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4 个月、2 个人、1 个霸榜的开源项目 !这位 98 年的校招生做到了!

  • 2025-08-13
    北京
  • 本文字数:2480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一个让开发者像搭积木般构建智能体的开源框架,从构想到开源仅用时 4 个月。

7 月 22 日,京东零售多智能体协作框架 OxyGent 正式开源,以 59.14 的高分迅速霸榜 GAIA 榜单,GitHub 星标数飙升,众多技术媒体转发报道,在开发者社区更是掀起讨论热潮。

OxyGent 为何能迅速引爆技术圈?其颠覆性在于其跳出了传统面向 C 端的设计思维,专为开发者打造了一套高效的多智能体组装系统。在这个框架中,用户如同拥有了一个"智能公司",只需像 CEO 一样下达任务,系统就会自动至上而下调度对应的“AI 员工"协同工作,实现智能体间的无缝配合。

这个功能强大的框架背后,开发团队只有两人,而其中一位核心开发者小龙,是刚加入京东一年的校招生。与他的对谈中,他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技术洞见,他直言未来希望比肩 OpenAI,创造更多行业突破。在这位年轻人身上,有着不囿于常规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锐气。


从解决自身问题到尝试向前一步

OxyGent 的诞生源于一次内部流程提效。

京东数据同事日常需要处理繁琐的查表、取数和分析流程。小龙在工作中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萌生了开发多智能体协作系统的构想。如果把单个智能体比作一个员工,那么多智能体就像组建了一个高效协作的小组,分工合作能显著提效。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小龙进一步发现了行业痛点:市面上的智能体工具主要面向终端用户,缺乏开发者友好的调试功能,这导致开发者在面对系统异常时,往往陷入“盲调”困境。另一方面,多智能体系统数据错综复杂,现有开源框架因扩展性瓶颈,往往在二次开发时举步维艰,开发者难以精准适配业务场景。

洞察到深层次的需求后,小龙下定决心:“自研一个面向开发者的多智能体可视化工具。

2025 年 3 月,这个最初为提效内部流程而开发的工具被正式命名为 OxyGent。

数据团队试点后,只需在系统中描述需求,就能快速完成数据检索、代码生成和数据分析等复杂工作。随着更多部门的推广应用,即便是完全没有算法背景的团队,也能通过简单的配置快速部署自己的智能体。经过内部实践验证,使用这套工具后重复开发成本降低了 50%,复杂问题定位效率提升了 60%。

(在京东内部,越来越多的团队使用 OxyGent 提效)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让这个小团队想要再往前一步,他们决定将这一技术开源,与全球开发者共享。

我们用它解决了自己的业务痛点,如果开源出去,让更多技术开发者也能用它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

做产品一样,做每个人都能用的“趁手工具”

用起来简单,是用户最直接的诉求。为了让这套框架成为所有开发者能轻松使用的工具,小龙做了两件事:

第一:把使用门槛降到最低

在设计之初,小龙采用了“搭积木”的构建思路。他把复杂的智能体功能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模块,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自由组合这些零件,工具变得更灵活、更具扩展性。他还引入了业界领先的设计方案,所有参数均设有合理默认值,用户无需自定义配置,即可在 5 分钟内快速构建智能体。

同时,小龙考虑到很多开发者可能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他通过本地文件系统模拟数据库存储,让没有部署数据库的开发者也能无障碍使用。

(像拼乐高一样组装 AI 团队)

第二:把可视化做到极致

一个好的可视化界面可以清晰展示每个组件之间的关联。小龙让 AI 决策过程完全透明,从接收指令到最终输出,每个推理步骤、每次工具调用、每处数据引用,都以清晰的流程图形式展现。

这种透明化设计让智能体不再是“黑盒”,极大提升了开发者的使用体验与智能体开发效率。

(智能体的操作步骤逐层可视)

OxyGent 开源以来,从学生到一线开发者纷纷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解决现实问题。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小龙真切感觉到技术落地的价值感。

一次在用户群里,开发者问了一个看似“低级”的技术问题:“如何打开全局节点可视化页面?”,小龙的第一反应是疑惑,但随即意识到,文档对于开源来说,就像产品说明书,用户有这样的疑问,说明文档还需要更完善。于是,小龙便着手优化文档并录制视频教程,确保每个开发者都能轻松上手。

在每一个用户问题背后,都是技术迭代的机会。小龙有着技术人少有的产品思维,每一次功能调整,都是为了让框架更贴近开发者的真实需求。对他而言,开源只是一个起点,OxyGent 的野心远不止于打造一个好用的工具。

团队正在向更远大的目标迈进:通过持续扩展框架能力,集成知识库与训练模块,实现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驾驭复杂的智能体进化。未来这套框架能降低智能体的开发门槛,提高生产力,甚至重构智能体开发的生产关系。

最好的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黑科技,而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趁手工具”。

(在开发者群中,小龙持续打磨框架的使用体验)

极客本色:回归技术本质 为人服务

学生时代,小龙仅用两周就开发出能一键查询空教室的小程序,让同学们告别了在教务系统中逐间查询的繁琐;担任学生会干部期间,面对耗时的人工协调会议时间,他便爬取成员的课表数据生成可视化日历,将原本需要反复沟通的流程,简化成了更直观的时间匹配。

他做这些事的信条很简单:“如果一件事要花 1 小时完成,我宁愿花 10 小时做个工具,以后每次 1 分钟搞定。

(小龙在读研期间制作的空教室查询小程序)

本科主修前后端开发,研究生转向计算机视觉,跨领域的知识积累也成为他的独特优势,让他能跳出常规思维,重新思考智能体开发的可能性。在他看来,优秀技术产品不是让用户适应工具,而是让工具理解用户

小龙刚加入京东实习时就被扔进两个月的封闭开发,出乎意料的是,他交付的算法方案不仅赢得业务方赞誉,更直接斩获正式 Offer。对他而言,算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从源头重构效率。对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正是驱动他不断突破创新的核心动力。

从校园到开源,小龙始终保持着最纯粹的极客本色:“每个功能做出来都是为我自己用的,我希望我使用的时候长什么样,我就做成什么样。”这种“为自我服务”的偏执,造就了最方便普适的工具。

在这个 27 岁少年的心中,代码温度可以融化技术门槛,让每个人成为自己世界的创造者。



多智能体协作框架 OxyGent:致力于帮助开发者高效组装多智能体协作系统,实现智能体间的无缝协作、弹性扩展与全链路可追溯。官方链接:

Github 仓库:

https://github.com/jd-opensource/OxyGent(欢迎 Star🌟) 

官网地址:

https://oxygent.jd.com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4-01-12 加入

京东零售那些事,有品、有调又有料的研发资讯,带你深入了解程序猿的生活和工作。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4个月、2个人、1个霸榜的开源项目 !这位98年的校招生做到了!_京东零售技术_InfoQ写作社区