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深化“AI+”专项行动 AI 法务工具 AlphaGPT 赋能业务升级
北京,2025 年 2 月,国务院国资委近日正式发布《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国资央企应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窗口期,聚焦关键领域掌握“根技术”,推动原始创新,夯实算力基座,构建重点行业数据集,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作为该战略的重要落地支点,同时也是高度专业化、强监管的领域,法律科技迎来突破性进展——iCourt 团队自主研发的 AlphaGPT 法律大模型,凭借其合同审查、文书起草、法律咨询等核心场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专业精准,成为企业法务智能化升级的首选工具。
从国家战略到技术落地:AlphaGPT 精准对接企业 AI 需求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AI+”行动需聚焦三大核心任务:技术攻关(如大模型研发)、场景赋能(覆盖能源、金融、法律等 400 余个行业)及数据与算力基建。AlphaGPT 的设计理念与这一战略高度契合:作为 iCourt 自主研发的法律垂类 AI 大模型,AlphaGPT 背后依托的是包括案例库、法规库、公司主体库、类案同判库、实务文章库、独家版权司法观点库等在内的,依托 DeepSeek 大模型与法律大数据库,AlphaGPT 构建了覆盖 530 万条法律法规、2.8 亿家企业主体数据及 1.8 亿例司法案例的“法律数据基座”,直接响应国资委对行业数据集建设和算力协同的要求。针对企业法务高频需求,AlphaGPT 开发了合同智能审查、合规文书起草、法律意见分析等功能模块,覆盖国资委强调的“高价值场景”落地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AlphaGPT 现已通过国家生成式深度学习合成算法备案,成为首批具备“合规编制”资质的法律 AI 工具。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 AlphaGPT 的算法透明度、数据安全标准均已通过国家级审核,为法律行业 AI 应用树立起技术合规新标杆。

AlphaGPT 核心功能与企业法务需求的深度绑定
合同审核阶段,面对各企业年均超千万份的审查需求,AlphaGPT 可自动识别 50 余类合同风险条款(如违约责任不明确、管辖权争议),覆盖 50 种以上常用合同类型,可自设审查重点与内容合规章程,并支持主体审查,将合规管理前置化,提高风险预警概率。某大型跨国企业在 2024 年跨境并购项目中接入 AlphaGPT,通过智能合同审查模块自动识别 20 余项跨境支付条款风险,实现了法律咨询与合同审查等工作的大幅度提效。
类案检索部分,通过整合 1.8 亿司法案例与超 500 万条裁判文书,AlphaGPT 可快速输出类案检索结果,并以“综述+案例+总结”形式展示推理逻辑,深度整合法务数据与业务信息,为企业决策(如跨境投资、并购重组)提供法律支撑,助力国资委“培育经济新动能”目标落地。
数据输出阶段,针对生成式 AI 普遍存在的“高幻觉率”,AlphaGPT 引入“法律专精数据校验+法律审核算法”双保险机制。模型输出内容需经过法律知识图谱逻辑验证与专业律师团队标注的规则库双重过滤,确保结论与来源的准确性与逻辑的严密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内容支持。

法律科技领域前沿的跨时代产品
2025 年 2 月 8 日,iCourt 率先宣布将 DeepSeek 大模型全面接入其法律垂域 AI 工具 AlphaGPT,使其成为首个实现“DeepSeek+法律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不仅集成了 DeepSeek 的“满血版”模型,还结合 Alpha 的法律数据库,显著提升了法律咨询、类案检索等场景的推理能力。例如在处理复杂案件时,系统可自动梳理问题需求、补充关键要素,并通过思维链功能清晰展示完整的逻辑推导过程。

重塑法律行业未来 引领智慧生态共建
毋庸置疑,AlphaGPT通过整合法律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构建起一个开放、协同、共赢的法律科技生态体系,推动法律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加速形成“技术驱动合规、合规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未来,相信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演进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lphaGPT 等智能办公工具将为法律从业者提供更智能、高效、专业的支持,助力法律行业迈向全新高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