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图表系列解析——饼图

释义
维基百科:饼图,或称饼状图,是一个划分为几个扇形的圆形统计图表,用于描述量、频率或百分比之间的相对关系。在饼图中,每个扇区的弧长(以及圆心角和面积)大小为其所表示的数量的比例。这些扇区合在一起刚好是一个完全的圆形。顾名思义,这些扇区拼成了一个切开的饼形图案。
适用场景
想要突出表示某个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例;
分类数量最好不大于 5 个;
各不同分类间的占比差异明显。
应用示例

发展历史
已知最早的饼图是威廉·普莱菲(英语:William Playfair)于 1801 年在他的《统计学摘要》中所作。
有关饼图的争议
统计学家认为将饼图用于表达信息的效果很差。虽然饼图在商业领域和杂志中的使用很广泛,科学文献中却很少用到饼图。原因是饼图用面积取代了长度,加大了对各个数据进行比较的难度。根据史蒂文斯幂次法则,面积只能提供 0.7 的感知力,而长度的感知力有 1.0。即长度的感知力与其实际值成线性关系,而面积却只能感知到实际值的 0.7 倍。
例如下图的对比所示:

常见辅助性使用方式
显示出各扇区占比数据,辅助阅读。

将数值进行排序,扇区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展示,辅助阅读。

不合适的使用方式

注:图表使用 DateEase 制作。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数据分析小能手】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a8cd82ad45688b08ed2c9d158】。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