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代码和低代码的本质区别
一、前言
纯代码和低代码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两种不同的方法。
纯代码需要专业的编程技能,掌握编程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等专业知识。而低代码则是一种新兴的开发方法,它大大降低了对编程技能的要求,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够创建应用程序。随着低代码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尝试使用低代码平台来加快应用程序的开发速度和降低开发成本。
低代码的市场也在快速增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Gartner 的预测,到 2024 年,全球低代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270 亿美元。然而,纯代码与低代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纯代码和低代码的区别
(1)技术要求
纯代码需要程序员掌握编程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等专业知识。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因此门槛比较高。而低代码则是一种无需编写代码的开发方法,只需要使用低代码平台的可视化工具,就可以轻松创建应用程序。低代码的技术门槛比较低,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够参与应用程序的开发。
(2)可维护性
纯代码编写的应用程序通常比较难以维护,特别是在多人协作的情况下。由于代码量庞大,不同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风格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当需要修改或扩展应用程序时,很容易出现问题。而使用低代码则更容易维护,因为代码是由低代码平台自动生成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3)研发效率
使用纯代码编写应用程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需要从头开始编写所有代码,包括界面、逻辑、数据存储等。而使用低代码则可以快速创建应用程序,因为很多通用的组件已经预置在低代码平台中,并且可以使用拖放式界面进行快速布局。
(4)灵活性和定制性
使用纯代码可以实现非常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性,可以完全按照需求进行开发。而低代码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是在低代码平台的框架下进行开发的,可能无法实现某些非常特定的功能。
三、低代码基础功能及搭建
这边借用 JNPF 快速开发平台进行应用开发!
应用:https://www.jnpfsoft.com/?infoq
基于 JNPF,用户通过可视化方式构建数据模型、视图、权限、工作流等,即可在平台提供的环境中运行,少量编译部署,更像一种傻瓜式的应用搭建平台。平台对各类组件、业务逻辑做了较高层级的封装,除非有全源码,不然用户无法随心所欲修改界面风格、交互方式、处理逻辑等。
该方案对使用者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要具备业务抽象、建模能力。主要价值是降低开发门槛、快速适应变化。JNPF 是这类方案的典型产品,如下为 JNPF 的产品截图:
1.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指为了实现某项目,由多人合作,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低代码平台实现了可视化流程配置,用户对触发条件、处理节点、节点参与者进行配置,实现自定义业务流程。
如下图是 JNPF 业务流程配置界面:
2. 用户权限
采用经典的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模型管理用户权限,简单来说就是将拥有相同权限的用户添加为相同角色,通过为角色分配权限,实现了“用户——角色——权限”的授权模式。由于企业是一个组织,一般都会有部门的概念,所以也可以将部门添加到某个角色,实现“用户——部门——角色——权限”的授权模式。
如下图为 JNPF 的用户权限管控方式:
3. 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再赘述了,可以类比 Excel 中的透视图,统计图表由数据源、统计规则、展示形式定义,低代码平台也正是遵循这种方式,实现统计图表的可视化配置。
如下图为 JNPF 统计图表配置页面:
4. 连接数据源
支持连接多数据源,帮助应用快速与第三方系统完成数据整合,将第三方系统数据整合在平台里。支持包括主流数据库 SQL Server、MySQL、Oracle、PostgreSQL,同时兼容国产数据库达梦、人大金仓等。
……
关于整个 JNPF 应用开发流程体验完成后。个人认为它的综合使用感及市场性价比算是不错的。10 分钟完成一个基础应用,2-3 小时就能摸清整套系统的使用流程和基本功能的位置,产品的功能集成和操作复杂平衡也较为合理。采用的是最新主流前后分离框架(SpringBoot+Mybatis-plus+Ant-Design+Vue3)。代码生成器依赖性低,灵活的扩展能力,可灵活实现二次开发。同时支持私有化部署。
四、总结
使用低代码平台的好处不仅是开发速度快、成本低,它还能够使企业更加灵活和敏捷。使用低代码平台可以让业务人员和 IT 人员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快速实现他们的想法和需求,IT 人员则可以更专注于核心业务,提供更高层次的技术支持。
总之,低代码和纯代码都是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低代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低代码将在未来的软件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企业和组织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的利器。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互联网工科生】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a953cdcc5ab8a36c5d8441e1a】。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