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你在用的内网穿透服务随时可能被关停?唯一方案在这里!

作者:科技热闻
  • 2025-08-26
    浙江
  • 本文字数:2950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希望将内部服务开放给互联网访问,申请具备固定公网 IP 的企业宽带或专线往往要支付高昂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动态域名解析(DDNS)的内网穿透技术成为了当前环境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目前市面上相关内网穿透方案众多,如何选择成了难题。总体来看,可以自行搭建方案(如借助 FRP 等开源工具配合云服务器),或者直接使用第三方 DDNS/内网穿透服务商的方案。

乍一看,自建似乎成本更低,但实际上隐藏成本更高,坑也更多。综合对比之下,还是像贝锐花生壳这样成熟的内网穿透服务才是更优解。下面就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原因。



云服务器自建内网穿透,看似低成本其实全是负担

云服务器自建内网穿透缺点 1:部署繁琐,技术门槛高

自建内网穿透需要自行搭建反向代理服务,通常过程复杂,对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比如购买云服务器(VPS),安装配置 FRP、Ngrok 等开源工具,实现内网服务的映射。

这意味着需要正确配置路由转发、端口映射、防火墙规则,以及域名解析和 SSL 证书等。如果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出现故障,还得自行排查并修复。这些部署和维护工作对个人和小团队来说非常繁琐,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服务不可用。

云服务器自建内网穿透缺点 2:合规备案麻烦

如果采用国内云服务器自建内网穿透,还涉及繁琐的合规备案流程。根据国内规定,云服务器用于网站等公网服务必须办理域名的 ICP 备案,否则默认会限制 80/443 等端口,无法通过域名提供 Web 访问。

对于个人和小团队来说,备案流程不仅周期长、要求严,还需要持续配合监管要求,增加了人力成本。一些缺乏备案的自建服务最终可能无法使用自有域名进行访问,大大限制了远程访问的便利性。

云服务器自建内网穿透缺点 3:暴露公网安全风险大

自建方案通常需要将自己的服务器直接暴露在公网环境中,这带来显著的安全隐患。服务器一旦裸露在互联网,极易成为外部入侵的目标。如果配置不当,可能遭遇暴力破解、入侵窃取数据,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

更严重的是,公网服务器还可能面临各种大流量的非法访问或 DDoS 攻击,一旦遭到攻击,不仅云服务器本身会被打瘫痪,甚至可能殃及内部网络的其他服务一并被黑客攻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云服务器自建内网穿透缺点 4:云服务实际成本高昂

很多人以为自己买台 VPS 服务器自建很便宜,但实际上要达到稳定高速的远程访问,自建成本并不低,甚至更高。

许多云厂商(如腾讯云、阿里云)对外宣称的低价往往是新用户优惠或极低配置的小带宽方案。一旦需要较高带宽、处理高并发访问,费用会呈指数级上升。

举例来说,腾讯云某配置为 2 核 CPU、4GB 内存、独立公网 IP、外网带宽 15Mbps,即便算上新用户四折优惠,一年的费用依然超过 5500 元(原价接近 1.4 万元)。



此外,这还不包括每年购买或续费域名、SSL 证书等额外支出,且随着业务发展,对服务器存储、算力、带宽的需求不断增长,长期总成本只会更高。

商业内网穿透服务更省钱、更省心,越来越多企业放弃自建

相较于自建方案,每年费用固定、可控的商业内网穿透服务成为了更优的选择。一方面,专业服务商通常提供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无需用户投入大量精力部署维护;另一方面,其费用相对云自建而言更加低廉透明。

以成本为例,同样是 15Mbps 的对外访问带宽,如果选择贝锐花生壳这类成熟的内网穿透服务,每年费用不到 2000 元,大约只是自建使用云服务器成本的三分之一。

此外,花生壳等服务的后端架构采用 BGP 多线高防节点,能够稳定支撑高并发的生产环境。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无需担心带宽不足或服务不稳的问题,更不存在一些小型服务商可能出现的“带宽超售”或“跑路”风险。

在使用便利性上,商业内网穿透服务也明显优于自建方案。用户只需在本地安装配置客户端即可完成映射,不用操心云端服务器的部署和运维细节。同时,服务商通常提供已备案的公共域名供映射使用,确保合规访问,无需用户自行办理繁琐的域名备案。

选择内网穿透服务商,为何合规性比成本更重要?

除了成本和易用性,合规性和安全性也是选择 DDNS/内网穿透服务时必须重视的因素。

目前,网络安全法规日趋严格,监管部门要求相关服务商落实用户实名登记、清理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面临停止服务或域名封禁。

在这一监管压力下,不少未能彻底落实实名制的小型 DDNS 服务相继关停或移除共享域名,甚至一些知名厂商也受到波及。

比如公云提供的 3322 共享域名,由于监管不到位,部分用户利用该域名发布违法内容,结果在 2024 年底被监管部门强制注销了域名备案,解析服务随之受限,大量使用这一域名进行公网映射的用户直接陷入访问中断。



很显然,如果企业贪图便宜选择了这样缺乏合规保障的免费服务商,一旦因违规被关停,核心业务系统将面临停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相关 IT 人员也可能因为服务中断而被追责。

再看厂商自带 DDNS 服务的退场。路由器巨头 TP-LINK 此前提供过 TPDDNS 动态域名解析服务,但在合规压力下也难以为继,由于未能达到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或是合规改造成本过高而选择放弃

今年年初,TP-LINK 突然宣布其 TPDDNS 服务将于 2025 年 6 月 30 日正式停止运营,并在公告中直接引导用户改用贝锐花生壳等合规服务商。



连 TP-LINK 这样知名的大厂尚且存在合规难题,更不用说其他规模更小的服务商了,在严监管和高运营成本压力下,它们关停或跑路只是时间问题。因此,着眼长远,“持续稳定可用”应是选择服务商的关键,必须考量其是否具备完善的合规资质和稳健运营能力。

除了合规,安全同样关键:缺乏防护的内网穿透同样会导致频繁中断

除了合规因素,安全防护能力同样是衡量内网穿透服务的重要标准。很多免费或小型内网穿透服务商往往只提供基本的端口转发功能,而忽视了安全方面的投入。这种情况下,用户的内网服务很可能在毫无防护的状态下暴露于公网,埋下安全隐患。即便是一些老牌服务,如果安全措施不足,也可能遭遇攻击导致服务中断。

现实例子是金万维的“快解析”服务。作为一家老牌的企业级 DDNS 服务商,金万维快解析近年频繁经受安全与合规考验:在 2024 年 9 月 11 日,快解析曾遭遇大规模 DDoS 攻击,导致其北方节点部分用户的域名解析服务中断。

几天后,其认证服务器又遭遇不明流量攻击,再度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更严重的是,2025 年春节过后,快解析服务器再次受到超过 19.2 万次的恶意 IP 伪造攻击,结果导致免费公网版解析服务器负载异常,部分免费用户的解析服务中断。



反观贝锐花生壳,其在安全防护上的表现迄今可谓独树一帜,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不仅花生壳的后端架构采用高防御能力的 BGP 多线节点,具备天然的抗攻击能力。

更重要的是,服务商在产品层面为用户提供了完备的安全防护功能,包括一键开启 HTTPS 加密传输、双重身份认证、防暴力破解等多项功能。借助这些手段,用户的内网服务不会直接裸露在公网环境下,大大降低了被扫描攻击的风险。

同时,花生壳还有智能的防爆破机制,能自动检测并阻止外网异常高频访问请求,有效防御暴力破解尝试。配合精细的访问权限控制和实时监控告警能力,企业可以放心地将内部系统开放给授权的远程用户,而无后顾之忧。

总结:当前形势下,无论是个人开发者还是企业用户,选择一款可靠、合规且安全的内网穿透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希望以较低成本实现稳定的远程访问,并且避免后顾之忧,那么贝锐花生壳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它在行业合规维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未来愈加严格的监管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像花生壳这样的成熟方案将持续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

用户头像

科技热闻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1-05-31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你在用的内网穿透服务随时可能被关停?唯一方案在这里!_科技热闻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