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线上 OOM 问题分析
现象
线上某个服务有接口非常慢,通过监控链路查看发现,中间的 GAP 时间非常大,实际接口并没有消耗很多时间,并且在那段时间里有很多这样的请求。

原因分析
先从监控链路分析了一波,发现请求是已经打到服务上了,处理之前不知道为什么等了 3s,猜测是不是机器当时负载太大了,通过 QPS 监控查看发现,在接口慢的时候 CPU 突然增高,同时也频繁的 GC ,并且时间很长,但是请求量并不大,并且这台机器很快就因为 Heap 满了而被下掉了。

去看了下日志,果然有 OOM 的报错,但是从报错信息上并没办法找到 Root Cause。
另外开发同学提供了线索,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在跑一个大批量的一次性 JOB,怀疑是不是这个 JOB 导致的,马上把 JOB 代码拉下来分析了下,JOB 做了分批处理,代码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虽然我们系统加了下面的 JVM 参数,但是由于容器部署的原因,这些文件在 pod 被 kill 掉之后没办法保留下来。
这个现象是最近出现的,猜测是最近提交的代码导致的,于是去分析了最近提交的所有代码,很不幸的都没有发现问题。。。
在分析代码的过程中,该服务又无规律的出现了两次 OOM,只好联系运维同学优先给这个服务加了 EFS (Amazon 文件系统)等待下次出现能抓住这个问题。
刚挂载完 EFS,很幸运的就碰到了系统出现 OOM 的问题。
dump 出来的文件足有 4.8G,话不多说祭出 jvisualvm 进行分析,分析工具都被这个 dump 文件给搞挂了也报了个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加载成功之后就给出了导致 OOM 的线程。

找到了具体报错的代码行号,翻一下业务代码,竟然是一个查询数据库的count
操作,这能有啥问题?
仔细看了下里面有个foreach
遍历userId
的操作,难道这个userId
的数组非常大?

找到class
按照大小排序,占用最多的是一个 byte 数组,有 1.07G,char 数组也有 1.03G,byte 数组都是数字,直接查看 char 数组吧,点进去查看具体内容,果然是那条 count 语句,一条 SQL 1.03G 难以想象。。。


这个userId
的数据完全是外部传过来的,并没有做什么操作,从监控上看,这个入参有 64M,马上联系对应系统排查为啥会传这么多用户过来查询,经过一番排查确认他们有个bug
,会把所有用户都发过来查询。。。到此问题排查清楚。
解决方案
对方系统控制传入userId
的数量,我们自己的系统也对userId
做一个限制,问题排查过程比较困难,修改方案总是那么的简单。
别急,还有一个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起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同样类似的问题导致的故障。
也是突然收到很多告警,还有机器 down 机的告警,打开 CAT 监控看的时候,发现内存已经被打满了。

操作和上面的是一样的,拿到 dump 文件之后进行分析,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 down 了好几台机器,最大的文件有 12GB。
通过 MAT 分析 dump 文件发现有几个巨大的 String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接下来就是早具体的代码位置了,去查看了下日志,这台机器已经触发自我保护机制了,把代码的具体位置带了出来。
经过分析代码发现,代码中的逻辑是查询 TIDB(是有同步延迟的),发现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将用户表全部数据加载到内存中的现象。

于是找 DBA 拉取了对应时间段 TIDB 的慢查询,果然命中了。

总结
面对 OOM 问题如果代码不是有明显的问题,下面几个 JVM 参数相当有用,尤其是在容器化之后。
另外提一个参数也很有用,正常来说如果程序出现 OOM 之后,就是有代码存在内存泄漏的风险,这个时候即使能对外提供服务,其实也是有风险的,可能造成更多的请求有问题,所以该参数非常有必要,可以让 K8S 快速的再拉起来一个实例。
另外,针对这两个非常类似的问题,对于 SQL 语句,如果监测到没有where
条件的全表查询应该默认增加一个合适的limit
作为限制,防止这种问题拖垮整个系统。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艾小仙】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b2c8374699476442005a322b4】。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