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AI 生成代码,从 Copilot 到 Claude Code 的全景测评

作者:掘金安东尼
  • 2025-11-08
    广东
  • 本文字数:2399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AI 生成代码工具正在经历一场显著的流行与普及浪潮。几乎每周业界都会有新的工具发布或宣布上线。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入局:例如谷歌、微软、OpenAI 和 Anthropic 等相继推出了各自的 AI 编码解决方案,令这一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以 GitHub Copilot 为代表的早期工具更是在短短几年间积累了超过 1500 万用户。随着 Claude Code 等 AI 驱动开发工具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现在正是深入研究这些平台、理解它们之间真实差异的最佳时机。



我花时间系统性地测试了多个此类工具,并将在此分享详细的观察与发现。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

假设与研究背景

本次实验建立在我早前文章《前端开发的 AI 未来》(The AI Future of Frontend Development)中的假设基础之上。我希望了解:前端开发这一领域是否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被新技术淘汰或重塑。

我的核心假设是:从设计、设计系统的构建到生成前端生产代码,未来这一切都有可能由 AI 完成——当然,全程需有专家的指导与监督。事实上,一些行业领袖已经提出类似观点:Anthropic 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伊曾预测,未来 AI 将为软件工程师编写高达 90% 的代码。

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探索 AI 的潜力并将其融入工作流,我们无疑将看到更多创新出现,持续重塑整个行业。这一趋势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2025 年有约 84% 的开发者表示他们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 AI 工具辅助开发,其中超过一半的专业开发者每天都在使用此类工具。

如今,这一刻似乎已经到来。

随着越来越多能够自动生成美观、性能优越且无障碍访问良好的用户界面的工具涌现,设计师、产品经理乃至工程师都可能会更快地转向使用这些工具,而无需再专门聘请前端工程师为他们构建界面。这代表着软件开发方式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正如 Andrej Karpathy 最近提出的概念“氛围式编程(vibe coding)”所描述的那样。在这种模式下,开发者不再手动编写代码,而是通过自然语言向 AI 描述项目,由后者根据提示生成代码。开发者通过运行和测试结果来评估代码质量,并让 AI 持续改进,而不再亲自审阅每行代码。

这种方法强调迭代试验而非传统的代码结构,允许非专业程序员也能通过 AI 生产出可用的软件。当然,这也引发了关于代码可维护性、理解度和责任归属的讨论——缺乏人工审查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安全漏洞和不可控的结果。

实验范围与结构化方法

本次实验聚焦于 Web 前端领域。我选择了一个全新的项目环境(Greenfield 项目),不涉及复杂的长期维护项目或多人员协作功能。这是一项单人测试,以尽量消除协作因素的影响。

为确保评估方法科学严谨,我采用了结构化的测试流程。首先,我使用 Google 即将推出的 Gemini AI 模型生成了一份新项目 “Speakit” 的功能清单(作为 Markdown 文件,便于大型语言模型理解)。随后,我将相同的提示和这份功能列表输入到每个待测工具中。

功能清单文件:speakit-feature-list.md 提示示例:任务:为名为“Speakit”的应用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完整的功能集、约束与范围请见附件。最终输出:生成满足要求的、可运行的完整应用代码。

我特意未为 LLM 指定明确的角色,因为我认为这些工具应该具备自行理解角色定位的能力。

在初次生成应用后,我向每个工具追加了一个验证提示,以确保所有功能均已实现:

验证任务:请再次逐项核对功能列表,确保应用已完整实现所有功能,并补充任何缺失部分。

通过上述过程,每个工具都产出了一个应用版本。接下来,我依据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指标对所生成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客观指标: 性能、代码质量、可移植性、成本、技术栈、版本控制集成、可访问性、错误处理。主观指标: 开发者体验、迭代速度。

测试工具包括 Lovable、Replit、Vercel v0、base44,以及编辑器类 AI 工具 Cursor Editor 与 GitHub Copilot,另测试 Claude Code。

对比与结果概览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

综合结果如下:

性能最佳: Lovable、Claude Code、GitHub Copilot 生成的应用 Lighthouse 分数最高。

代码结构清晰但缺乏测试: 无工具自动生成单元测试。

可移植性差异大: base44 不提供源码导出。

成本门槛相近: 月费集中在 20–25 美元。

技术栈趋同: 多数工具使用 TypeScript + React + Tailwind CSS + Vite/Next.js。

无障碍水平高: Lighthouse 得分普遍 90–100。

功能缺陷常见: PDF 解析失败、登录功能不稳定。

开发体验差距: v0、Lovable 顺畅;base44 表现糟糕。

自动部署能力: Lovable 与 v0 支持一键部署。

工具逐一分析

Lovable:界面简洁,上手快,但初版功能不全。Replit:界面美观,逻辑清晰,但生成耗时长。Vercel v0:集成度高,可直接部署,但缺少部分功能。base44:体验极差,无源码导出。Cursor:“规划模式”强大,生成质量高,但需技术基础。GitHub Copilot:适合辅助编程,非整项目生成。Claude Code:代码质量高,功能齐全但生成速度偏慢。

局限性

测试时间有限,仅代表 2025 年 10 月的状态;工具更新频繁;部分指标存在主观性。

结论

AI 生成 Web 应用的技术栈正逐渐形成统一标准:React + Vite/Next.js + Tailwind CSS + Firebase。

身份认证功能仍是弱项。

工具大致分为三类:效率增强型(Copilot、Claude Code)、重构专用型(Cursor)、原型生成型(Vercel v0、Lovable)。

编辑器内工具更灵活但需技术基础;独立平台更易上手但定制性差。

平均成本 20–25 美元/月。

总体而言,AI 工具擅长快速生成 UI,但在复杂逻辑与健壮性上仍需人工干预。

建议:

提升日常开发效率:Copilot、Claude Code;

重构与自动化:Cursor;

快速原型:Vercel v0、Lovable。

总结 AI 工具已在前端开发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无法取代人类工程师。它们更像“第二助手”,承担重复性工作,而开发者应专注于架构、性能与创意层面的价值。

原文链接: https://drublic.de/blog/ai-frontend-generators/译者说明: 本文由 ChatGPT(GPT-5)基于原文精确翻译整理,并对内容进行了深度优化,使其更具学术深度与可读性,内容仅供技术研究与信息分享用途。

用户头像

安东尼陪你度过漫长编程岁月~ 2022-07-14 加入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易)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AI 生成代码,从 Copilot 到 Claude Code 的全景测评_掘金安东尼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