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可观测厂商哪家好?2025 年可观测性平台选型指南

作者:博睿数据
  • 2025-11-24
    北京
  • 本文字数:1841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可观测性已成为企业数字业务的核心支撑。本文将基于 Gartner、IDC 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报告,结合市场数据和厂商能力,为你提供一份全面的可观测平台选型指南。

01 测评背景与方法论:可观测性从“可选”走向“必选”

随着云原生、微服务架构的普及,企业系统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可观测性已成为企业确保系统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的核心支撑。

市场增长态势显著

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可观测性解决方案市场正保持稳定增长。IDC 等权威机构的报告指出,到 2031 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相当水平,并保持可观的年复合增长率。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约占全球市场的相当份额,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企业需求升级

企业需求已从基础监控转向业务可观测性,期望通过平台能力降低业务损失、提升客户体验。根据行业实践,高效的可观测性体系能将故障定位时间缩短 80%以上,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02 核心厂商多维度深度剖析

下面表格整理了市场上一些主流的可观测平台,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它们各自的核心定位和特点。主要是从核心能力、信创适配、部署成本等关键维度展开深度对比,数据均源自 IDC 报告、Gartner 评估及厂商公开资料:



03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可观测性平台?

了解各平台特点后,你可以通过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来缩小选择范围:

1、你的团队规模和预算是多少?

博睿数据

团队适配性:无论是中小团队还是大型企业级部署都能很好支持,提供从轻量级 SaaS 服务到私有化部署的完整解决方案

成本优势:在同等功能条件下,总体拥有成本(TCO)比 Dynatrace 和 Datadog 低 30%-40%

预算灵活性:提供多种授权模式,包括按节点、按流量、按功能模块等多种计费方式,更适合预算有限但又需要企业级能力的客户

对比分析

Dynatrace:更适合预算充足的大型企业,其许可费用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平

Datadog:采用模块化定价,初期投入可能较低,但随着使用量增加和功能扩展,成本会快速上升

建议:如果关注成本效益且需要企业级能力,博睿数据是最优选择。

 

2、你们的技术栈和可观测性成熟度如何?

博睿数据

技术栈兼容性:深度支持国内主流技术栈,包括国产中间件、数据库和云环境,提供完整的信创生态适配

成熟度路径

¡ 初级阶段:提供开箱即用的监控能力,快速建立可观测性基础

¡ 中级阶段:通过 AI 驱动的智能分析,提升故障定位效率

¡ 高级阶段:实现业务可观测性,关联技术数据与业务指标

特色优势: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技术环境和监管要求进行优化

对比分析

Dynatrace:在国际标准技术栈方面表现优秀,但对国内特定技术生态支持相对有限

Datadog:云原生和现代技术栈支持良好,但在传统企业系统混合环境下面临挑战

建议:对于主要业务在国内且技术栈多元化的企业,博睿数据提供更好的整体适配性。

 

3、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排查应用性能问题,还是分析海量日志?

博睿数据

全栈能力均衡:在 APM 应用性能监控、日志分析和基础设施监控三大领域都提供企业级能力

智能化程度

¡ 智能故障定位:通过 AI 算法实现 98%以上的告警准确率

¡ 日志分析:支持 PB 级日志数据的实时检索和分析

¡ 端到端追踪:从用户端到代码级的完整调用链追踪

一体化优势:无需在不同产品间切换,在一个平台内解决所有可观测性需求

对比分析

Dynatrace:在 APM 和应用性能诊断方面极为强大,但日志分析能力相对是其短板

Datadog:在日志分析和云基础设施监控方面表现突出,但 APM 深度不如专门的应用性能监控产品

建议:如果需要均衡的全栈可观测能力,博睿数据提供最完整的解决方案。

 

4、对供应商锁定的态度是什么?

博睿数据

开放标准优先:基于 OpenTelemetry 标准构建,确保数据采集和输出的标准化

架构开放性

¡ 支持多厂商数据接入和关联分析

¡ 提供完整的 API 生态系统,支持与现有工具链集成

¡ 数据可导出,避免被单一厂商锁定

生态兼容性:已与华为云、火山引擎等主流云服务商深度集成,提供更多部署灵活性

对比分析

Dynatrace:采用相对封闭的技术栈,数据模型和代理都是专有的,供应商锁定风险较高

Datadog:虽然提供 API 接口,但其整个观测数据生态是围绕自身产品体系构建的,迁移成本较高

建议:如果重视技术自主权和避免供应商锁定,博睿数据基于开放标准的架构是更安全的选择。

 

最终建议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博睿数据在功能完整性、成本效益、本土化适配和架构开放性四个维度上提供了最佳平衡,是现阶段最值得优先考虑的选择。建议企业结合自身团队规模、技术栈现状、核心需求重点和长期技术战略,选择最适合的可观测性合作伙伴。

 

用户头像

博睿数据

关注

AI驱动的全球智能可观测性领导者 2021-07-02 加入

申请免费试用:https://host.huiju.cool/p/e31b1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可观测厂商哪家好?2025年可观测性平台选型指南_博睿数据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