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江湖:一个“小功能”的需求引发的血案!

第一章 需求的陷阱
昨晚奋战到 2 点,只睡了不到 5 个小时又爬起来上班的阿 K 盯着电脑屏幕上刚刚收到的需求文档,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丫的,凌晨 3 点发需求?这份标题写着“就加个小功能”的文档,内容却洋洋洒洒列出了十多项修改点,最后还贴心地附上一句:“这个很简单,明天中午前完成应该没问题吧?”
就这点时间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当我们是神仙吗?此时的阿 K 心里面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
“老周,你看到刚发的需求没?”阿 K 转头看向旁边工位的周明,“L 总又在凌晨发功了。”
周明推了推眼镜,显示器上的代码编辑器里还停留在上次被打断的 bug 修复界面。“看到了,我正琢磨怎么跟后端说接口要加字段的事儿呢。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性能优化,是不是又得往后推了?”
阿 K 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三个月前,他发现了系统里一个严重的性能瓶颈,在数据库查询上有个明显的 N+1 问题。但每次提出要修复,都被 L 总以“现在运行得不是挺好的吗”为由拒绝。等系统真的炸了看你怎么办!现在倒好,新需求一个接一个,修复老问题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
“你说这次的需求,L 总又跟老板确认过了吗?”阿 K 突然问道。
周明冷笑一声:“确认?他什么时候需要确认?上周那个移动端适配的需求,我们加班加点做出来,结果老板看到后说根本没批准过。最后还不是我们背锅,说没做好需求确认。”
阿 K 想起上周的需求评估会,L 总在会上口若悬河地讲着新功能,产品经理小李几次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后来私下里小李才告诉阿 K,这个需求 L 总根本没和老板商量过,纯粹是为了在客户面前表现自己的决策力。
“而且你注意到没,每次需求评估会,基本都是 L 总一个人在说话。”周明压低声音,“上次老王指出需求里的逻辑矛盾,L 总当场就说‘我觉得没问题,按我说的做就行’。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在会上提反对意见了。”
阿 K 点了点头,他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每次 L 总在会上宣布新需求时,会议室里总是一片死寂,大家要么低头看手机,要么假装记笔记,就算发现了明显的问题,也都选择沉默。毕竟,上次提意见的老王,至今还在冷板凳上坐着。
“叮咚”,公司群里弹出一条消息。L 总发了个咖啡表情包,然后是一段语音:“各位,这个新功能对下周的客户演示至关重要,大家加把劲!我已经让行政订了下午茶,今天晚上咱们一起在公司奋战!”
阿 K 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现在是早上 10 点。离“奋战”还有不到 10 个小时,而他连需求都还没完全理清楚。
“阿 K,L 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实习生小王突然从门口探进头来,表情有些紧张。
阿 K 起身时,发现自己的腿有些发软。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被单独召见了,每次都没好事。他敲了敲 L 总办公室的门,里面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进来!”
L 总坐在大班椅上,手指敲着桌面:“阿 K,我听说你对新需求有意见?”
“没...没有,我就是觉得有些细节需要确认一下。”阿 K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
“细节?”L 总皱起眉头,“客户就想要个简单的功能,你们技术部怎么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明天中午前必须上线!这是死命令。”
阿 K 心里暗骂:“丫的,你懂个锤子的技术!就知道催催催,哪天系统真的崩溃了,看你怎么跟老板交代!”
从 L 总办公室出来,阿 K 感觉自己像是被掏空了身体。丫的,这哪是工作,简直是慢性自杀。他回到工位,打开了 IDE,加载项目的 git 仓库,准备开始今天的“奋战”。
就在这时,数据库管理员小李发来消息:“阿 K,你昨天提交的那批数据查询,服务器负载突然高了 30%,运维那边已经开始投诉了。”
阿 K 感觉脑袋嗡的一声,这正是他之前想要修复的性能问题,忍不住吐槽了起来:“真操蛋啊,怕什么来什么!早就说了这个查询有问题,现在终于爆发了。”
第二章 代码的战争
凌晨两点,办公室里只剩下阿 K 和周明两个人。他们面前的外卖盒子已经凉透,咖啡杯里的残渣在电脑屏幕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
“不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阿 K 突然打破了沉默,“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地接受需求了,必须想办法让 L 总明白技术债务的严重性。”
周明打了个哈欠:“你之前不是试过吗?上次你做了个 PPT,结果 L 总看了三分钟就说‘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只要不影响业务就行’。”
“这次不一样。”阿 K 打开了一个新的文档,“我打算用数据说话!你看,这是最近三个月系统崩溃的次数,这是每次修复的平均耗时,这是因为性能问题流失的用户数据……”
周明凑近看了看:“这些数据你从哪弄来的?”
“运维日志、客服记录、用户反馈,我收集了整整一个月。”阿 K 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我就不信这些数字摆出来,L 总还能无动于衷。”
就在这时,公司的监控系统突然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两人同时跳起来,屏幕上显示着醒目的红色警告:“主数据库连接数超过阈值,系统响应缓慢!”
“完了,这肯定是刚才加的那个查询导致的。”周明手忙脚乱地登录服务器,“我们需要立即回滚刚才的修改!”
阿 K 一边操作一边骂:“L 总非要加这个查询,现在好了吧!”
阿 K 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大脑却在高速运转:这下完犊子了,这是老子早就预见到的问题!现在真的发生了,责任会不会都落在我头上?L 总那个孙子知道后会不会把我活吃了?用户数据要是丢了,老子岂不是要卷铺盖滚蛋?
然而,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当周明执行回滚命令时,服务器突然返回错误:“无法访问备份数据库!”
阿 K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天啊!备份都出问题,这是要天亡我们吗?”
“什么?备份怎么会出问题?”周明的声音都在发抖,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我们昨天才做的备份啊!”
阿 K 心里骂了一万句脏话:“运维是吃干饭的吗?连备份都搞不定,这还怎么玩?”
阿 K 感觉心口一凉,手心也开始冒汗。系统崩溃加上备份失效,这简直是程序员的噩梦。客服群里的消息已经刷到了 99+,用户投诉系统无法登录、订单无法提交、页面加载超时……
阿 K 深吸一口气,拨通了 L 总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L 总迷迷糊糊的声音传来:“谁啊?大半夜的。”
阿 K 强压着怒火:要不是你乱改需求,老子至于大半夜打电话给你吗?
“L 总,系统出问题了,需要立即回滚今天的更新。”阿 K 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冷静。
“什么?!你们不是说明天中午前没问题吗?怎么现在就出问题了?”L 总的声音瞬间清醒了,“我马上过来公司!”
阿 K 挂断电话,心中暗骂:现在知道急了?早听老子的建议,能出这种事?
凌晨四点,公司会议室里灯火通明。L 总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技术团队的人都被紧急叫了过来,大家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说吧,怎么回事?”L 总终于开口了,声音冷得像冰。
背锅侠阿 K 缓缓地站了起来:“是我的责任。我之前发现了系统的性能问题,但一直没机会修复。这次新需求又加了类似的查询,导致系统崩溃了。”
其实此刻他的心里却在咆哮:丫的,要不是你一直催着加需求,老子早把这个问题修复了!现在倒好,出了问题要老子一个人背锅?
“你之前为什么不说?”L 总质问道。
“我说过很多次了。”阿 K 拿出了自己准备的文档,“这是我整理的问题清单和数据,最近几个月每个月都有发给你的。”
L 总接过文档,翻了几页,脸色逐渐变得难看。他的手指微微发抖,目光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上停留了很久。其实,他昨晚已经偷偷查看过这些数据,但亲眼看到还是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L 总,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阿 K 继续说道,“现在系统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倒塌的大楼,我们每天都在往上添砖加瓦,却从不去加固地基。”
L 总没有说话,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昨天 CEO 把他叫进办公室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CEO 把一份客户投诉清单摔在他面前,说如果再出现类似问题,就考虑换个技术负责人。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是多么短视。
“我...我知道了。”L 总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给我一周时间,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墙上时钟的滴答声。
第三章 领导的蜕变
接下来的一周,公司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中。L 总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催进度,而是经常在技术团队的工位间转悠,有时还会主动询问大家的工作进展。
“阿 K,你上次说的性能优化方案,准备得怎么样了?”这天上午,L 总突然出现在阿 K 的工位前,把正在敲代码的阿 K 吓了一跳。
“啊?哦,我已经列了一个优先级清单,准备先从数据库查询优化开始。”阿 K 有些不知所措。
“很好。”L 总点了点头,“这次我给你两周时间,专门处理这些技术债务。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我说。”
阿 K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世界变天了?这还是那个只会催进度、从不关心技术细节的 L 总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周明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听说 L 总上周被 CEO 约谈了,客户因为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差点终止合作。而且,我还看到他在偷偷看《系统架构设计》这类技术书呢!”
“真的假的?”阿 K 有些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昨天我加班时,看到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门没关严,他正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周明压低声音,“我还听到他在打电话请教其他公司的技术总监呢。”
阿 K 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不是 L 总突然转性了,而是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但不管怎样,至少现在有机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工作了。
两周后,性能优化项目顺利完成。系统响应速度提升了 50%,服务器负载下降了 30%,用户投诉减少了 80%。在周五的例会上,L 总难得地表扬了技术团队。
“这次的优化做得很好。”L 总说,“我以前总觉得技术细节不重要,只要能按时完成需求就行。但现在我明白了,没有稳定的系统,再漂亮的功能也只是空中楼阁。”
会议室里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阿 K 注意到,L 总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是真诚的。
“不过,有个坏消息。”L 总话锋一转,“下周有个大客户要演示新功能,需要我们在三天内完成一个‘小功能’。”
阿 K 心里一沉:我的妈啊,又来了!三天完成一个功能,还说是“小功能”?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阿 K 感觉自己刚刚放松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
“别担心,这次我已经让产品经理详细梳理了需求,并且预留了充分的测试时间。”L 总笑着补充道,“而且,我保证不再在凌晨三点发需求文档了。”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阿 K 也跟着笑了起来,虽然他知道,程序员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但至少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愿意倾听的领导。
第四章 同事的羁绊
“阿 K,帮我看看这个 bug,我找了一下午都没找到原因。”周明抱着笔记本电脑,一脸苦相地凑到阿 K 跟前。
阿 K 接过电脑,仔细看了看代码:“你这里用了异步操作,但没有正确处理回调函数,导致数据还没加载完就开始渲染了。”
“原来是这样!”周明一拍大腿,“我就说为什么有时候正常,有时候又出错呢。”
“对了,上次你帮我解决的那个跨域问题,后来怎么样了?”阿 K 问。
“解决了。我按照你的建议,在后端加了 CORS 配置,现在前端可以正常调用了。”周明感激地说,“要不是你,我可能还得熬几个晚上。”
“互相帮助嘛。”阿 K 笑着说,“我们是一个团队,本来就应该互相支持。”
这时,实习生小王拿着一杯奶茶走了过来:“K 哥,这是给你的。上次你教我写的那个组件,我终于搞明白了,现在用起来可顺手了。”他的眼睛亮晶晶的,但表情中似乎带着一丝不安。
阿 K 接过奶茶,并没有注意到小王的异常:“太好了!小王进步很快啊,再过两个月,说不定都能超过我了。”
“怎么可能!”小王害羞地低下了头,“我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呢。”
“对了,晚上一起去吃火锅吧?”周明提议道,“最近大家都辛苦了,放松一下。L 总说这次他请客。”
“真的假的?”阿 K 有些不敢相信,“L 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自从上次系统崩溃事件后,他好像变了个人。”周明说,“不仅主动关心我们的工作,还经常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看来这次的教训对他影响很大啊。”阿 K 若有所思地说。
晚上的火锅局很热闹。L 总果然来了,还带来了几箱啤酒。大家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聊工作、聊生活、聊技术,气氛格外融洽。
“说实话,我以前确实不太理解你们做技术的。”L 总端起酒杯,“总觉得你们就是写代码的,按时完成任务就行。但现在我明白了,你们不仅是在写代码,更是在创造价值。”
“L 总,其实我们也理解你的压力。”阿 K 也端起酒杯,“做管理也不容易,既要对公司负责,又要对团队负责。”
这时,一直沉默的小王突然开口了:“其实...我有件事想向大家坦白。”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是公司创始人的侄子。”
所有人都愣住了,火锅的热气模糊了大家的表情,但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很震惊。
“我知道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是靠关系进来的,但我真的想证明自己。”小王低下了头,“所以我从来没提过这件事,一直努力学习,想靠自己的能力获得认可。”
短暂的沉默后,阿 K 第一个打破了僵局:“小王,不管你是谁的侄子,你在我们眼中就是我们的同事。这两个月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你已经证明了自己。”
“来,为了我们更好的合作,干一杯!”L 总提议道。
“干杯!”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第五章 新的开始
周一早上,阿 K 刚到公司,就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精美的礼盒。打开一看,是最新款的机械键盘。盒子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感谢你为团队做出的贡献 - L 总”
阿 K 的嘴角扬起了笑容。他装上新键盘,感觉打字都更有手感了。
这时,周明走了过来:“看到了吗?L 总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我的是一个新的显示器支架,可以调节高度,对颈椎好。”
“看来 L 总这次是真的在改变。”阿 K 说。
“对了,刚刚收到邮件,L 总说今天下午要开个技术分享会,让大家轮流分享自己的技术心得。”周明说,“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是个好兆头。”阿 K 点点头,“说明公司开始重视技术积累了。”
下午的技术分享会开得很成功。大家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L 总全程都在认真听,还不时提问。
轮到阿 K 时,他分享了自己对系统架构的一些思考:“我认为,一个好的系统不仅要能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功能,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L 总听后,带头鼓起了掌:“阿 K 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能再做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了。以后,我们要在做每个需求之前,先考虑技术上的合理性。”
会议结束后,L 总把阿 K 留了下来:“阿 K,我想让你牵头成立一个技术优化小组,专门负责解决系统中的技术债务,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你觉得怎么样?”
阿 K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啊!但就在昨天,他收到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猎头电话,对方开出了比现在高 50%的薪资,邀请他担任技术专家。好了,现在该怎么选?一边是高薪,一边是刚看到希望的团队...
“怎么了?”L 总看出了阿 K 的犹豫,“有什么顾虑吗?”
阿 K 深吸了一口气,决定说出实情:“其实,昨天有猎头联系我,提供了一个薪资更高的职位。”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看着 L 总,“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觉得我们的团队有潜力做出更好的产品。所以,我愿意留下,和大家一起打造更稳定的系统!”
他心里默默说了句:丫的,老子这次就赌一把,希望 L 总这次是真的改变了。
“不过,我有个条件。”L 总笑着说,“以后有什么想法,要及时跟我沟通。我们是一个团队,有问题一起解决。”
“一定!”阿 K 坚定地点了点头。
下班时,阿 K 站在公司门口,看着夕阳西下,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代码江湖里,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厉害,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他掏出手机,给周明发了条消息:“明天开始,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更强大、更稳定的系统!”
很快,周明回复了:“没问题,兄弟!我们一起加油!”
阿 K 收起手机,嘴角扬起了自信的笑容。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被揉皱的猎头名片,轻声说了一句:“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虽然前途未卜,但至少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就在这时,他刚打开的电脑突然弹出一条消息,一封通报邮件:“系统性能监控:响应时间提升 55%,服务器负载下降 35%,用户满意度提升 90%!”
阿 K 的眼睛湿润了。这不仅仅是数据的提升,更是团队努力的成果,是大家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见证。
新的篇章,真的即将开始。
在这个充满代码和需求的江湖里,每个程序员都在自己的战场上奋斗着。但真正的胜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荣耀,而是一群人的成长。当技术与理解相遇,当团队与信任同行,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这,就是程序员阿 K 的代码江湖里面跟同事们相爱相杀的那些点点滴滴。
互动话题:你所在的团队在技术债务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
关于作者:Kenyon,资深软件架构师,15 年的软件开发和技术管理经验,从程序员做到企业技术高管。多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软件架构设计经验,善于帮助企业构建高质量、可维护的软件系统,目前专注架构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落地;全网统一名称"六边形架构",欢迎关注交流。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授权,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