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B 敏捷模式部署测试
作者: TiDBer_Vjjlcqrq 原文来源:https://tidb.net/blog/753d5bb5
TiDB 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 NewSQL 数据库,旨在结合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易用性与分布式系统的扩展性,为用户提供兼具强一致性、高可用性和水平弹性的数据库服务。
本次测试围绕 TiDB 敏捷模式部署展开,旨在验证从环境初始化到集群搭建的完整流程。测试通过本地环境配置、TEM 平台操作等步骤,逐步完成 TiDB 集群的部署,涵盖了防火墙关闭、安装包处理、配置文件修改、凭证创建、中控机与集群主机配置等关键环节,最终成功实现集群创建与运行。
整个测试过程更像是一次 “手把手” 的实践演练,TiDB 敏捷模式的部署流程整体清晰有序。从基础环境准备到 TEM 平台的可视化操作,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引,降低了操作门槛。
在实际操作中,端口冲突等细节问题的出现提醒了环境检查的重要性,而 TEM 平台的预检查功能有效帮助提前规避了潜在风险,体现了工具化部署的便利性。此外,通过 TiUP 验证安装结果、在任务中心跟踪集群创建进度等设计,让部署过程的可追溯性更强。
总体而言,这套部署流程兼顾了专业性与易用性,适合需要快速搭建 TiDB 集群的场景,同时也让我对分布式数据库的部署逻辑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测试环境说明
本次部署基于以下环境配置,供参考:
操作系统:CentOS 8.5
资源配置:8 核 CPU + 16GB 内存
部署前准备:环境初始化
为确保 TiDB 集群正常部署和运行,需先关闭系统防火墙及 SELinux:


本地部署安装:基础组件配置
安装包准备与解压
下载
tem-amd64.tar
并上传至服务器,同时下载amd64.zip
并在本地解压(后者用于后续敏捷模式配置)。解压服务器端安装包:

配置文件修改
需将以下两个配置文件中的 IP 地址修改为服务器本机 IP,确保组件间通信正常:
编辑
metadb_topology.yaml
:修改参考:
编辑
config.yaml
:修改参考:
执行安装与验证
运行安装脚本:
出现下图信息即表示安装成功:
验证安装结果: 切换至
tidb
用户,配置环境变量并检查版本:成功输出版本信息参考:
使用 TEM 部署 TiDB 媒介模式
登录 TEM 平台
访问 TEM 管理页面:http://192.168.101.122:8080/login
,默认登录信息为:
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登录界面:

创建主机凭证
凭证用于 TEM 平台与主机的身份验证,步骤如下:
进入「设置」→「凭证」→「主机」→「添加凭证」:
填写凭证名称,选择登录用户(如 root),输入密码或配置 RSA 公私钥,点击「确认」:
成功创建的凭证展示:
上传敏捷模式安装包
进入「设置」→「组件管理」→「添加组件」:
包类型选择「组件镜像」
导入方式选择「本地上传」
选择本地解压
amd64.zip
后得到的tidb-ee-server-v7.1.8-5.2-20250630-linux-amd64.tar.gz
文件上传:上传完成后,组件界面展示如下:
配置中控机
中控机用于集群的集中管理,添加步骤:
进入「主机」→「集群管理中控机」→「添加中控机」:
填写主机 IP、端口(默认 22)、选择已创建的凭证,点击「确认」:
中控机添加完成后展示:
配置集群主机
添加集群节点主机,步骤如下:
进入「主机」→「主机」→「添加共享主机」:
填写主机 IP、端口,选择凭证,点击「确认」:
主机添加完成后展示:
创建 TiDB 集群
集群基础配置
进入「集群」→「创建集群」→「手动添加节点」:
填写集群名称、描述等基础信息:
选择已配置的中控机、集群版本及集群种类:
选择部署模式为「共享」:
节点配置与预检查
依次添加 TiDB、TiKV、PD 等组件节点(根据实际需求分配):
完成节点配置后,点击「下一步」进行节点配置预检查:
若存在端口冲突等问题,修改对应端口直至检查通过:
完成集群创建
集群参数和告警配置保持默认即可:
预览配置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创建」:
可在「任务中心」查看集群创建进度:

集群创建完成
集群创建成功后状态展示:
集群概览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 TiDB 敏捷模式的部署。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可参考各步骤对应的截图核对配置,或查看 TEM 平台的任务日志排查异常。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b45303b22906a42f06ee289ab】。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