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 Redis 更高效统计 UV?——Hyperloglog 篇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数据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从用户行为数据、系统日志到实时交互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地统计这海量数据中的唯一元素数量,成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的是 Redis 中一个非常强大但可能被忽视的数据类型——HyperLogLog,它如何在牺牲极少的准确度前提下,实现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快速去重计数。
什么是 HyperLogLog?
HyperLogLog 是一种用于基数统计的算法,基数指的是一个集合中不重复元素的数量。
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数亿级别的数据时,传统的去重统计方法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消耗大量的存储空间。HyperLogLog 则以一种非常节省空间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它的计算结果是一个估计值,但是准确率非常高,通常误差率仅为 0.81%。
使用 Redis 的 HyperLogLog 实现去重计数
添加元素:pfadd
首先,我们看一下如何向 HyperLogLog 中添加元素。Redis 提供了 pfadd
命令用于添加元素到 HyperLogLog 中。
这里,我们添加了七个元素(a, b, c, d, e, f, g)到 HyperLogLog p1 中。返回值 (integer) 1
表示操作成功。
统计元素数量:pfcount
接下来,我们利用 pfcount
命令来获取 HyperLogLog 中的元素个数。
通过 pfcount p1
,我们得知 HyperLogLog p1 中有七个唯一元素,和我们之前添加的元素数量一致。
合并 HyperLogLog:pfmerge
如果我们有多个 HyperLogLog,想要合并它们的统计结果,该怎么做呢?Redis 的 pfmerge
命令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pfadd
命令分别向 p1 和 p2 中添加了不同的元素。通过 pfmerge p3 p1 p2
,我们将 p1 和 p2 合并到了 p3 中,并用 pfcount p3
确认了合并后 HyperLogLog p3 中共有 11 个唯一元素。
添加相同元素时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尝试再次添加相同的元素到 HyperLogLog,它将不会增加计数,因为 HyperLogLog 本质上是一种去重计数工具。
刚刚我们往 p1
中添加了 (a, b, c, d, e, f, g) 七个元素,那么如果此时我们添加几个相同的元素以及少量的不同元素,会怎样呢?
我们可以看到,p1
只会统计不同的元素的个数,会自动过滤掉相同的元素。依据这个特性,是不是在脑海中就里面想到了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了?是的,依据这个去重特性,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做 UV 统计。
UV(Unique visitor):是指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访问的一个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一天内同一个访客仅被计算一次。
传统的做法是使用 set 保存用户的 ID,然后统计 set 中元素的数量作为判断标准。但是这种方式保存了大量的用户 ID,用户 ID 一般比较长,这就占用空间,还很麻烦。我们的目的是计数,不是保存数据,所以这样做有弊端。但是如果使用 hyperloglog 就比较合适了。
hyperloglog 的优点是占用内存小,并且是固定的。存储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数,只需要 12 KB 的空间。
数据类型:type
最后,我们来确认一下 HyperLogLog 的数据类型。
虽然 type p1
返回的是 string
,但在 Redis 中,HyperLogLog 是作为一种概率型数据结构实现的,它通过一种特殊的字符串格式来存储数据。因此,虽然它在 Redis 中表现为字符串类型,但它用于实现基数统计的功能。
小结
HyperLogLog 提供了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来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去重计数。虽然其结果是估计值,但其高效性和准确度使其在处理大数据统计时表现出色。
通过上述的简单示例,相信你已经对 Redis 的 HyperLogLog 有了基本的了解。无论是实时数据分析、日志统计还是用户行为分析,HyperLogLog 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利器。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左诗右码】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bb83cea9650e8d663ddbab8c5】。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