能力验证的试金石。我们团队对崖山数据库共享集群(YashanDB YAC)进行了系统性测试,从最初带着“怀疑”,到最终“认可”,是一次从工程视角对核心数据库产品的深度解析。

一、为什么共享架构是核心系统首选?

共享存储集群架构(如 Oracle RAC)具有以下优势:

所有节点可对称读写,性能可扩展;

故障切换迅速,RPO=0.RTO<30s;

成本可控,架构简洁,部署灵活。

在替代 Oracle 的过程中,用户最担心的是两个问题:

① 服务不中断:哪怕出现宕机、掉电、网络异常,系统仍需保持高可用;

② 数据不丢失:要求事务级别一致性,零数据损失。

这正是 YashanDB YAC 产品力测评的核心目标。

二、架构能力测试:全对称 + 原创结构

测试重点:

是否为完全对称架构?每节点是否具备独立读写能力?

是否具有区别于市面产品的技术结构?

测试结论:

四个节点均支持读写,性能表现高度一致;

存储子系统、线程调度、文件系统设计不依赖通用开源框架,具备明显的原创性。

架构上做到了“对称性 + 自主性”,是共享集群落地的基本盘。

三、功能兼容测试:高还原 + 实用增强

测试范围:

PL/SQL 语法、系统表/视图、事务机制、手动提交回滚方式等;

Oracle 常用特性是否兼容。

测试发现:

兼容度高,DBA 视图、系统行为与 Oracle 高度一致;

除 Oracle 闪回外,YAC 还扩展了 truncate 闪回本地 swap 表空间 等实用能力。

四、高可用性测试:实测 RPO=0.RTO<15s

模拟场景:

软件异常、硬件故障、断电、网络异常、介质损坏等;

测试结论:

所有场景下均可实现正确切换与恢复;

事务不丢失(RPO=0),系统恢复时间控制在 15 秒以内;

一致性校验全部通过。

五、性能表现测试:四节点 520 万 tpmC,线性扩展

测试维度:

单机极限性能;

集群对单节点性能的影响;

节点数扩展下整体性能提升幅度。

测试结果:

YAC 在扩展性上做到了“性能几乎无损 + 规模线性提升”。

六、细节体验:工程化功底明显

① 连接池表现优异

有效管理连接压力,避免系统过载,稳定性好。

② 内存资源极致控制

在高并发大事务场景下,YAC 没有出现内存溢出,内存调度策略科学合理,配合大页机制控制住了资源极限。

③ 性能可观测性强

提供 Oracle 风格的 AWR 性能报告,采用同样基于 DB Time 的分析方式,为性能诊断提供明确依据。

一句话总结

崖山数据库 YAC 不仅是国产共享集群架构的“可用替代”,更是在细节打磨、架构自主、性能实测层面交出了一份稳健的答卷。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5-04-0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YashanDB 共享集群实测报告:性能、稳定性、架构三重验证,细节见真章_数据库_数据库砖家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